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被逼捐款,是人生第一次遭遇道德绑架
大家可能发现了,这些年的争议事件和话题里,少不了“道德绑架”四个大字。
有时体现在当事人的动机:比如老年人理所应当地要求年轻人给自己让座,引发纠纷;
有时则体现在舆论的思维:比如某明星陷入某种困境时,他公认的好友没有及时发声声援他,难免会遭到谴责。
所以人们经常纳闷,到底是什么样的土壤滋养了泛滥的道德绑架?最近的这条新闻可能会引起一点儿反思。
据广东广播电视台的报道,茂名茂南区某民办学校的学生家长爆料,有小孩因为没有给一名重病的学生家长捐款,而被老师在讲台上列成一排拍照,发在家长微信群中告知。
当有些家长质疑老师的做法时,微信聊天记录显示,老师的解释是“捐款是集体活动,希望全班学生都能参加”。
一边嘴上说着“认为不用捐就不用捐,我无所谓的”,一边却相当于将没捐钱的十个孩子在全班所有家长面前点名,多少是有些伤人自尊的做法。
有家长看到后,在群里把捐款打给了老师。
好了,爱心献出去了。可是本来好好的一个献爱心捐款,怎么像发展成了“绑架”的节奏?
——你不交钱,我就把你孩子拎到讲台上示众,直到你交钱为止。
根据报道,目前事件已经基本解决:老师向校长作了检讨,也向家长道歉了,校长也对老师进行了批评教育。
至于事件中那位无辜的患病家长,其实是患慢性肾衰竭多年,最近病情加重,急需10万元的医药费,而全校目前的捐款总额是8497.5元。
你看,其实小学生几十几十累积起来的捐款并不能解燃眉之急。传递爱心的出发点总归是好的,结果也被高高在上的绑架弄得乌烟瘴气。
看完新闻的网友,也回想起多年前在学校里各种各样关于捐款的经历。说白了,学生能有什么钱呢?这种捐款本质上就是慷爸妈之慨。
更怕的是,本来好好的献爱心就像新闻中一样,被各种外部因素弄成了“被自愿捐款”。
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被逼捐款其实就是大家人生中面对的第一次道德绑架,其中早就埋着如今司空见惯的神逻辑了。
首先,学校和老师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强行在别人的遭遇和你的高尚之间建立因果关系。
我们不说那些学校自行设立名目的捐款,只说真的有人需要帮助的情况。
学校本该扮演的角色,是引导学生明白与人为善的意义,让小孩子能自然而然地生长出一颗能体谅、能同情、能共情的善心。
可实际情况往往是,捐款就是个走过场,没什么缘由,你就该捐,拿不出钱也得硬拿。
就拿08年汶川大地震来说,其实当时年纪尚小的学生看到那些惨绝人寰的场面,已经能自发地涌起同情和帮助的欲望,可是小孩那种本能的善意,很难不在这种机械僵硬的捐款面前感到迷茫。
有的学校甚至不考虑捐献者的实际情况,为了帮助一个弱者而胁迫其他弱者献爱心,这不是弄巧成拙吗?
说白了,这些“被自愿”的捐款是因为一种强硬的逻辑在作祟:因为别人那么惨,而你看上去比他状况好多了,于是你就应该对此作出道德高尚的表现。
而不管各人有各人的实际情况,更不管道德高尚的表现本应出自某些心灵的触动和共情。
捐了款不算完呢,捐钱的数额还会被和爱心、品德划等号。
小时候自尊心最受辱的时刻,一个是成绩榜被张贴出来而你排在倒数,一个是全班捐款数额被公示出来而你还是倒数。
虽然有时候不明说,但小孩还是容易互相比较,并且悄悄地把“谁捐得多”误解成“谁最有爱心”。
结果不光是小孩容易暗暗攀比,有些老师甚至把这种量化放在了明面儿上——谁捐的多,谁就能享受某种优待或特权,明里暗里是在变相地要求大家,对该不该多捐款心里有点数。
而“冥顽不化”的呢,就有可能直接被打成没有爱心。
献爱心最重要的本来应该是动机,可是有些老师却完全不问动机、只求结果,直接就把品相不好的捐赠打成“垃圾”。
到底捐多少是够呢?这又是另一套绑架标准:你越有钱,就越理所应当让渡自己更多的金钱。
所以小时候面对的这些逼捐,实际上是一场被迫参与的交易:
以你身家多少衡量你应该拥有多少道德,再以捐钱数量多少衡量你实际拥有多少道德。
等到那一批孩子长大了,事情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变——新的时代,总有人会用新的方式对新的孩子,一样上演老套的逻辑。
而这一套不止是老师用来忽悠不懂事的小孩。等到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你有钱你多捐”的逻辑却依然活跃在一些人的头脑里。
由于这些捐款,往往是在学校里动员并且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因此这又很容易衍生另一个用来绑架你的说头——
用集体主义的帽子施压。
个人的捐献行为经常会和集体的荣誉挂钩,很多人小时候都被老师这样叮嘱过:
别的班都怎样怎样了,咱们班怎么就不能达成任务?
你不好好完成这个捐款,那就是给咱们班集体抹黑啊。
依然是遗忘了献爱心的初衷,而只顾着以集体的名义要求个体不得不“众人拾柴火焰高”,要的只是大家的表面爱心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随之而来的就是道德绑架的必杀技——人都害怕身处集体中而被舆论的力量孤立。
道德绑架之所以能屡屡得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这个强调集体和统一价值观的社会里,关于道德的舆论谴责,杀伤力实在太大。
一件大家都认为是善事的事情,到底是稀里糊涂随大流交点钱划算,还是承担着做人群里最扎眼的那个的风险划算?
那时候,很少有小孩敢做那个和别人不一样的、看起来很“没爱心”的刺儿头。所以学校可以习以为常地缺乏引导和教育,反正大多数小孩都会有样学样地把捐款交上去。
而这种“与他人不同”的恐惧,甚至会随着年龄增长、懂事而变得更严重。驱使人去做某件好事的,往往不是“我的道德情操给了我这样做的冲动和合理性”,而是不想面对这样的质问:
别人都如此这般,你怎么能不?
问题是很多时候,这个标杆一般的“别人”也都是出于这样的心理才自动向那条道德的高线靠拢。道德好像一根被舆论握着的皮鞭,而大家只是惧怕它的鞭打才一窝蜂逃向高地罢了。
所以,小时候的捐款看似是很简单的“管爸妈要钱-捐款”流程,实际上里面的门道要等长大了才想明白有多复杂。
而如今我们在舆论场中看到的道德大棒,也不难理解都是从哪儿继承来的——关于道德绑架的乱象,大多逃不过上面这四种套路。
一如,强制因果联系。
周立波曾经在某节目里完美演绎了这种粗暴的道德绑架:一个从小被生父母抛弃、现在只想和养父母好好生活却被原家庭姐姐骗上电视的女孩,在节目里不愿和亲生父母上演和解的大团圆戏码。
周立波却怒斥她,你的生父母一定有难言之隐,你必须要原谅他们。你不理解他们,那你就永远无法幸福。
这逻辑无非也是,你看,他们都处于你之下的位置了,你就应该无条件地展现高尚的情操让世界充满爱,而完全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实际上,有些人要求别人该有的高尚道德,不过是想给世间万事都蒙上好看正确的外衣,维持一个道德盛世表象罢了,才不愿真的体谅不幸、赞颂高尚。
二如,谁掌握资源多,谁就理应无私奉献更多资源。
最常见的就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明星被逼捐。去年最典型的一个事件就是《战狼2》火爆时正赶上四川地震,风口浪尖上的吴京被狂热的群众喊话:
你战狼都赚了几十亿了,分给灾区一个亿吧!
有些人也知道这嘴脸本质不好看,却还非要给自己加一句“我这不是逼捐啊”、“我不是道德绑架”的辩解。
话音一落画风一变:我相信你会表现出你对国家与人民的热爱!言外之意也很明显了。
而且这也根本不是“你没做好事,你有什么资格逼别人做好事”的绑架资格问题。
公共领域的道德之所以高尚,正因为它往往需要人自愿、无私地为了更多人的福祉,让渡出自己的一部分权利。但它可没有教任何人强迫他人必须要牺牲自己的利益。
就算马云捐了一个亿,他也没道理要求马化腾跟自己做一样的事、不做就站在道德高地向他吐口水啊。
三如,用集体的名义再套一层枷锁。
大学里,碰上诸如129合唱这样的集体活动,经常会出现要求同学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的情况。很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情愿为集体的荣光这么无私。
但只要班长、辅导员搬出来这样的调调:你为什么那么没有集体荣誉感?为什么就你不能为集体牺牲一下小我?
立刻就没话反驳了。
工作后,人也依然难免从属于一个一个小集体,但凡当你的部门需要彰显统一的高尚调性,为了领导和部门的面子,咬着牙、勒紧裤腰带也得强迫自己慷慨大方、无私奉献。
四如,特别会挑反面典型的舆论。
很多时候群众都特别火眼金睛,挑出一片真善美之声中那个反应慢半拍或是缄默不语的人,迅速把ta推上审判台: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别人都在如何如何,你为什么不?
乔任梁自杀时,他的圈中好友陈乔恩没有第一时间发微博表示哀悼,就遭到了狂风暴雨的指责:他人都死了,其他人都在悼念他,你却不昭告天下你有多悲伤,什么人呐。
每逢有刺激神经的重大社会事件,有些公众人物会出面质疑、声援,但总有人不满足于认可这些明星的社会责任感,非要把逻辑拧成:
必须要跑到没有发声的明星微博下喊,你为什么还不对这件事表态?然后把他们都贬成只顾利己的缩头乌龟。
久而久之,惧怕被舆论拎出来吊打的人都乖乖学会了第一时间向最广大群众眼中的道德标准靠拢,甭管心里怎么想,至少要做出那个姿态,不敢越雷池一步。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客观上达到了让大家都不得不向美德靠拢的效果,这是否也能算是一种积极的监督呢?
恰恰相反,美德——不论是公德还是私德,都应该通过教育和修养自内而外地产生。被棍棒逼打出来的美德,那大概只能叫“怨”。
看看以上所有道德绑架的场景就会发现,手持大棒之人真的在乎的是什么?他们的重点只在于“做”的结果而非“为何而做”,只是希望别人所作所为体现出的价值观跟他理想认知中的一致罢了。
别说什么舆论监督,这分明就是满足做道德警察的私欲。过于陶醉于形式上的一片同情温情正能量,看着顺眼就舒心了,却从不深究道德的真正力量。
更可怕的是,当人们习惯在形式上走道德的过场,有些情境下,人们希冀中的爱心可能真的已经在变成僵尸一般死气沉沉。
无论是民间爆料还是新闻报道,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学校、机关等单位为了搞“日行一善”之类的活动,未经职工同意就在工资里扣除所谓的善款。
直接把有温度的善行赤裸裸地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制度,这都不止是道德绑架,压根儿就是撕票了。
道德风气盛行而内里空洞,这样的状态让人不由得想起06、07年左右上学时,学校里风靡用《感恩的心》这首歌做美德教育的场景。
当时,年轻的孩子可能刚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的被自愿捐款,也可能习惯了做这样的事。他们认真地比划着手语,唱着充满正能量的歌词,组成温馨颂歌的一份子。
其实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真正的美德教育,也不太明白捐款闹剧里的那些扭曲规则。绕梁的旋律下多半是眼神空空、不明就里。
可坐在台下的观众,甚至参与其中的自己,还是不由得为处处完满的真善美之风欣喜不已。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