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真没看不起外地人

2018-03-11 高级观察员唐骋华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



时至今日,不少上海人择偶,首选还是上海人。部分老一辈上海人,更是抱着子女“非上海人不娶/嫁”的心态。但这种在婚恋上的地域歧视,开始的时间其实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早,持续的时间,也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久。如果非要划出个时间段,开始时间应该是从1958年划到1992年,持续的时间是从上海1843年开埠到当下的2018年,共175年。



这两天,一则“上海姑娘”的征婚启事刷了屏。


姑娘在英国工作过两年,目前回沪和父母同住公寓楼,在IT公司做HR,年薪13.5万。平心而论,条件算不错的,但她的择偶标准,却着实高的有点吓人。姑娘要求男方必须在上海工作,而且是知名公司管理层,年收入50万以上;在市中心有大平层,一辆40万元以上的代步车,还得是沪牌。这些条件,远远超出了人们关于“门当户对”的认识。


但这种带有营销嫌疑的帖子,明摆着是为了挑动视听,引起争论。争论焦点也规划好了:上海人的婚恋歧视。你看,这位“上海小姑娘”把择偶标准定得那么高,一副非(有钱的)上海人不嫁的架势,不正好反映出上海人嫌贫爱富,排斥外地人的特点吗?


2018年3月3日,元宵节刚过,众多父母又在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为儿女婚嫁“摆摊”相亲。(东方IC 图)  


营销归营销,话题之所以炒作得起来,是有社会心理做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针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


都说上海人排外,有一句话讲“在上海人眼里,外地人都是乡下人”,所以上海人“轧朋友”(找对象),找的必定是阿拉上海人,至少也得是上海户口。跟外地人谈婚论嫁的,要么没本事,要么脑子坏掉了,再要么,这个外地人是……“歪果仁”。


这就是“刻板印象”。这个偏见有没有道理呢?有的。时至今日,不少上海人择偶,首选还是上海人。部分老一辈上海人,更是抱着子女“非上海人不娶/嫁”的心态。


但我要说的是,这种在婚恋上的地域歧视,开始的时间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早,持续的时间,也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久。如果非要划出个时间段,开始时间应该是从1958年划到1992年,持续的时间是从上海1843年开埠到当下的2018年,共175年。


我们用数据说话。


1862年上海人口约60万,1911年约141万,半个世纪翻了2倍多,显然不可能是自然增长。那人都是打哪儿来的呢?原来,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等省份皆陷入战乱。


唯独上海,因为租界的存在,成为安全岛,人们纷纷前往避难。这带动了上海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提升了上海的魅力,吸引来更多人。


这种情况延续到民国时期。当时军阀混战、农村凋敝,人们离乡背井,跑到北京、上海、汉口等大城市求口吃饭。1920年上海市区人口达200万,至1937年,人口已攀升至377万。接下去的十几年,抗日战争、国共战争接踵而来,中国大地每天都在打仗。


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是由一幢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石库门老房子改造而成的,各种老家具旧物件陈列其中,不少上了年纪的上海本地人经常过来怀旧追忆往事。(东方IC 图)


上海就像暴风雨中的孤岛,保持着相对安全,于是人越聚越多。上海解放后的1950年,市政府做了一项调查,发现上海市人口已达到503万。


在那样一个人口急剧流动的社会环境中,注定不适于滋生特定的地域歧视。


据统计,1950年的503万人里,非上海户籍占85%。而这个比例对上海来说,并不稀奇。学者邹依仁在《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一书里估算,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土著占上海人口的比例,基本没超过三成。


也就是说,老上海的人口以移民为主,而且多数是移民一代。他们中的很多人,按照籍贯加入同乡会,比如宁波旅沪同乡会、广东旅沪同乡会、徽州旅沪同乡会……“旅沪”这个词,就很能说明这些移民的心态。实际上,第一代移民仍然和老家保持着紧密联系,一旦在上海混不下去,随时可以返回。他们的婚恋对象,首选也是本乡人。


这就很难形成一个广泛、稳定的“上海人”群体。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确实有少部分人形成了牢固而强烈的上海人意识。这主要是精英。因为精英能在上海站住脚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得多,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就会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然而在婚恋关系上……


责任编辑:李楠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库
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库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