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将变成自己怨恨过的家长

2018-03-12 贾小凡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


1、艾泽拉斯无助的子孙


那些在十几年前热衷网游的初代玩家,现在都怎么样了?最近,一位魔兽世界骨灰级老玩家的经历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这位单亲妈妈在论坛发帖称,自己有个10岁的独生女,她一直以开明的态度教育自己的女儿对待网络——毕竟自己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她认为在顺其自然的教导下,孩子应该不会沉迷。



可是在注意到孩子过于沉迷手机、还对自己有所遮掩之后,这位妈妈开始产生怀疑。


经历了一番挣扎之后,她做了一件自己也认为不对、但不得不做的事:私自看了女儿的QQ聊天记录。



这一看不得了,妈妈发现年仅10岁的女儿在和一个网名“科里斯”的B站up主“网恋”。男孩年龄也不大,15岁。


可是科里斯不仅和女儿以老公老婆相称、说一些亲密的话语,还曾提出让女孩养他,给他买白丝袜



更是对一个年仅10岁不懂事的小女孩提出了“你去学学文(防河蟹)爱、想跟你玩一玩”的要求。



相信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能接受自己10岁的女儿遇到这种事。


这位妈妈便去找科里斯交涉,结果却被对方挂出来辱骂、还遭到了对方一些粉丝的辱骂,指责她这个当妈的有百般不是。


后来在舆论的反攻下,这个00后男孩很快就没抗住,发表了致歉声明。毕竟他惹到的是这个魔兽老玩家背后的一大群中国初代网民,场面可想而知,过程就不再赘述了。



值得庆幸的是事情的结局,在许多网友的帮助下,当事人女孩的问题有所缓解。



但是,让很多人唏嘘的是,这个妈妈在给女儿写的长信中一字一句都透露着的教育的无力。


从她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里可以看到,她起初的设想很美好:开明地让女儿接触网络,鼓励她交友,因为自己作为老网民过来,是尝到过这些经历的甜头。


而且从那一代很多人的经历反向推理,许多极端的叛逆是因为青春期遭到的是一味的压制。也许从一开始就耐心疏导,反而是有利的。


可是没想到,事情没有往期望的方向发展。沉迷网络还是影响到了女儿的学习生活,而女儿也尚且没有准确分辨是非、保护好自己的能力,这让妈妈依然操碎了心。



△出处:当事人妈妈写给女儿的长信


这样的情况,正如转述了这件事的游戏资讯博主所说:


当年许多被爸妈打过骂过的“网瘾少年”,如今也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了。


很多人当年可能都恨恨地幻想过,我以后一定不会那么古板教条,一定会是个前卫的好父母,一定会理解孩子、让他快乐……


可是等自己真有了一个“网瘾孩子”,却仿佛变成了当年把自己从网吧里拎出来的父母:担心ta过度沉迷、身体坏掉、荒废学业、上当受骗,有操不完的心。



谁不想做一个大度开明、和孩子平等相处的父母呢?可是当责任真落到自己肩上了才惊觉,事情好像没有理想中那么简单。


2、我们终将变成自己曾经怨恨过的家长


有趣的是,今天还热传着这样一条微博:



纷纷转发的大家似乎是想说,如今技术这么发达,并不见得为人父母就是被小孩甩在后面的那个。00后和90后、80后的世界,差距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不仅是爱好的相似,在价值观上,似乎如今的年轻父母也比当年的老辈更容易做到先进、开明、理解孩子。


比如几乎所有人都被棒打过的“早恋”这件事,当网友看到黄磊用非常理智、豁达的态度谈起它时,人人叫好。



因为大家很容易代入自己上学时不堪回首的经历:被发现早恋必然要请家长,一顿痛骂,棒打鸳鸯……


无数人都以为,自己经历过的“封建教条”决不应该再施加到自己孩子身上,我们的孩子有权利享受自由自在的puppy love。


可是前段时间的一个争议话题却暴露出,想是一回事,真轮到你去做,可能又是一回事。


一个妈妈在天涯论坛发帖称,自己14岁的女儿因为不听爸妈劝、执意和男友开了房,被愤怒的爸爸打断了尾骨。


这对父母自认学历较高、教导有方,起初知道女儿恋爱时也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温和的方式教女儿什么样的恋爱是健康的、积极的、美好的。



但是女儿彻底痴迷于男友,不顾父母强调的14岁还不能发生性行为的底线,和男友开了房,彻夜不归。


结果愤怒的爸爸彻底失去了耐心,情绪失控,用冰球杆把女儿打得尾骨骨折。



这个帖子的真实性并不能保证,但是炸出来的各方网友的激战,却是货真价实的。


首先要强调的是,父亲暴力对待女儿无论如何都不对。但是也有不少网友就像自己遇上了这种事一般焦虑,思来想去都不知到底还能怎么对付这样一个女儿。


看到这个母亲和女儿的对话更是汗颜:这个天真得近乎无知的小女孩形象,和当年自己为了早恋要死要活的傻气有啥区别?



区别是,当年的自己觉得爱情至上,占尽了天下的道理,被骂不知天高地厚又怎样;如今自己到了能当妈的年纪,只希望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女孩赶紧清醒一点。


而纵观这两年的一些热点话题,许多到了当爸妈年纪的80后、90初算是把这个道理贯彻得淋漓尽致了——


当年己所不欲,如今尽施于人。


小时候最讨厌被逼着写作业,发誓自己以后绝不掺和孩子的作业让ta自生自灭;如今盯着小学生做作业的家长,吼声能响彻一小区,还能把自己气进急诊室。


青春期的时候受各种反应试教育的思潮影响,极尽叛逆,想做那只突破牢笼的鸟;如今看着种种关于“减负”的新闻也开始思考起盲目减负的弊端,最终还是不得不把小孩摁在应试教育里。


就连逢年过节走亲戚,都在跟晚辈找不到话可以套近乎的时候脱口而出:期末考试考得怎么样啊?说完才想起来自己以前被亲戚烦死的时候是怎么发誓的。



年轻的父母等“大事不好”了,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想象中的完人和教育专家


更令人焦虑的是,越是见过父母失职、缺乏科学教育理念等种种弊病,就越是努力想要证明“我们不一样”。但发现养孩子没那么容易的那一刻,越容易有“我竟然也会成为这样的家长”的挫败感

而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八成只是一个普通家长的又一次轮回。



这种落差感怎么形容呢?就好像是在电视上看了几十年的自由不羁的孙悟空,突然摇身一变变成了那个处处跟孙悟空过不去的玉皇大帝。



也许只有长到一定年龄才会发现,养孩子靠的从来就不是敲击键盘痛骂熊孩子的响声,而是一个向前人总结出的生存法则屈服的过程


足够高明的、意志力强大的人可以在这种重复中探索出螺旋上升的路径,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是不由自主地跳上历史的马车,轧出同样的轨迹罢了。


3、是自知之明限制了90后的生育愿望


再说回开头的事件。


80后感慨的是历史在孩子身上重演,而自己已不知不觉站到了和当年自己的对立面。


而许多年纪尚小的网瘾少年们看到这件事,可能感受到的是另一种焦虑:


我自己都是个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人,我也知道这不好,可我以后怎么可能教出个做得比我好的孩子啊?


这和前段时间引起热议的一条微博不谋而合:如今叫嚷着丁克的90后、95后说,不愿意生孩子是因为我自己身上就毛病一大堆,教坏了小孩怎么办?



这里存在着一种矛盾。


年轻人理想中的育儿成果,还是很传统正能量的:希望他们阳光、善良、懂礼貌,过得开心,心理和生理都健康,再搭配上一些做人基本的美德,云云。


尤其是这几年引发了原生家庭思潮,让那些尝过苦头的年轻人坚信,自己的孩子不能再经历一样的童年阴影。


但反观自己,实在不像能做个好家长的样子:宅,懒,日常咸鱼,沉迷网络,以自我为中心,喜怒无常……


试想一下,自己天天宅在家里打游戏的父母,却指望孩子是个热爱户外的运动健将;自己经常脏话脱口而出的父母,却指望孩子丝毫不受影响,是个五讲四美文明标兵;自己一直是个厌烦学校的学渣,却指望孩子一路冲到清华北大……



90后也不是没有自知之明,恰恰是太有自知之明了。


知道自己好像没法做一个理想的父母,因此早早就开始恐惧:我害怕我这个“残次品”,也养出一个“残次品”。



精确自我剖析的结果就是干脆放弃了这条路,并且态度十分悲观。



也许有人要说,你完全可以降低对育儿的期待,难道还能指望所有的孩子都是无敌乖宝宝优等生吗?


但恰恰年轻人陷入了自己一手打造的舆论环境里。


这四五年里,经社交网络传播、放大的熊孩子事件层出不穷,我们的公众舆论对孩子和家长非常严苛,很多90后、95后自己就是网上熊孩子讨伐大军中的一员


他们痛恨教育失职的恼人成果,一遍遍在脑子里烙下了一个“养不好就干脆别养”的理念,主动将养孩子的目标提高到了某种上限,同时极度认同“以身作则”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而这四个字,可能是世界上说出来最轻巧、做出来最难的四个字。如果说80后是做了父母才逐渐意识到贯彻理想化的育儿理念到底有多难,那看在眼里的90后是选择从根儿上就放弃了。



但90后的这层心思,很少有人关心到。


最近,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谈二孩生育率低的原因时提到,一个是年轻人经济负担重,一个是精力和时间不够。算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非常常规的论调。



其实不仅是经济物质上的负担,年轻人首先连精神上这道坎都迈不过去——没勇气走进那个可以预见的、成为平庸甚至失职父母的轮回。


大众尽可以指责年轻人,说这是某种形式的逃避责任:等于是承认了身上存在自己也无法认同的消极面,但并不打算有所改善。


可是育儿恐慌这件事,却没有办法硬掰回传统观念认为应走的正轨。


因为时代变了,有些事情在长辈眼中是理所当然、必经之路,在年轻人眼中却是用钱也难以彻底克服的困难。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我没有钱 | 南北口音 | 污名妇女 | 甜齁老剧

直男自拍 | 影帝演技 | 职场公敌 | 开心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