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年终盘点,宛如一场相亲大会

2018-01-03 杨二芋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


1、朋友圈“炫富”大赛


这个周三,恐怕是今年来大家过得最为刺激+煎熬的一天,因为年度恐怖电影《2017支付宝年账单》如期上映,紧跟着网易云音乐的脚步刷爆了朋友圈。


显然,小清新画风的年账单本身并不恐怖,恐怖的是,它在第一帧写着:“时间总是偷偷流逝,打开账单,这一年是不是过得不太一样?”


信了邪的用户往上一滑,扎心地发现:屁嘞!根本没啥变化,我就是我,每年都变着花样花钱的我。


▽去年刷屏的支付宝年账单


正如图中2016年的Slogan所说,“(钱)花都花了”,还能咋地?凡事向前看,不如在账单里找点乐子。


于是,在人性爱炫耀的基因运作下,只需要一个下午,2017年账单的各种截图和段子就能火遍互联网,跟陈伟霆王思聪抢微博热门。


如果大家不是金鱼脑子,应该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朋友圈里的“尬炫富”。支付宝在年账单后附了一个招仇恨的好友排行榜,一不留神就超过了老板客户女朋友,简直就是搞事情。


虽然一直被评价为“五行缺社交”,但支付宝今年还是很有慧根地砍掉了这个好友排名,只有笼统的地市级名次+全国百分比,果然让大家截图分享的热情高涨了起来,传播力度也远胜之前。


这里面的隐藏逻辑是:就算官方不给排名,晒到朋友圈里还是会让好友看到自己花了多少钱,不为人道的较量中再次引发了大型自黑式炫富——


“我特么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而自媒体的发声也给了不玩支付宝的人一个情感自洽的说法:穷比才会晒账单,有钱人早已闷声发大财。


▽今天流传很广的学友熊猫


还有很多段子,把这场剁手党的狂欢比喻为一年一度的朋友圈炫富大赛。


“希望这次比赛大家都能踊跃晒单、赛出成绩,我将选出消费金额最高的五位选手……给我发红包。


但要说晒账单是炫富,只对了一部分,还是并不该被过多指摘的人性部分;毕竟这次刷屏的主要内容不是金额,而是大家的2018关键词,既然传播范围这么广,那它本质上或许还是一次圈内社交。



2、你刷的屏就是你的相亲资料


社交,即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方式或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各种活动。


以前人们的社交是单纯的聊天聚会,后来发展成互相给朋友圈点赞,到现在又升级为晒账单、晒关键词、晒听歌报告、甚至18岁的照片。


如果说去年大家围绕账单的交流只囿于“壕”跟“穷比”,那么今年的2018关键词算是一个进阶版,跟星座运势一样神秘又普适,却又因为打着大数据“预测”的旗号,显得更加科学。


这也导致今天下午的朋友圈全是一个大头像,底下一两个汉字+一句摸不着头脑的解释——大家截的图都是关键词那一页。


看得出来,网友们对账单的兴趣不在消费金额上,反而是研究出了好几版“关键词解析”,欢迎好友对号入座,更欢迎好友对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仅仅是这个人有没有钱。


▽网友根据用户反馈推导出来的解析


不懂这一点的网友发牢骚:那些在朋友圈晒账单的,来年能不能别在朋友圈求视频会员了?


很可惜,答案是不能。因为“求视频会员”也是社交链上的一环。


不在朋友圈求优酷会员,谁知道我在追《虎啸龙吟》?不求爱奇艺的会员,大家怎么知道我在看《你好旧时光》?不求芒果TV的会员,好友又怎么跟我聊起《爸爸去哪儿》里最喜欢的小孩?


这跟昨天网易云听歌报告的刷屏是一个道理。


你不PO出2017最爱的歌是 《Lesson 1-12》、年度歌手是“英语听力”,朋友圈怎么知道你有多努力,好友又如何抖出那句包袱:“朋友,你这个‘有道云音乐’是哪里下载的?”


△真的很特别,从此你人生的恐怖,再也没能超越那一天


有人把这次网易云音乐的刷屏比作一场相亲大会——


@一只肥田:朋友圈晒网易云音乐的歌单,感觉像一场大型相亲交友会。“今年听了83次郭德纲”的男士和那位“最爱的歌是《爱情骗子我问你》”的盆友可以迅速配对,获得刘老根大舞台赞助的马尔蒂夫豪华蜜月游。 


但要是把最近几次刷屏结合起来,应该更形象。


晒自己18岁的照片,晒自己喜爱的歌单,晒自己网银的账单,分别对应着长相、品位和资产,打包起来就是个相亲文件档啊!足够大家在相亲市场上愉快地配对了。


△网上流传的“神评论”(via.@记者站网)


尽管绝大部分人一点儿也不想回到那个又胖又丑没啥钱、额头上还有很多青春痘的18岁,但朋友圈还是会跟着照刷不误。


很容易想明白其中的缘故,因为这些进阶版的社交活动不是在秀优越,而是一个个个体在求认同,不管这些个体的社会地位高还是低。



3、个体的孤独与大数据的“冷漠”


90后们把“葬爱家族的年会造型”当作接头暗号,小众歌迷们通过特立独行的歌单寻求知己同好……在这些声势浩大的狂欢里,人们不仅一起被贴上了参与者的标签,还试图融入某一个集体,被集体的人深度了解。


因为所有参与者都下意识认为,自己是“孤独”的。


有意思的是,又有很多参与者的听歌报告里,出现频率最多的歌词是“世界”。孤独的人最喜欢的词居然如此辽阔,就像一个小家伙在世界中心呼唤同伴、呼唤爱,竟也让人有些心疼。



得益于网易云音乐精准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很早之前就有网友问:


客户经理有没有想过加一个相亲功能?让那些歌单相似度大于90%的异性用户互相认识、配对私聊,估计能解救一大波大龄单身青年。 


众所周知,听歌是件多么私密的事儿啊,如果真的有人跟你有着相似的音乐偏好,那你们的灵魂契合度应该也是相当的高。


身为一片片少有人涉足的荒漠,真正让我们感到合拍的,往往是一些突如其来的“我懂了”。我们喜欢的是同一个乐队、我们有着一样的2018关键词、我们花1块钱买的是同一幅自闭儿童画的画……


那一瞬间,扑面而来的惊喜感几乎让人晕厥。


这些思想上的交流都是感性的,而且少见的能用数字表达出来,要感谢的除了微博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平台,还有大家褒贬不一的“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下,各类APP整合出来的年度报告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那些能分析用户数据的功能又可以将人与人的关联拆散,比如前一阵撕得很凶的“好友里有多少人关注了咪蒙/ayawawa”。


▽又比如微信的一个删好友功能


每当这种时刻都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少了这些刷屏的活动,我们是更珍惜自己的朋友圈了,还是离自己的朋友更远了。



4、刷屏之外也有社交


有网友好奇:为什么大众开始热衷于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隐私,比如账单、歌单、年轻时的照片,这么做的心态是什么?


底下的回复千奇百怪。


有人尝试用大众心理学解释,认为这是“群体性的智商下降”,不管以前多尴尬、多羞于启齿的事情,只要是大家一起展示,反倒无所谓,甚至自己的不标新立异、没有特色都不好意思讲出来。


但更多的网友却觉得:因为这些对他们而言不算隐私。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场社交活动。大家借此展示给别人看的东西,有的人当作是自己的隐私或黑历史,有的人却将其作为跟人打交道的谈资。


这么一解释大家应该会回过味来:用你发的朋友圈内容跟你打招呼很正常啊,不刷屏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


△一个不新的发现:朋友圈大部分音乐分享都是在深夜


没错啊,人们在微博朋友圈日常晒东西,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次想跟他人发生羁绊的契机。


听到一首小众的歌想跟大家分享,于是发条朋友圈;

看到一部有意思的电影想给朋友们卖安利,于是发条朋友圈;

发现一张读书时的照片想起要好的老同学了,于是发条朋友圈……


跟这些琐碎而认真的日常相比,刷屏只是一项规模更大、更引人瞩目的集体活动,而两者的初衷都是为了跟新人建立联系、跟朋友加深了解,完全没什么好批判的。


△第一次打出五杀时,谁能忍住不截图呢


所以,作为朋友圈里的一员,既然不能完全脱离,就不该简单地把一次次刷屏定义为自己好友的盲目跟风。


看到一年一度的炫富大赛如期而至,看到不同圈子刷着同样的链接,看到大家对同一个主题的热烈回应,应当予以理解。


他们不过是在进行一次次自我展示,或真情流露,或搞笑自黑,或高冷地diss这项活动,或积极地给好友点赞打call,这都是对其社交人设的经营维护。


没有人希望自己不被人了解,也没有人就该成为一座孤独的岛屿,不是吗?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2017回顾 性的启蒙 | 表情包集 | 年度神曲

凯歌新作 | 老公大赛 | 油腻男星 | 怀旧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