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有些朋友,从无话不说变成无话可说

2017-11-25 杨二芋 Vista看天下

本篇推送请配合BGM服用↓

前两天有这么个“友尽”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说一个妹子都准备好份子钱了,闺蜜的婚礼却没有邀请她,原因是新郎不喜欢她——



点进正文发现,周梅的老公之所以不喜欢陈佳,是因为“周梅有一次被他欺负,拿了两万块不还,还是陈佳出头为她抱不平,找到男方把钱要回来”。


好心帮忙却跟闺蜜的另一半结下梁子,导致两人在外人看来近乎是双胞胎的友谊走向尽头,这让网友们联想到了很多类似的经历。



随着这条新闻的刷屏,大家纷纷讲述起了自己跟曾经好友“友尽”的原因。


有的是从一开始双方的付出就不对等,有的是遭遇了一系列感情或者经济问题,还有的只是因为距离慢慢被拉开了……


于是,对彼此的生活从无所不知变成了一无所知,跟人聊天从“我有个好朋友”变成了“我认识一个人”;

取消了聊天置顶,把备注换成了全名,在爸妈问“你和那个谁怎么不出去玩了”时,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纵使心里有万般不舍,也明白这辈子恐怕只能陪TA走到这儿了,但有时候,很多人还是会忍不住去想——


我们这段友情到底是怎么结束的?



1.  感情发生分歧


仔细看开头那则新闻,妹子说是跟新娘是闺蜜,同为校友、同时进公司、同一个师傅,同事也说“全公司都知道她俩好”,连领导都经常说她们俩是“双胞胎”。


但正如很多读者都拥有过的“倒贴式友谊”,在一段关系中,完全是自己单方面在付出、维系,对方根本没有把两人的感情看得很重,那自然是没有好结果的。


via.都市热线


然而,新闻也暗示我们,就算这俩是亲闺蜜,帮对方在男朋友面前打抱不平也是很有风险的:对方不仅可能不会感谢你,反而会跟男朋友站在统一战线上。


这有点类似好心劝分手却被联合打脸,通常发生在女生之间,因为当一对情侣吵架,男生的哥们儿都是劝和不劝分,女生的闺蜜都是劝分不劝和——


他太渣了!根本配不上你!(相信很多妹子都说过这句话


可这偏偏又是世界上最尴尬、最作死的一句话。作为一个旁观者,你根本不知道究竟是哪一方的错,或者说双方都很享受分手、复合带来的痛与快,就很容易在事后被朋友疏远。



总之,不管有没有恶意,插手朋友恋情的行为都是雷区,更别说插足了,比如各种吐槽君里频繁出现的“最好的朋友勾引我男/女朋友”,绝杀。


如果说劝分手的出发点是好的,那有些行为还真是其心可诛。


像是出于嫉妒、虚荣、攀比心理的“恶作剧”——


“闺蜜总是模仿我的言行,偷偷跟我买一样的东西”;

“同桌知道我很喜欢那个女生,还故意跟她搞暧昧”;

“我在朋友圈晒的自拍有很多同学点赞,她跟着发了张我很丑的合照”……


像是把朋友的痛处翻来覆去地戳,在不熟的人面前说他以前的糗事,在他新交的女友面前说他跟前任多恩爱,在各种场合大声嘲笑他的矮胖挫……


甚至拿朋友的隐私开涮、消遣,把他只告诉你的秘密当作饭局上的谈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跟别人用最难听的话攻击他……



经历过了以上种种,可能有的朋友还很念旧,会摆出重修旧好的姿态,或主动或被动地原谅、接纳对方,但事实是和好容易,如初太难。


友情这颗玻璃球一旦有了裂痕,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2 经济出现纠葛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说法,“想要跟人绝交,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他借钱”。


跟上一个走心的感情part相比,友情之中出现金钱纠葛好像太俗了点,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就是血与泪的教训。


有的人走投无路跟朋友借钱,还没说上两句话就被拉黑;

有的人借出了钱却成了孙子,稍一催款就被素质N连+道德绑架;

还有的人借给朋友一笔不小的数目,却再也不能好好跟这位朋友说话了。



要是借了钱真没条件还,相信真朋友之间是不会有太多怨言的,毕竟关系这么好,能帮一把是一把。


但令人痛心的是,社会新闻里多的是借钱不还还反目成仇的,甚至引发一起起血案,赔了朋友折了钱。



经济纠葛也不单纯指朋友之间借没借钱,还有做有利益冲突的同行,一起竞争同一个岗位或奖学金,一起合伙做生意等等,都很容易让两个好朋友分道扬镳。


之前有这么个段子,网友自黑穷得吃不上饭了,要跟人AAB——


@比巴卜卷:现在AA制我都去不起了,我发明了个AAB制。就是你们AA,我腆个B脸去。


听上去好像还蛮搞笑的,但要是真有朋友在生活中这样干,恐怕没多久就要被全线封杀了。


朋友之间光靠一个人花钱是维系不了感情的,很多时候,谁多出了几块钱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另一个朋友有没有一次主动掏钱的心。



3.  距离产生隔阂


如果说前两个部分对于友情的伤害都是可以避免,那么距离这种客观上的限制,就没那么容易躲开了。


这里说的距离既指地理上的散落天涯,也指朋友之间对世界的认知出现了差距。


小时候的关系再密切、感情再好,随着成长中联系的减少,生活工作的环境不同,见面可以聊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也越发不同了。


“小学同学会,有一群奶爸奶妈,还有一群还没毕业的学生”;

“在北京定居了,逢年过节回老家,只能跟发小们一起洗脚”;

“他学文,天天转发一些看不懂的文章,我学理,夜夜泡在实验室不知道社会热点,两人偶尔见面根本没话聊”……



这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有没有似曾相识——


“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via.鲁迅《少年闰土》)


当然,新时代了,朋友之间隔了层“厚障壁”肯定不是因为身份悬殊,反而是由更种类繁多、更不可预料的因素造成的。


睡在你上铺的兄弟,写来的信越来越客气,仿佛所有的静默都发生在道别的那一夜。



以前的打闹玩笑只存在于深深的脑海里——


“退下吧,爸爸要去浪了~”

“滚!”  


现在偶有相遇只剩下可有可无的寒暄——


“不好意思,我有点事情要处理啊。”

“嗯,你忙吧,回头再聊。”


一声问候,两句闲谈,三五次聚会,就能把以前的好友找回来吗?恐怕不行。就好像是在写故事,明明已经讲完了,你却要拼命多写几行,只能让故事变得七零八落,入不了谁的眼。



歌里唱着:我们在春风秋雨里无话不说,却又在春去秋来中失去了联络。

麦兜也说:并不是所有事都能像荷包蛋一样,拌着拌着,就又都聚到了一起。


或许,这辈子会遇见什么样的人,和谁走上一段、走多久,都强求不来。我们只能从同路者中寻找同伴,而非硬拽着旧人一起上路。


不管曾经有过多少快乐回忆和撕B大战,这段友情一旦宣告结束就只能正视,对于那些渐渐走出我们生命的人,既然挽留不住,不妨报以祝福,轻轻地在心底道一声“珍重”。



互动时间:你还记得上一个远去的朋友是谁吗?到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故事吧~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虐童事件 | 吃我安利 | 好嫁女孩 | 失踪快递

维秘扑街 | 脆弱生活 | 面试歪理 | 夺命高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