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教育转型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解答说:“我们的教育理念源头是塑造,西方的教育理念源头是成长。家长要用家长的观念来塑造孩子,学校按照学校的一套要求来塑造学生,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出不了‘钱学森之问’中的杰出人才的根本原因。”
虽然我们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可以在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屡屡夺魁,但与此同时,我们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却排名全世界倒数第一。
当一座城市最好的建筑,不是学校,而是机关大楼;当最好的师资都集中在优质学校,而造就更大的城乡差距和不均衡;当“择校热”、“入园难”成为难以根除的顽疾;当办学的自主权还牢牢掌握在政府手里,而不是学校……这一切都需要改革,这一切也正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题中之义。
所幸的是,改革已经开启。
始自2010年的全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第5个年头。青岛的教育改革也已走过了4年,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2012年,在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就明确提出了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此次党代会提出的唯一一个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领域,体现着青岛对教育改革的重视和决心。
教育是民生之基,也是最大的民主。“无论是教育公平,还是教育质量,教育改革历来都是从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起步,终点却是民生福祉。”
当下,教育改革正进入思想观念改革的“深水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深水区”和各种群体利益纷争的“深水区”,教育发展的重心也开始聚集到素质教育的关键领域和课程改革的攻坚环节,而校长和教师更是历史性地站到了改革的前沿。
图 \ 本刊记者 王军
时钟拨回到5年前。
2010年,很多人将这一年定义为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元年。
在这一年的6月2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被审议并通过。这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它将成为未来10年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由此,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正式开启。
改革摁下“快进键”
地处东部沿海的青岛并没有做太多的观望和等待。
2011年1月20日,青岛市印发《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如果就时间表和路线图而言,这应该算作青岛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起点。
一年之后,青岛市的教育改革全面启动。2012年,青岛发布《关于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意见》,出台6大方面18项改革措施,指向改革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保障机制建设。
此后,14大项实验、43小项试点、33项重点改革项目陆续展开,而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在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翟广顺看来,青岛的教育改革由此摁下了“快进键”。
2013年9月的一天,首届青岛市教育改革创新奖和优先发展教育贡献奖揭晓。校长职级制、优秀教师交流、城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农村非事业编制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蓝色海洋教育等10个获奖项目均开青岛教育风气之先,被誉为教育创新的“青岛制造”。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也被广泛看做教育综合改革的元年。青岛市教育改革在这一年里也是动作频出、举措不断。
这一年里,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推广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高校或科研院所辐射中小学、学区制等5种办学模式等;启动全国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4—2020)》等一系列意见和规划也陆续出台。
在政策推进的同时,改革的成效也开始逐步显现。2014年,教育部独立课题组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青岛市的教育公平指数从第10位上升到第4位。其中,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程度大幅度提升,排名第一。
可以说,青岛教育改革交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阶段性“答卷”。
义务教育均衡化是大难题和大命题
在我国,不论城市大小,总有几所中学因为高升学率和雄厚的师资而备受家长们的青睐,他们想尽办法、不惜代价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进去就读。因为在他们看来,迈入这样的学校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大学的校门。
这些“超级中学”几乎垄断了一个地区最优秀的生源和教师,有着强有力的经费和政策支持。不只是高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每个级别的学校在家长们的心中,也都有着“优劣”之分。甚至在国内很多城市,一街之隔的学校都会因为分属于不同的区市,而有着天壤之别。
长久以来,义务教育均衡化既是教育发展的大难题,也是教育改革的大命题。而正是诸如师资力量、校园建设等差别的存在,使得“择校热”、“入园难”等问题,成为城市教育难以根除的顽疾和家长们心中永远的“痛”。
人们一边呼吁教育公平,一边却又用脚投票,印证着不公平的存在。学校不一定要千篇一律,但校舍却可以营造出同样适宜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水平不一,但学校是否也可以通过教师的流动来平衡师资?
2014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后,原则上应交流;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年限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轮岗;并计划用3至5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以达到师资的均衡配置。
事实上,在2014年5月,青岛市就出台了《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两个聘期的校长和连续任教满6年的教师均应进行轮岗交流。其目的正在于通过区市域优质校长、教师资源的共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据悉,2014年,青岛共安排了2915名校长教师交流,占符合交流条件总数的12%,其中骨干教师占到了27%。从青岛上海路小学交流到福州路小学的英语教师于静对此深有感触:“上海路小学的英语在青岛市是强势科目,仅名师就有三位,可很多学校一个名师都没有。没有名师并不代表学校教学质量不好,但名师总有自己成体系的办法,能给学校带来不一样的思路。”
除了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全域统筹、优化布局,办学模式改革,以及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启动等,也都是为了扩大优质教育的覆盖面。
目前,青岛参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的学校已达404所,31.86万学生受益,占在校生总数的44%。
现在,青岛已经全面取消了普通高中择校生政策,取消了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对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就近入学的同时,也扩大了幼儿园就近入园试点范围。
为了推动这一政策实施,自2011年至2014年,青岛市已新建改扩建849所幼儿园。2015年,将继续新改扩建幼儿园100所。
青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云锋曾说,学前教育是青岛教育体系“欠账”最多的地方。如今,这笔账正在逐步偿还。他希望,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这样的愿望在青岛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青岛职业教育是全国的一面旗帜
上世纪90年代,一位职业教育专家曾如此评价青岛城乡职业教育:青岛的中等职业教育近十年来几乎没有低谷,一直在健康成长,几乎都处在一个较高水平,这是我国职业教育不可多见的现象。
翟广顺说,青岛的职业教育一直是全国的一面旗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青岛的职业教育就走在全国前列,进行了职业教育的改革。改变了高中阶段单一的招生渠道,不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直接影响了青岛经济的发展。当时,海尔、海信等青岛企业之所以发展得好,是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想匹配的,它们变招工为招生,招的大都是职业院校的学生。”
事实上,自1978年青岛决定在部分普通高中试办职业高中班以来,三年的时间,就招到了3000多人,曾被全国各地闻讯而来的同业者总结为“三年走了三大步”。
此后,虽然职业教育联合办学的想法屡遭挫折,但自1988年青岛下发《市政府关于市区统一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通知》之后,青岛市区职业学校超额完成招生计划,青岛的职业教育开始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1998年6月,教育部在青岛召开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青岛现场经验交流会,学习青岛经验。而作为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形式的“双元制”,也是从青岛引进后走向全国的。如今,这一模式已被全国各城市仿效。
正是20多年前,青岛通过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开启了青岛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翟广顺介绍,在过去的20年里,青岛通过“双元制”办学模式向全省和全国共培训职业学校校长、教学骨干800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多万人,专业技术人才5万名。
去年,青岛又建成了中德(青岛)职教合作示范基地,这是中德两国教育部继上海、重庆之后设立的第三个职教合作示范基地。而且,青岛90%以上的中职学校和全部高职学院都有国际合作项目,更加拓宽了青岛职业教育的国际视野。
尽管如此,青岛的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短板。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也认为“青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院校布局不够合理,教育资源亟须整合,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与经济发展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等。”
从2013年开始,青岛在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青岛电子学校、青岛华夏职教中心等3所中等职业学校和青岛科技大学开展了“3+4”分段培养试点。从过去中职和高职上下贯通的“3+2”分段培养、“三二连读”、“五年一贯制”,高职和本科上下贯通的“3+2”分段培养到现在的“3+4”分段培养,让职业教育逐步延伸到本科和研究生,这无疑有助于健全现代职教体系和增加普通高校办学的多元化。
职业教育发展的急迫形势,催生青岛在2014年印发了《青岛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4—2020年)》,拟通过形成职业教育“三城集聚四市均衡”的格局,建设我国蓝色特征鲜明的区域职业教育中心。
据了解,目前青岛共有职业院校82所,在校生21.2万人,涉海专业的学生占比为35%。到2020年,在校生和涉海专业学生的占比将分别达到22.5万人和40%。
随后,青岛出炉《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十百千万”工程:到2020年,围绕青岛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和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重点打造10所以上具有鲜明青岛特色、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品牌职业院校;建设100个以上内涵丰富、辐射能力强的市级骨干专业;培育1000名以上产学研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培养30万名以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今年,青岛已经将职业教育立法列入了重点推进的立法项目,青岛市6部地方性教育法规,也高居计划单列市首位。
“一枝独秀不是春”。不独是职业教育,在民办教育的发展上,青岛同样不遗余力。自2014年初开始,青岛将支持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就说:“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靠政府投入就把所有教育办好,这是一条国际经验,也是历史经验。今天,我们的学前教育,接近50%是民办的,20%的学生就读于民办高校,民办教育对中国的教育普及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教育改革作出了积极探索,功不可没!”
“教育家办学”的时代呼唤
2015年3月13日,第一期“岛城教育家成长”系列论坛在青岛三十九中召开。青岛三十九中、青岛市实验幼儿园、青岛市市北区湖岛小学、平度市张家坊中学、青岛华夏职业教育中心、青岛二中等6所不同学校的校长,讲述了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
每月一期的“岛城教育家成长”系列论坛,正是青岛以研究方式推进改革的一个举措,也为教师和校长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研讨和展示的平台。
“教育家办学”,这已成为教育转型发展的时代呼唤。邓云锋说,教育家不可能被模式化、批量化地制造出来,教育家是在不断探索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创新教育实践、丰富教育智慧的历练中成长起来的,实践才是教育家成长的摇篮,而只有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教育家办学的种子才能落地生根。
种子要落地生根,自然需要一块适宜的环境和土壤。为了营造好这块“土壤”,青岛又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2013年7月,青岛启动了校长职级制改革,取消了市属学校校长的行政级别,建立了4级10档的校长职级管理制度。翟广顺认为,这一改革将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有效解决校长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教育改革,首先要解除校长的桎梏,让真正有教育情怀和先进理念的教育家去治理学校,教书育人。”在邓云锋看来,改革不仅要面向校长,更要面向教育部门自身。“要厘清政府和学校的权限,简单来说,就是要拟定两份清单:给校长开出一张负面清单,除了清单上列明的不能做的事之外,其余的原则上都可以做;给教育行政部门开出一张正面清单,只有清单上列出来的可以做,其余的一律不允许做。”
改革必须动真格,政府改革要先动起来,由教育管理向治理转变,这正是青岛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显著特点。
从“管”到“治”,虽只是一字之差,但却需要极大的改革力度和勇气。“过去是政府管教育、政府办教育、政府评教育,管办评一家。教育局既是‘婆婆’,又是‘保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将来要管办评分离,还权于学校,让学校活起来。”邓云锋说:“学校管理权限下放后,政府将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制定政策、研究规划、建立标准、开展信息服务,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
包括人、财、物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4方面14项学校管理权限清单的下放,让校长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权。青岛三十九中校长白刚勋不无感慨地说:“以前学校需要人,都是行政部门统一去招,招来的往往不是你想要的。现在不一样了,把用人权优先交给校长,学校可以按照教育教学需要先进行一轮选拔,然后再走考核程序。”许多校长表示:“在干部和教师选聘、经费管理、设施和基建项目采购、课程改革和招生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我们就可以按照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的要求设置课程,配置教师、设施等资源,把学校办得更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曾说,一些海洋专业学生入学分数很高,但培养潜力不大,因为他们缺乏对海洋的兴趣,缺乏一定的海洋专业基础,更缺乏海洋专业发展的志向。
正是权力的下放和问题意识,有学校开始尝试将职业生涯教育前置,也由此催生出了一批有特色的学校,比如“创新人才培养”的青岛二中、“外语特色”的青岛九中、“海洋特色”的青岛三十九中等。青岛三十九中正是通过这一特色教育改革,在短短几年里成为了青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典范和全国中小学蓝色海洋教育的龙头。
从“管”到“治”,还需要构建多元治理教育体系。目前,青岛所有中小学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300多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务委员会,让社会参与学校治理。
此外,青岛也在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教育的机制和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学校,也让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从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寻标和对标上海
摁下了改革“快进键”的青岛,尽管开始了加速跑,但并不是领跑者。
在这一轮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中,上海、浙江、江苏、北京是跑在前面的,全国推出的试点城市是上海,而上海也是青岛教育改革所选择的对标城市。
2009年,上海加入了由全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这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是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他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结果,第一次参加的上海,在阅读、数学、科学三个方面均排名全球第一。
后来,美国资深媒体人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上海的小学办得好》一文。他认为,上海教育的秘密,其实不是秘密,只是过去30年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投资获得了回报。
上海特别重视师资培训。在1989年,上海就出台了专门规定,在在职教师中推行“240、540”培训(即:凡是参加高级教师职称评定,必须完成由教育培训部门组织的540学时的高层次培训;凡是参加中级教师职称评定,必须完成240 学时的统一培训)。他们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真功夫’才是解决课程教学问题的最后保障”。所以,上海把教师培训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注重师资培训也成为了上海教育的一张名片。
为什么是上海?有人将上海的成功与经验总结为四张名片,除注重师资培训外,上海教育还有另外三张名片。
“委托管理”是上海教育的第一张名片。2007年,上海就通过推行委托管理,让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以提高后者的办学水平,缩小城乡学校间的巨大差异。
2011年,上海确立“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打造一批新优质学校成为上海教育的第二张名片。这些学校不挑生源,不抢排名,不靠学业成绩排名,也不靠升学率扬名,而是通过满足每个孩子的发展需求,以及过硬的育人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上海的另一张名片,是正在推进中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为了减轻学业负担,上海自2011年10月起,在中小学校推行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评,通过科学测评,引导学校正视日常教育管理中的成绩和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和改进。
同为东部沿海城市,青岛和上海有共性,也有差异。所以,青岛在制定政策、谋划新一轮改革的时候,既要对标上海,也要根据自身的现状和问题找寻措施,发现差距。
上海经验中有两个三句话。前三句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老师。后三句是:在内涵发展阶段把课程改革作为优质均衡的引擎。把学校作为改革的策源地。评价是深化进一步改革的新动力。
邓云锋对青岛教育改革的看法与之异曲同工:“学校是教育事业发展最基本的单元,校长教师是办学育人的主体,教育改革只有最终落实到学校层面,体现到教师和学生身上,才能真正实现改革的意义和价值。”
在我国,教育改革一直是难题,很多层面仍需要破题。当下青岛的教育改革,也正在不断破题前行。邓云锋也说,“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初见成效,但更多的还要靠后面不懈的努力。青岛的教育改革才刚刚拉开序幕。”
(本文首发于《商周刊》201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