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绝大多数人的“仪式感”:干大事之前要上个厕所

2017-12-25 杨二芋 Vista看天下


前几年,大家只会在两个地方看到“仪式感”这个词,一个是渲染节日气氛、让小情侣互送礼物的广告;另一个是有意无意加深着性别割裂的毒鸡汤。


可这也没过多久,人们好像在一夜之间开了窍,变得能理解浪漫了,“仪式感”也随之成了一桶万金油,出现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里,化身为“习惯”、“玄学”这些更容易被年轻人接纳的关键词。


以前者为例,有的人觉得自己的一些小习惯是从小时候培养起来的,而又是这一个个小习惯构建起了现在坚持的仪式感——


受妈妈的敦促,以前放学回家会把玄关的鞋子踢成一片,现在进门换了拖鞋必须要把鞋摆正


受爸爸的影响,家里一定要有电视声作为BGM,一个人在家就算不看电视,也要打开听声音。



小时候过生日最开心的肯定不是自己又长大了,而是过生日时可以吃到蛋糕、收到礼物,久而久之就认定了,过生日必须吃蛋糕,要是没吃上就觉着少活了一年,根本没有年长一岁。


同理,如果提起小孩子对长途旅行最大的期待,相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坐火车一定要吃方便面,虽然当时是受限于物资水平和经济能力,但方便面确实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出行好拍档



作为中国人的头号节日,春节里必然也有各种各样的仪式感:


过年必须穿新衣服,大到棉衣、羽绒服,小到袜子、毛手套,最好是一套簇新,穿之前必须全身上下洗干净;尽管节目越来越无聊,但人们还是会准时打开电视看春晚,听着里面的倒计时“守岁”……


就算主播们都说电子竞技没有过年,可大年初一的零点一到,还是会腾出一只手点支烟花,尽量搞些节日气氛。



当然,不是每一天都在过年过生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带着仪式感去做的事情。


关于睡觉——


上床前最后一件事,和起床后第一件事,都是去趟厕所,为膀胱的续航能力打call。


修仙党更严格一点,睡之前一定要虔诚地拿出手机,交叉着刷几遍微博、知乎、朋友圈、公众号,直到刷无可刷,才意犹未尽地定闹钟睡觉。


关于听歌——


洗澡要公放音乐,化妆要公放音乐,整理房间也要公放音乐,出门了就戴起耳机放音乐……总之,不让自己处于一个寂静的环境里,啥都甭管,摇就4了~




关于吃饭——


在外面吃,点完餐了要等半个小时上菜,上完菜了还要等半个小时拍照,因为用相机开过光的食物才是最好吃的;


在家吃,不管是炒菜做饭还是点外卖,必须要精心挑选一部综艺/电影/电视剧当下饭菜,虽然很可能还没看到1/3就吃完了。


而对于平时就爱小酌一杯的朋友来说,喝酒跟喝饮料肯定是不一样的,最表象的就体现在杯具上,喝红酒要用红酒杯,喝啤酒要用啤酒杯,嚯冰阔落和冰写必最好拿纸杯,所有都是固定搭配。



就连寻求心理安慰的方法,也有一种走过场似的仪式感——


上学时,回家不带两本复习材料内心不安,可带了又基本不看;

工作了,出门不下几部电影小说内心不安,可下了又基本不看。


@使徒子:昨天坐火车的时候旁边坐了个妹子,上来以后拿出两本会计考试的教材和习题放腿上,然后开始刷手机。刷到到站就收起书下车了,也没翻开过。这是不是某种仪式。



说起来,上面这种寻求心理安慰的“仪式”, 其实也可以算进我们今天常说的“玄学”领域。


《请回答1988》里,有一幕是德善去图书馆复习,她把书包里所有东西都一样一样地拿出来,在桌上摆放整齐,又展开一张白纸列好了接下来的复习计划,这才开始复习(然而她最后还是睡着了


这!不就是读书时代的我们本人吗?!


领到课本的当天晚上必须包好书皮;买水彩笔必须买一盒24色完整的;跟着录音机读英语必须从第一个单词开始……用一些奇(hao)奇(wu)怪(luan)怪(yong)的行为增强心理暗示:这样干了学习效果会更好



这些行为有没有真实地提升学习效果也说不准,因为一到考试,还会有另外一些需要辛苦维持的仪式感,环环相扣,一个也不能少。


像咱们Vista迪丽热巴就表示:上学的时候,如果上一次考试考好了,下一次会继续用同一支笔。


这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感觉,让人想起了之前跟段子一样流传的比赛忌讳——


@大仙:当年采访围棋的时候,中国围棋队有个忌讳,一般棋手比赛前被禁止看舒淇演的电影,以免比赛时“输棋”。


舒淇:



同样的道理,很多人应该能回想起小学时的经历,期末考试的早餐,爸妈会让你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寓意“100分”,后来总分变成120,这个仪式也就取消了。


显然,这种带有一点“仪式感”的玄学,跟完全可以一个人实现南水北调的萧敬腾不一样;跟“邋里邋遢遇情敌,花枝招展没有局”的因果律也不一样。


它更多代表的是一种带有明确目的的祈愿行为。


比如在玩纸飞机的时候对机头哈一口气,这算是小编从小到大的一个未解之谜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不是变相增加机头的重量,可以使飞机更加平衡?



很遗憾,这个仪式唯一的作用是:图(mei)个(you)吉(diao)利(yong)。


请各位中二少年为孙院士这个回答亮分。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所谓玄学领域里的“仪式感”,其实没啥真实伤害,通常只是图个吉利,给事情结局增加一点期待值。


有人打游戏一定要在腰上垫个枕头,不垫实力会下降;有人抽卡时要闭着眼睛,感觉手机震了一下才缓缓睁开;还有些人把所有的仪式都简化为一个个“小行动”——


结婚前看黄历,考试前看黄历,搬家前看黄历……总之,做大事前都得看下黄历;

睡觉前上厕所,考试前上厕所,登机前上厕所……总之,做大事前都得上个厕所;

旅游前剪头发,考试前剪头发,相亲前剪头发……总之,做大事前都得剪个头发。



当然,除了“习惯”、“玄学”,我们也发现年轻人会在一些其他的领域追求仪式感。


比如谈恋爱——


@季箐:我觉得,大家还是有点仪式感好。

“你愿意做我女朋友么?”“我愿意。”

这句话说完才算搞对象,不然不明不白地开始,就会不知不觉地结束。



但更多的还是比较搞笑、比较有梗的情况。


比如热情庆祝生活里每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把每一天都当成纪念日——


@饭饭不吃饭了

我的猫终于学会自己清理屁屁了!!本花季少女再也不用每天给它擦屁股了!!!!!!!!!!!!



比如复习功课时,把书摊开再玩手机,因为不到这一刻,真的是不知道手机居然有这么好玩;等开始工作了,又是打开PPT/Excel/Word文档,然后玩手机。


事实证明,只要连续七七四十九天举行这种仪式,学生在考试当天就可以多考1分,工作党在deadline来临时就可以领取加班大礼包。


图via.@_2996


然而,“仪式感”这东西每个人有相似之处,也必然会有不同——


对于网瘾少年来说,上厕所一定要带手机,尿个尿也能回两条微信消息。

对于猪猪女孩来说,称体重要把衣服脱光了再上称,点快餐要算好热量。

对于老烟民来说,蹲马桶必须要点根儿烟,就算不抽,也是对屎的尊重。

……

对于老读者来说,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是躺床上看完vista今天的推送。



P.S.除了最后这条,小伙伴们在生活中还有什么要带着仪式感做的事儿吗

来评论区聊个几毛钱的呀~!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2017回顾 神剧戏骨 | 大学神兽 | 寒冬比武

取暖神器 | 江歌案情 | 芳华之争 | 粗糙翻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