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民企“参军”造武器,面纱下的中国军工

2017-12-26 万鸣宇 Vista看天下


59岁的钱云宝身穿黑色西装,搭配红色领带,站在一个四平米的展台前,既紧张又期待。


他是主要生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盖着绿色桌布的展台上,摆放的就是各类型号的碳纤维和制件样本。碳纤维是军工领域不可缺少的战略材料,歼20、运20等军机以及洲际导弹上,都要用到这些材料,民间一度有“没有碳纤维就造不了洲际导弹”的说法。钱云宝一直想让自己的产品参与重要国防项目,但面临不少困难。


一会儿,他要给国家领导人介绍展台上的产品。解说词事先已经反复推敲多次,之前也彩排了好多遍,他的普通话带着江苏丹阳口音,公司员工还提醒他,语速一定要慢。


这是2016年10月19日,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展览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展厅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参展企业审核非常严格,据《解放军报》报道,将近900家民企报名,但只有70余家入围参展。


上午九点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走进展厅参观展览。参观期间,习近平来到恒神展台,详细询问了新材料应用情况。这一幕出现在当晚的《新闻联播》里,大约七秒钟。


军民融合,简单而言就是引导民企民资进入军工领域,推动国防科技民用转化。十八大后,习近平一直在力推军民融合。本次参观成果展时,习近平强调:“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


中国兵工制造市场,由此掀起神秘一角。这是一场艰难的改革。钱云宝等民企参与者,深知其间需要迈过多少“门槛”。习近平也注意到这些问题,一再提醒相关机构和领导,“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要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钱多多”“参军”






钱云宝进入这个领域,是从一次饭局开始的。


那是2007年3月,钱云宝打算做玻璃钢窗框项目。在北京一个饭局上,时任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吕琴劝他,说这个行业技术含量低,市场已经饱和。她建议钱云宝考虑碳纤维,由于国外垄断和封锁,中国碳纤维市场出现了巨大缺口,严重影响了国防军工项目的进展。


现在担任恒神技术顾问的沈真,此前在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工作。他头发花白,戴一副玳瑁眼镜,随和健谈。从1981年开始,沈真就在研究复合材料,方向是碳纤维在军机上的应用。据他介绍,针对这种可以用在军机、洲际导弹上的材料,发达国家一直对中国进行限制。有一段时间,中国还可以通过台湾地区进口,但2000年后,这种非常规渠道也走不通了。最紧缺时,很多军机生产商没有库存,直接影响了新机研发、制造。在中央军委有关领导推动下,政府决定投入更大资金,推动碳纤维国产化的研究。


很多企业意识到这会是一个大市场,想从中分一杯羹。“没有五十家,也有三四十家”。沈真向本刊回忆道,那段时间,不断有企业向他咨询这个问题,有些真想做,也有些就是想从国家扶持资金中套利,“有人说,我有一个亿,想搞碳纤维,行不行?我说你一个亿就不要搞了,起码需要十个亿”。


彼时,铁板一块的军工行业出现松动。虽然1980年代,邓小平就确定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之后几届中央领导也把“军民结合”作为军工发展的重要方针。但当时主要是推动“军转民”,现实中,固有的体制很难打破,一些陈旧的法律法规也不断给民企“参军”造成障碍,比如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私人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直到2005年,国防科工委下发《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才为民营企业涉足军工领域放开一个口子。之后,国防科工委、当时的中央军委总装备部又相继下发文件,鼓励民企参与军工行业。


钱云宝调研了一年多,终于下了决心。他名下生产银行卡、手机卡等芯片卡产品的恒宝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市值超过70亿元,企业发展稳定。很多熟悉他的人笑称他为“钱多多”。很快,他的经历就印证了沈真对资金需求的判断。钱云宝的儿子钱京说,十年间恒神投入了46亿,平均每天一百多万。为了填补巨额研发费用,钱云宝把名下的股票进行质押,又将购置住房抵押,在股市低潮时不得不抛售股票,公司董事会秘书曾计算,其中的损失至少有20亿——外人于是改口叫他“钱光光”。


2011年,68岁的沈真离开飞机强度研究所。钱云宝听说后,邀请他到恒神工作。“当时恒神就奔着两个目标,我们国家大飞机两个重点型号:一个是运20,一个是歼20。”沈真回忆道,听到钱云宝谈的这些设想后,他就意识到,这会非常困难。因为这意味着恒神需要和强大的国有军工集团竞争,“市场上会有很强势的力量遏制你”。





“最基础就是保密”






2015年10月,北京市军转干部高级研修班专场招聘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恒神公司也参加了。钱云宝当时正好在北京,亲自面试了应聘的军转干部,这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恒神科技项目部副总经理的赵烨。


赵烨从军二十五年,转业后并没打算做销售相关工作,但面试时钱云宝说,销售知识可以慢慢学,恒神看重的是他们过硬的军人素质和部队工作的经历,他们熟悉部队的工作流程,而且军工项目大部分涉密,军转干部更知道保密的重要性,他们如果能来恒神,会让公司少走一些弯路。


“弯路”可能是民企“参军”的必经阶段。军工是一个仍然封闭又神秘的市场,虽然政策上已经有所转变,但民企想要参与其中总会遇到重重“门槛”。


“军工单位对一些事情的描述与民企都不一样。”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徐淳接受本刊采访时说。中航智是一家研发生产无人直升机的民营企业,到这家公司第一天,徐淳被派去参加一款直升机的评审会,会场挂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竞争择优,单一来源谈判”——他看不懂,但对方也不习惯做详细解释。军方还习惯上把需求称为作战响应,习惯使用各类代号。“我觉得需要出本字典,很多专业术语,不是体制内出来的,很难理解。”


因为涉及国防军备,保密也是每一个军工参与者首要学习的问题。据赵烨介绍,军方一些重要需求信息,都是通过受过保密培训的专人亲自传递:保密人员在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涉密信息查询点把军方需求打印出来,现场封存,上面印着“秘密”字样。之后,他们带着这些信息回到公司保密办公室,才会打开。公司再组织相关专家,在保密室开会讨论。


按照规定,企业想要承担国防装备生产任务,必须要取得四个证件——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证书、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书。


每个证书都不容易获得。对很多民营企业而言,“四证”成为难以逾越的门槛。据《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年刊登的《军工“四证”及其认证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介绍,第一个证书最容易获得,一般需要6个月,第二个保密证书审查周期通常需要7-9个月,后面两个证书审核周期一般都需要10-12个月。只有取得前两个证书,才有资格申请后两个证书,这意味着,四个证书办下来,最快也需要一年半。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走的弯路太多,所花时间要更长。


“四证最基础的就是保密”,江苏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副总经理周凯说,保密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民营企业最多申报到二级”。不同等级,承担不同级别的涉密任务,保密三级是最低级别,只能承担“秘密”级别任务。为了配合保密工作,企业必须要设立一间保密室和保密小组。


有权限的人才能进入保密室,进出过程都会记录在案。据周凯介绍,所有涉及到机密的文件、信息处理,都要在保密室进行。保存文件有专门的保密柜,处理文件也要用加密的电脑。连打印机都具有保密功能,每一次打印出来都会有水印、编码、打印者身份信息等。这些设备由国家具备生产保密机或保密软件的公司生产,企业需要向这些公司采购,再进行安装。每年都有专家复审保密室日常使用情况。


此外,相关机构还会对公司人员构成进行审查,尤其是涉及到外资问题,“很多机构在这点上吃了亏”。接受本刊采访前,周凯到江苏五个城市、二十多家企业调研。南京一家公司有位自然人股东是外国籍,周凯说,按照规定,申请保密认证的企业必须是依法成立3 年以上的法人,无境外(含港澳台)控股或直接投资,且通过间接方式投资的外方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20%。好在这家公司的外籍股东“不属于公司十大股东。他的持股比例也不超过20%,还是满足条件的”。


正因为对股东要求比较高,一旦申请到相关证件后,“有效期之内不允许控股股东有大的变动”,周凯说,南京这家公司下属企业恰好在进行股改,公司除了外资股东问题外,也担心 48 39562 48 19043 0 0 6046 0 0:00:06 0:00:03 0:00:03 6047改问题会影响资质申请。最终,周凯建议这家公司先做一些前期工作,等股东架构调整完成后,再进行相关认证申请。


由于“四证”审核要求严格且条件复杂,各家公司又有不同现实问题,一直以来,申请“四证”成为民企参与军工第一个要面临的高门槛。


针对这个问题,市场上还出现了专门帮民企办理“四证”的中介机构。江苏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也在做相关的业务。打算进入军队卫星电话市场的江苏乐众公司,今年刚刚开始“四证”申请,据公司创始人陈学强透露,他们最终在上海找到一家公司,代为办理相关认证工作。他没有透露详细手续费用,只表示不低于五十万。“不是说谁都有资质去帮你做这个事。”陈学强说,就他了解,即便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这类中介机构可能也不到十家。


2012年,恒神才拿到了“四证”。保密证也是三级的,但他们自己将保密工作做得更严格。“我们公司都没有wifi”,赵烨说,在江苏丹阳总公司,所有资料不允许拍照,“大部分是公司内网,需要和外界联系时,只有一楼几台电脑能够连接外网邮箱”。





十二大军工集团的强弩






恒神总部设在江苏丹阳航空产业园,占地107万平方米,大门两旁各立了一块写有“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只有“神”字是醒目的红色。 11月10日上午十点,沈真在公司行政楼自己的办公室内接受了本刊采访。


那一栋楼有着红色瓷砖外墙。2011年底,一家国有军工企业的负责人带着两名高层来时,恒神工作人员就是把他们引入这栋大楼三楼的会议室里。


“他来跟我们老板谈判”,沈真回忆道,钱云宝带着公司高层对面而坐,对方问钱云宝,“你是要合作还是要竞争?”


钱云宝一时没能回答。问题看似简单,但他知道,自己选择哪个词,可能会决定公司的命运。


据沈真介绍,这次会面前,军方有一个项目,觉得国有军工企业的报价太高,便推荐恒神也参与进来,希望能借此引入竞争压低价格。恒神当时就意识到竞争并不容易。他们做了两套方案,一个是只参与已投产的碳纤维竞标,另一个是参与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后一种方案会直接与这家国有企业产生竞争。


对方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不久就上门了。“非常强势”,沈真说,双方都彼此熟悉,谈的问题也很直接,只谈了二十来分钟就结束了,最后,对方提出了那个“选择题”。钱云宝思考了大概五分钟,才给出答复——合作。


合作的意思是,这家国企从恒神采购碳纤维,再去开发技术含量更高的材料。恒神只是成为对方一家供货商。


即便是这种合作,仍不顺利。“你供货后他不验收”,恒神一位工作人员说,对方先是以恒神没有供货商资格为由拖延,等恒神取得相关资质后,对方又以质量为由只采用了一半。“到底是什么问题,也不反馈给我们,(但)此前验收材料时是合格的。”


恒神这类遭遇,在早期民企“参军”过程中经常遇到。据央视报道,2013年,江苏昌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周宝昌听说“十二五”规划的一个军工科研项目迟迟没人投标,而这个项目恰好需要昌力的液压缸技术。他决定投标,结果并不顺利。对方觉得昌力作为民营企业,不具备科研生产能力,这个项目是国家的一个大项目,如果投了经费,研发却不成功的话,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后来,周宝昌找到江苏省科工办帮忙申诉,才最终获得了这个项目。


根据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武器装备研制合同暂行办法》,军队与军工企业的关系已经由部门合作向订货关系转变。但一直以来,这个市场,仍由传统的军工企业主导。1997年后,经过几次调整,逐渐行成了十二个军工集团,这些集团及其下属企业成为中国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供货主体。


“由于历史原因,十二大军工集团占据装备市场的垄断地位,这是一种混合型垄断,是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的叠加。”学者顾桐菲在《军民融合装备市场结构优化》中写到。


自然垄断是说武器研制突破难,前期资金投入巨大,民企需要自筹资金,风险很大,通常不愿意参与这个领域。行政垄断则是军队装备部门在选择合作方时,更愿意与国企合作。


2017年,钱云宝因肺癌去世,他的儿子钱京接手恒神。与国防工业的客户谈合作,钱京常常受到对方质疑,典型的问题是:如果把重大项目交给民营企业做,这家企业倒闭了怎么办?老板跑路了又怎么办?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通常,一个定型军工产品可持续生产15年左右,为维护整个国防体系的安全与完整性,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因此,军备采购方在挑选合作对象时,会慎重考虑企业稳定性。


因此,“民参军”企业进入军工市场,多数是和十二大军工集团下属的子公司、科研机构合作,跨过这类国企直接与军方签订订单的难度很大。本刊通过查阅数家“参军”上市民营企业年度财报也看到,排在前列的大客户多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某下属A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某下属C研究所”等。





“军民融合”,提了80次





2016年,恒神参加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时,所在的展区叫竞争活力区。除了生产碳纤维的恒神外,其他几家是网络安全、电子通讯等新技术企业。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军品市场准入导论》中写到,因为保密等级高,不可替代性强,直接关系到国防安全,核武器、机要装备等尚处于完全垄断状态;战斗机、装甲车、大型水面舰艇等领域则属于寡头竞争。


现在,民营企业能够参与的国防领域,主要以军民通用设备、一般元器件、零部件为主。恒神生产的碳纤维、乐众参与研发的军用卫星电话均属于这一范畴。


即便是民营企业在技术上能够达到要求,获得了相关资质,也仍然存在诸多壁垒。据周凯介绍,传统军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很多军工企业并不会主动发布需求信息,这使得一些民企,虽然有技术也有愿望,却无法了解军方的市场需求。


即便民企终于进场,与传统军工企业竞争时,也时常处于下风。沈真记得,有一次他们要做性能测试,需要一家国有集团下属的研究所出具报告。“我找他们的副院长,打电话,他不接。我去当面问,他说很对不起,他也没有办法,上级企业不让出这个报告。”沈真回忆道,而且,这些研究所做检测时,标准要求会特别严格,“如果是国企内部另外一家传统供应商,有些指标差不多就可以,但对恒神要求就非常死,给我们增加很大工作难度”。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陈放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曾历数民企参与军工行业的壁垒:准入壁垒、程序壁垒、信息壁垒。


任职于广州军区联后勤部的宋纯利在《中国军转民》杂志上,也曾谈及民企参军的问题:组织领导机构不健全;现行法律和行业法规明显滞后,军工领域门槛过高;军民分割、自成体系、封闭运行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习近平在推进军民融合时,同样注意到这些问题。2015年两会上,他在参与解放军代表团讨论时表示,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


据今年3月2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统计,2013年以来,在习近平的公开讲话中,“军民融合”一词至少被提及了80次。


201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任。这是一个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


2017年6月20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强调,要优化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加快调整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从政策导向上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等在军民融合发展上有更大作为。


情况也开始发生变化。2017年10月1日起,军工领域已经全面试行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证合一”改革——也就是审查时间最长的两个证书,合并为一个,这不但缩短了审批周期,而且降低了准入门槛。


2015年1月4日,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上线。这是军方打破信息壁垒的另一个举措。网站不仅发布政策法规、民参军指导等信息,还随时更新装备采购需求,使得民企能够快速了解到军工需求信息。据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法规研究室主任刘志伟介绍,网站上线以来,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重庆、深圳等地开设涉密信息查询点,累计发布采购信息5000余条,招标项目1300余项。2016年8月1日,军委装备发展部首次在网上发布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指南,经费总额达20亿元,投标单位中民营企业比例达到了15%。


周凯所在的江苏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也是这个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据周凯介绍,此前江苏省军民发展办公室是一个独立的部门,现在,这个部门由省发改、省军区同时抽调干部合署办公,这样能够加强与军队的互动,而服务平台就是在军民融合发展办公室指导下建立的。


恒神也加入了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他们的保密人员来往于采购信息网的涉密信息查询点,查询军方需求信息,再带回公司讨论是否竞标。虽然在具体项目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但一些航空装备上,仍然采用了恒神的碳纤维。目前,恒神已经承担的国家、省级“民参军”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有3个,直接参与的国家重点装备配套项目多达14个,涉及航空、航天、海装、陆装等多个领域的武器装备。


钱京对军民融合前景充满信心,他希望在在这种大环境下,“以后‘民参军’也能像美国的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样,变成很大的一个军工生产集团。”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2017回顾 凯歌新作 | 神剧戏骨 | 寒冬比武

取暖神器 | 江歌案情 | 芳华之争 | 粗糙翻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