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那所改革的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创办9年侧记(下)

2017-01-05 黄浩 南方教育时报

下篇

“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


曾经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南科大的改革,最终只能是一场别处的胜利。但创办9年,南科大顺利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以事实破除了人们担心的开拓探路者的“阿喀琉斯之踵”。



陈十一校长在南方科技大学2016毕业典礼上为毕业生拨帽穗。

资料图片 

大学与城市

南科大贡献了什么?

“你可以骄傲地说一声:‘我在Innovation capital (创新之都)深圳’。”


“南科大是研究、创新、企业家精神三位一体的大学(Research,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南科大将聚焦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基础研究竞争力;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提升应用基础研究竞争力;聚焦深圳科技发展,提升应用研究竞争力。在这里我们要培养诺贝尔奖级的学者,也希望我们的师生能够成就任正非、马化腾式创业者的伟业。”


“如果大家仔细留意,就会发现,横穿我们美丽校园的大沙河是一条智慧的河流,上游是南科大、中科院、北大、清华研究生院与哈工大深圳校区等代表源头创新的单位,而再往下游就流经深圳的科技园区,迈瑞、中兴一系列的高科技企业诞生于此,再往下游大沙河注入深圳湾,奔腾入海,代表着深圳创造、中国创造走向世界。我想这是一种天然的寓意,南科大代表着未来深圳的源头创新,并且注定要创新引领,走向世界。”


“我想以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Robert Frost的《未选择的路》的节选与全体同学共勉:林子里有两条路,我——/ 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 而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2015年9月10日,在南科大新学年开学典礼、也是第一次以新校长身份与全校师生的见面会上,南科大第二任校长陈十一说了以上这番话。这篇名为《从Innovation Capital出发》的演讲,也被外界解读为这所“以全市之力”之名创办、如今已初具规模的现代新型大学对大学与城市关系的理解与回应。


在大学与城市的发展关系上,陈十一随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作了更明确的表示,他说,南科大的成长核心,与深圳四大支柱产业和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布局高度契合。正如斯坦福之于美国的硅谷,伯克利之于加州,哈佛麻省之于波士顿一样,南科大之于深圳,也将在产业与经济发展上,不断体现出科学创新的源头作用。大学为城市提供层出不穷的人才,是一个城市长期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


南科大目前对深圳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是其在短期内能迅速对吸引全世界一流人才的总量贡献上。2016年9月,深圳市发布了全市“引才伯乐奖”发放通知和相关标准,南科大仅国家“千人计划”一项中引进的人才总量,就占全市企事业单位人才签约量的50%。学校获得当年全市“引才伯乐奖”第一名,奖金高达260万元,超出第二至第六名单位的总和,特别是在院士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方面,南科大已占据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


人才的国际化氛围也不仅仅在大学校内。据了解,在市民大讲堂以及全市各类高水平的科研报告会上,活跃着大量南科大专家学者的身影,也因此进一步吸引到国际高端学术与科研团体的注意,不断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与此同时,南科大以正式招生办学仅仅6年时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除一部分已进入世界著名大学(包括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攻读更高学位之外,一部分毕业生分别被华为、腾讯、大疆等著名高新技术企业和金融企业录用。仅以2013届本科毕业生为例,被华为邀约入职的学生就有17位。另有一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已经获得了一份年薪30万元的工作邀请,显示出深圳企业对南科大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的高度认同。


南科大的创新改革,为深圳新时期的高教版图的设计与布局也提供了样本借鉴。


近几年来,借助各类特色学院建设、中外合作办学、国内一流高校深圳校区的创建,一些创新型优势学科纷纷在深圳抢滩扎根。国内国际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与速度集聚深圳,不断增强深圳的创新支持能力。而南科大在基础科学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的改革经验,对全市高等教育办学的示范效应已经显现。


“大学对一个城市的贡献无非就是原创知识、技术、人才与文化。”韩蔚说,“城市对大学投入的回报,体现在对城市精神的丰富与引领上,这种丰富与引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大学与大学

南科大带来了什么?

南科大以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使命与勇气,办学9年,在全国高等教育界更是引来高度的关注,也赢得多数同行的支持与呼应。


2010年,一位东北高校的校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南科大为标志的深圳教改,承载了国内所有大学人的期许。他指出,深圳是中国改革实验的发轫之地。30年的实践证明了改革的成功,形成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系统,现在又转到教育系统的改革实验,这是切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之选。这个过程也许会遭遇很多阻力,但受益的将是未来全国的莘莘学子,这是一件难以衡量其价值的事。


南科大的办学逐步带动了一些高校的创新变革。2012年,在经历“教改实验班”的风波之后,南科大改革了自主招生的办法,创造性地推出了“631”招生模式,即招生60%参考高考成绩,30%依据学校自主组织的综合水平测试,10%参照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业成绩。招生时,根据办学的方向,把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参考指标。


“631”招生模式革除了中国高校“考分+志愿论取舍”的传统统招模式,创造了“阳光招生+综合测评”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在南科大成功施行后,浙大、中大、华工等南方名校迅速跟进。迄今为止,国内顶尖高校“C 9联盟”中的大多数高校,均采用了这种招生办法,实际上开启了中国高校个性化特色化人才培养的一个时代。


被喻为“大学精神的回归”的书院制,是南科大在学生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设计。南科大现已建起致仁、致诚、致新、树仁、树德、树礼六大书院,书院建制打破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及导师的个体关系,共建一个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结合交流的师生社区,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从长期以来单纯的“教书”,向综合全面“育人”的教育本义的回归。


“纵观全世界一流大学,像牛津、剑桥、耶鲁和香港中大,书院无不是真正培养精英人才的地方。”韩蔚说。南科大致力的是如何区别传统和欧美大学书院,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书院的探索。这种探索实验,同样在国内引起了回应,一些高校也纷纷梳理和研究实践大学的书院建制,2016年,甚至还被有的高校称为“书院年”。


南科大在一流人才制度创新的成绩单,一直令人瞩目。2016年,学校已经拥有了一支260多名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其中90%从海外名校引进,院士就达14位之多。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者,一大批杰出专家学者,放弃优渥的海外待遇,纷纷进入南科大任教。10月9日,深圳人才研修院在南科大揭牌,5名新引入的院士,就有3名进入了南科大。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合作、国内第一家以诺奖得主命名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也在南科大落成。这里真正成了大师云集、青年中坚教授力量带领学子们的追梦之地。


对一流人才的成功吸引,源于与国际化接轨的人才制度建设。2009年,南科大还曾因百万年薪引进一位国外知名教授,冲击到深圳市整体薪酬体系而引起争议,后来以市政府对南科大的支持顺利解决。创校以来,充分利用深圳市良好的人才环境,南科大不断加大引进师资,同时制定和实施了一整套国际通行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淘汰制度,所有教职向全球开放,建立起终身聘期制、准终身聘期制和固定聘期制的大学师资管理系统,消除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制度落差”。南科大创校之初对一流人才的求贤若渴,通过人才制度的探索创新,如今终于成就南方人才高地的现实。

大学与世界

南科大被看中了什么?

2011年12月23日,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对年度全球科技产生影响力的重大新闻事件,“南方科技大学开学”与“日本大地震”并列入选。


201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唐虔博士走进南科大,就深圳市依托南科大与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教育文化项目合作,提升深圳教育国际化水平等进行交流。2015年6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在南科大正式挂牌,成为该组织在全球的第十个教育类的二类机构,也是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领域的二类机构。


根据双方合作的内容,深圳将支持教科文组织建立高等教育事业领域的信托基金,举办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等。新成立的机构将与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育促进使命相吻合,超越深圳地域和中国国界,使周边国家受益,对亚太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形成积极影响。


201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来到南科大,考察新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博科娃表示,高等教育对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推动年轻人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自己的力量。在深圳市与全球在科学文化方面全面开展合作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将促进年轻人的创新,鼓励年轻人来到深圳实现他们的梦想。她希望中心遵循教科文组织的使命和宗旨,促进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进步。她还强调,“南科大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


借力深圳在全球科技创新关注力的不断上升,南科大的国际影响力水平也一直在提高,一些大型国际化学术论坛,如最近在南科大举办的全球工学院院长大会,使国际化的城市氛围越来越明显。此外,南科大已建立起30多所国际交流合作高校,由于学校的课程教学以英语为主,使本校生与国际生可以实现无障碍交流。大学的活动,不断激活深圳与国际的链接,也使来自全球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开放的城市和新型的大学。

南科大方法论


曾经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南科大的改革,最终只能是一场别处的胜利。但创办9年,南科大顺利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以事实破除了人们担心的开拓探路者的“阿喀琉斯之踵”。与令人惊叹的成果相比,南科大改革的方法论,对正面临改革发展的时代需求更具参考意义。


作为南科大自筹备创办至今惟一全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韩蔚向记者表示,改革是一场智慧的考验,南科大确实需要梳理和总结自己改革的方法论,以凝聚改革者的共识。从改革的根本目的来说,这样即使面对问题和困难,人们亦可不忘初心,避免让改革成为一场半途的试验。从她个人来说,她认为南科大改革的方法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谋划在前,依规依法。改革需要扩大有形的空间,突破无形的空间。由于谋划在前,所以胸有成竹;由于依规依法,所以持之有据,这对改革者也是一种必要的保障。


第二,敢于试错。任何改革,都会出现无例可循的情况,试错是必然经历的过程,不允许试错,无以谈改革。相对而言,大学是纠错能力最好的地方,所以也是试错土壤最适宜的地方。


第三,问题导向。新的问题会不断产生,需要对此有客观的认识,没有问题的改革不存在,有800多年历史的牛津大学每天都还在解决各种新的问题,一所新兴的大学更需要问题导向思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并解决之。


第四,永远进取。这是作为改革者的一个重要品质,相信一切哪怕是最微小的努力,都是在推动进步,有时候还要有“走两步,退一步,转个弯,再上路”的准备。改革者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时候,因为“如果你是一个勇士,就要永远地奔跑在路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