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个喂饱8亿人的中国男人,又创造了世界纪录!

2017-10-18 咪咕阅读



来源:少女兔(ID:mh4565)


在刚刚过去的世界粮食日

一个中国男人又创下了世界新纪录

再次刷爆朋友圈

  

他就是国民男神:袁隆平


他研究的超级杂交水稻再创佳绩

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

创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这绝对是我看过的最有用的世界记录!


提到袁隆平,大家都能想到“杂交水稻之父”

但是除此之外对他的了解

甚至不及一个三四线的明星

在娱乐新闻满天飞的当下

他的传奇故事以及

对整个人类的巨大贡献却被淹没了


今天

咪小咕想让大家重新认识他

这个解决了14亿中国人吃饭问题、

87岁高龄仍奔走在田间的耄耋老人

如今的他比小学课本插图上的照片苍老了不少

而他创造的奇迹,这么多年从未停止……


 

袁老的一生都在探索“吃饭”问题

或许你从未在意

毕竟吃饭这件事在看起来是那么平常而普通

可是在当年,温饱是中国最头疼的难题

全世界有超过8亿饥饿人口

是袁老发明的杂交水稻击败了饥饿的威胁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可能你也想不到

看上去外貌质朴、典型庄稼人形象的他

其实出身于地地道道的中产家庭

今年7月,袁老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

全程用英语向世界介绍超级杂交水稻

赢得了无数掌声,惊艳了全世界


 

每天新闻太多,或许你已经忘记

在刚刚过去的9月,袁老宣布重大突破:

“敲掉”了水稻中重金属“镉”!


 

这是什么概念?

众所周知,镉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环境污染元素,

而水稻是对重金属镉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

长期小剂量摄入对肾脏和骨骼损伤极大。

在人体中积存后,会导致软骨症、骨痛病。

 

1931年的日本富山县,

曾经震惊世界的“痛痛病”镉米事件,

就是大米受重金属镉污染的结果。

患者全身疼痛,脊柱变形,骨质松脆,

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

有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自杀。


所以,一旦剔除了“镉”

就意味着人们吃得饱的同时

还能吃得安全、放心

可以说,袁老这项水稻去镉技术

对人类粮食安全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

 

在我们看来,袁老爷子已是人生赢家

可他并没有选择停下来颐养天年

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

为了咱们所有人饭碗里的一口米饭努力:

不久前,他又挑战成功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海水稻”试种成功,最高亩产620.95公斤

让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

实现大规模“海水稻”种植技术的国家!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并非直接生长在海水里,而是在海水经过的土地种植,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也就是说荒地也能变成良田了!

 

中国有2.8亿亩盐碱地急需改造,如果“海水稻”推广到全国各个盐碱地,只需三年时间,就有希望推广面积到一亿亩。


而这一亿亩荒滩变良田,将多养活1亿人!

 

要知道盐碱地上种树都难,更何况是种粮食,而袁老做到了。“海水稻”是荒滩变良田的希望之稻,是袁老在近90岁高龄再次创造的奇迹!

 

 

这样一位令人自豪和敬重的科学家

常年穿着35块钱的老头衫

奔走在田间的步履不停、

一心扑在粮食事业上

居然有人说现代社会丰衣足食

他干这些就是“吃饱了撑的”


比这样恶毒的言论更让人寒心的是

我们发现,很多人正在逐渐淡忘他

……


他所专注的中国粮食问题,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他不该是那个孤独的守候者


袁老曾谈到自己的梦想:

“我的梦想很简单,我做过两次梦,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另一个梦是希望亩产1000公斤的愿望早日实现,

实现以后,我希望培养一些年轻人,

向更高的1100、1200公斤奋斗。”

虽然袁老这一生功成名就、赞誉无数

可当年的他,却是一个孤独的追梦人


他的母亲是英语老师

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知识女性

而父亲毕业于东南大学

曾经是西北军将领孙连仲的秘书

谁也没想到,这个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男孩

只想做一辈子“农民”



故事要从1953年说起。那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这一待就是16年。

 

1959年大饥荒降临,人们挖野菜、寻草根、吃树皮、吃拉不出的观音土……袁隆平亲眼看到,有人被活活饿死,从此“如何解决饥饿之苦”,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那时候世界范围内关于杂交水稻都只有理论,没有实践。而袁隆平坚信杂交水稻大有作为。于是那一年,30岁的他一脚踏进了稻田里。可是数千次杂交实验下来,没有一次是成功的,袁隆平也因此遭到质疑,被人叫做农科院的“神经病”。

 


可他依然在坚持。后来他去三亚搞育种,一个铁桶、一张草席、一顶蚊帐,便与当地农民睡在一起。为了防止田鼠偷吃稻种,他还要睡在稻田里。


就这样,他孤独地坚持了整整十年。


这10年期间,袁隆平体重下降30斤,7个春节都在三亚度过,两个儿子出生时,他都不在产房而在试验田里。

 

事情终于在1970年11月有了转机,袁隆平研究出了一株被取名"野败"的野生稻,这成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野败”的发现打开了研究新大门,1973年袁隆平对外宣布攻克“三系”配套难关,1975年国家开始迅速扩大试种,大量推广杂交水稻。

 

他将我国水稻的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

 

 

他的头上顶着“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些光环

2014年还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这样一个传奇人物

在生活中却十分低调简单


会打排球、会游泳……从不服老

坚持称自己是80后,心态30岁,皮肤只有20岁


 

喜欢拉小提琴


 

喜欢下象棋,输了还像孩子般耍赖皮



看起来是就像我们身边普通的大爷

却是世界粮食领域最牛逼的大爷

 

这是一个对国家、对生活充满赤子之心的老人

他的一生仿佛是为稻米而生

他在粮食领域用尽一生的行走

只愿世间人皆有食


以前,我只知道他是专家

现在,我觉得他是英雄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年迈90的老人,穷尽一生

只为让更多人吃饱饭、吃好饭

即使名满天下,依然专注于田畴

他说:

“名利对我没什么用处,

能下田就是最好的。”


他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

早已超越了任何名与利

有的人穷其一生寻找生命的意义

有的人生下来就明白自己的使命

 

“在这个满地都是金钱的年代

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向袁隆平院士

致敬!



今日荐读

《追逐太阳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作者:陈启文

“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为了这质朴的理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始终奋战在农业科研第一线,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为解决中国人的粮食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读


- 还可以看 -




点击阅读原文,《追逐太阳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