查看原文
其他

扎克伯格父母和他的聊天模式,赶快用到你孩子身上

2017-08-16 择学堂





➥ 80万爸妈正在关注的教育平台。共享最前沿的教育资讯,最实用的学习方法,最值得读的童书,最优质的课程推荐。

作者/千寻文章转自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实践和中国育儿实战攻略


精英家庭与普通家庭,

在与孩子聊天这件事上,

有很大区别!


1


千寻刚满一岁的时候,我遵循儿科医生的建议,“让孩子成为小话唠,大人先变成大话唠”。那段时间,每天带她出门,我就会一直跟她说个不停:


千寻,快看,汽车,汽车跑得好快呀;

好大一棵树呀,这棵树好高,下边还有小花;

千寻,抬头,树枝上有一只小鸟。

……


就这样神经病似地天天说,她终于在两岁左右迎来了语言爆发期。


不过,那时和千寻的聊天,大部分时候是我的“独角戏”。我说很多,她哼哼唧唧,吐出含混不清的词语和七零八碎的短句。内容以“认识物品”为主,没什么内涵(她也听不懂),属于“无意识聊天”。


但千寻三岁后,我发现,她掌握的词汇量增加速度很快,说话明显溜了,再加上智力也有增长,以前理解不了的话,现在可以去琢磨、消化。我们之间的聊天就开始变得有趣,多了斗智斗勇的成分。


比如,在高的滑梯上,她有点胆怯,一定要牵着我的手一起滑下去。我逗她:“你是不是害怕呀?”她却说:“我才不害怕呢,我们是好朋友,所以要牵手一起滑!”虽是顾全面子的借口,竟让我无言反驳。


类似这样的对话还有很多。


但当时,我只是单纯地乐在其中,并没有有意识地让话题“再深入点儿”。


2


后来,我有了一个机会,去学习犹太精英家庭的教育方式“海沃塔”。


海沃塔(Havruta),是犹太家庭培养了无数杰出人士的教养秘诀,也是扎克伯格创办Facebook的源头,除了扎克伯格,还有很多牛人,如Google创始人佩奇&布林、英特尔创始人格鲁夫、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爱因斯坦、佛洛依德、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乔治·索罗斯,都是“海沃塔”教养出来的孩子。


Havruta的意思接近英文单词fellowship,即伙伴关系。表示两人一组,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来研究、学习某个问题。用在家庭教育中,就是把父母与孩子的简单聊天变成提问讨论,让聊天富有含金量。


 


你可以把“海沃塔”理解为犹太精英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聊天模式,他们的聊天不是闲话家常,而是有意识的,每天固定时间的头脑风暴。


这次学习对我触动很大,深入了解这个教育方式后,我发现:


精英家庭与普通家庭,在与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差距就在于是否“有意识地”让话题深入。精英家庭,秉行的是海沃塔式“有意识聊天”,而普通家庭父母虽然也和孩子聊,但聊的质量却不高。


聊天质量不高有两个很常见的表现:


1、敷衍式聊天。看起来也在和孩子聊天,却心不在焉。


我曾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追着父母问东问西,但他的父母一个在玩手机,一个好似在想自己的事情,便用简短的语气词搪塞孩子。这样的聊天,不要说深入了,连交流都谈不上。


2、没有营养的聊天。不会在交谈中注意到表达的逻辑和条理,更不会有意识地加入想教会孩子的认知或思维方式。


当时的我,就是个典型例子,当千寻说:“我才不害怕呢,我们是好朋友,所以要牵手一起滑”时,我明明可以再多问几句:“为什么好朋友就要一起牵手滑呢?如果我不愿意,那我们就不是好朋友了吗?”这样,我们的聊天会达到更深刻的地方,而不是止步于她的小借口。



学习“海沃塔”后,在和千寻聊天时,我脑子里就像多了一根弦,常常会有意识地让话题深入一点儿。


随着我们讨论的面不断拓展,甚至颠覆了我最初的认知,我之前以为孩子就是孩子,跟他们讨论的话题一定要是简单、肤浅的。其实,一些深刻的认知,孩子完全可以理解,即便今天不能理解,当他成长到某个阶段时,就会忽然参透。


2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海沃塔”呢?


首先, 确立一个“海沃塔”时间。



在犹太家庭里,周末的安息日,是全家的聚餐时间,也是一起“海沃塔”的时间。家长不会叫小朋友“好好吃饭别说话”,而是边吃边讨论各种问题。


我们可以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来建立“海沃塔”时间。一般来说,有两个时间段比较合适,一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接到孩子走路或者开车回家途中,与孩子共处的时间。二是晚餐时刻,放松的氛围有利于自由讨论。


建立固定的时间,最大好处是,当你在心理上将这段时间划归为和孩子认真交流的时间后,便会有意识地放下手机,停止处理个人事务,屏蔽外在影响。无形中,因为你的集中精神,交流质量会提高,为创设一段有营养的聊天时间打下了基础。


然后,在聊天中做到这三点:


2006年,布兰迪斯大学发表过一份研究报告,名为《海沃塔学习理论》(《A Theory of Havruta Learning》)。这份长达40页的报告仔细总结了对“海沃塔”的观察研究,并提出“海沃塔”不是随便瞎聊,更不是家长里短,而是包含了三个核心练习,即: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


1、倾听和表达(listening and articulating)——聊开


这是“海沃塔”的基础,就像汽车的引擎一样重要。


比如,放学后,千寻跟我说:“今天我到游戏区玩橡皮泥时,老师说不可以,因为不是在规定时间里。”一般父母会说:“不允许的时间,的确不能随便进去玩啊,既然老师说了,那我们下次注意吧!”这样的回答,我把它称为“结论式回答”,一旦下了结论,就堵住了孩子表达的可能性。如果换成提问式:


“那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呢?是听老师的话,从游戏区里乖乖出来?还是会反抗一下下?”


这下,孩子才继续有话说了。所以:


倾听,是先关掉你内心的说话声。(不急着下定论,或去解决孩子说的事情)


表达,是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多说一点”。


完成这一步的标准:孩子的参与度,即孩子愿意说出更多他的想法。



2、探索和聚焦(wondering and focusing)——聊透


在集中注意力、围绕主题的同时,探索最大的相关可能性。


真正的“海沃塔”是深思的,有营养、有逻辑的。这部分就像汽车的轮子,会决定聊天的方向。


打开话匣后,千寻说:“恩,我有反抗了一下下,我告诉老师我不是去玩橡皮泥,我只是去看看小朋友的玩具还在不在,不要被妖怪偷走了。”


显然,孩子为了逃避老师的责备,找了个小借口。


这时候,如果父母专注在处理事情上,很可能会批评孩子耍小聪明的行为。


但“海沃塔”的要求是:探索更多可能性,深入思考。


所以,我说:“你挺厉害嘛,还知道为自己违反规则的行为找理由。这个理由,的确可以稍稍降低老师的不满。”


这是探索,用“肯定性语言”赢得更多可能性。


话题慢慢朝更深的地方发展……(期间,她多次插话,说其他她想表达的话题,被我重新用与原话题相关的问题带回来)


这是聚焦,由你来主导聊天的方向。把孩子注意力集中到你们的聊天主题上来。(孩子思维是跳跃性的,很散,聊着聊着可能就扯到别的地儿去了,有些好动的孩子聊几句会跑走玩耍,或者被其他外界因素吸引。这时,需要你不断拉他回来,回到有逻辑的交流中。)


完成这一步的标准:孩子的专注度,即孩子在聊的过程中注意力很集中。




3、支撑和挑战(supporting and challenging)——聊high


这是个进一步塑造、验证想法的过程。一方面,给想法找证据,支撑它;另一方面,要挑战、反驳既有想法,通过提问题看看我们忽略了什么。


“那么,为什么你觉得说了这个理由,老师就可能允许你继续玩呢?”


这是支撑,不论孩子持有什么观点,多问几个“为什么”,请他找到支撑观点的证据。


“因为,我说去帮小朋友守护玩具,是做好事,是乖孩子。”


“为什么你会觉得,只要装点成好孩子,就可以不受规则约束呢?”


“而且,至始至终,你都没有考虑到老师的立场哦。如果老师默许了你的行为,那如果其他小朋友也有样学样,整个课堂秩序不是一团糟了?”


这是挑战,是不断反驳孩子的既有想法,通过提问题看看忽略了什么。


在犹太人看来,“海沃塔”中的挑战、反驳是一种帮助,而不是吵架。


完成这一步的标准:孩子的热情度,即他在积极响应思考问题。


4


大家看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复杂。我刚刚学习“海沃塔”的时候,也有怀疑过,一个普通的聊天要费这么多心思,会不会太累?


可运用多了,就发现,它其实是一种可以通过多次练习,慢慢形成的思维习惯。当你养成这种思维习惯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跟孩子越聊越开、越聊越深,并不会觉得累。


仔细想想,孩子最乐意与父母交流的时间就集中在3-8岁,8岁以后,老师和同伴将代替父母,成为他新的学习和参考对象。所以,3-8岁这段时间也被称为家庭教育的黄金期,能否把握好这个时机,预示着将来孩子是否愿意与我们交流更深刻的内容。而且,在这个期间,我们和孩子聊天的质量越高,孩子能从中收获的养分也就越多!

“海沃塔”是有意识地聊天,

是每天固定时间的头脑风暴。


- END -

更有超棒的资源正在学习中!

暑假不得错过的5部电影,

胜过100部垃圾片。

5部儿童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

看电影、看书著,玩和学两不误!

限时免费领取!

回复关键字“名著电影”至择学堂平台,获取该套资源


延伸阅读(点击可阅读):

☞ 控制不住脾气的妈妈:这个“综合症”可能是罪魁祸首

☞ 真实妈妈亲历:我与一儿一女,在九寨沟的17小时

☞ 韩国天后崔真实的家族悲剧:一个“毒”妈毁三代

☞  你的家那么凌乱,难养出优秀的孩子

☞ 免费跟学廖彩杏100本经典英文绘本,52周完成阅读计划!孩子英语启蒙用这套资源就够了

☞ 免费领取:宫崎骏经典14部动漫电影 ,假期给孩子看!


文章|作者:千寻 。文章转自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欢迎关注,我们是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的家长,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实践,和靠谱的中国育儿实战攻略!”

整编 | 学堂君

置顶公众号,每天方便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