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被同龄人抛弃,我更怕被煽动焦虑的人骗钱

2018-04-08 贾小凡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


1、我的同龄人正在抛弃我,并响亮地打了声招呼


韩寒终于又制造了一个爆款词:贩卖焦虑。这起源于他发文怒怼了前两天一篇刷屏朋友圈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核心可以一言以蔽之:别人混得那么好,你混得那么差,你怕了吗?


· “都是25岁,你还每天晚上睡觉前刷着公众号。另一个年轻人,却依靠营销号“李叫兽”,不到两年,从一个硕士毕业生,一跃成为BAT中的公司副总裁。”


· “做公务员的同学,有人已经做到正处。经商的同学,创业公司做到了数千万营收的体量。那些日复一日上班的同学,也有人成了世界500强企业里的中层。混得差的,也有人在毫不知名的小公司里,拿三四千块的月薪。”


——大家当年都是垮掉的80后,怎么现在人跟人的差距比人跟狗都大呢?


其实怕倒是没有很怕,就是有点疑惑。不是说好“同龄人抛弃我时连声招呼都不会打”吗,为什么又写出了爆款文在我们面前广而告之。



如果年轻读者不太能切身理解以上场景,可以试想有爆款文是这样摁着大家的脸在地上摩擦的——


你的同龄人用的生发产品价格是你的30倍,而你还在用霸王守护你那几根毛;你的同龄人的孩子已经上了北京重点小学,你唯一当爹妈的机会就是养只猫。


就问你烦不烦?


韩寒的批评直指这类文章和标题“不光光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认为它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将单一的成功观强加给所有人,特别是对创业的鼓吹容易让人热血上涌、起到误导作用。



已经有很多人如韩寒一样指出这个鸡汤文的不合理之处了:


别说商业收购行为是否真的能让摩拜创始人本人套现15亿,她家财万贯何以成为拿来羞辱同龄人“做总监”、“为了房贷不敢辞职”的理由?


她的成功也是创业大潮中经过大浪淘沙的艰辛后打拼来的,混杂了必然性和偶然性,又何必拿金字塔顶部来吓唬底部的普通人?


这可真是一个生怕别人过得舒心的年代,非要摁着头让别人哭唧唧地承认,是的我就是“人跟狗的差距”里的那只狗,这才满意。


2、焦虑是怎样被贩卖的?


仔细一想,“同龄人”这个可怕的概念(小时候叫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干啥都能唬住人。


试想一下,假如现在来了个梵高再世,有人告诉你他从29岁开始画画,短短几年已经画了多少幅(但就是没人买,穷得吃不起饭),你才不会管他在艺术上抛弃了你呢。


说白了,最直击人心的还是那两样东西:成名,有钱。而且来得越早越吓人。


某节目中的“00后CEO”曾嘲笑成年人一事无成,后被扒出是节目组故意制造的效果


韩寒所说的“贩卖焦虑,制造恐慌”能一次次地成功,正是建立在大众价值观对这二者的追捧上。


有些焦虑,来得十分直接,摆明了就是要让生动的场景设置把你吓一跟头。


北上广大城市是这种恐吓的高发地。比如去年的一篇爆文《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直接一棒子把北京打成了一座没有人真正活着的僵尸之城,每个人都是痛苦挣扎的底层。


再比如前段时间,认证为“房产专家”的博主@北京大土豆 掀起了一波“在北京年薪100万属于刚刚脱贫”的话题,吓得贫穷的年薪10万都到不了的人民又是开始怀疑人生。



可是,他说你在北京假装生活,你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真的就是那么活的吗?他又说在北京年薪100万活得如履薄冰,你再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年薪10万是不是前几年就该饿死在这儿了?


只要脚踏实地站在自己的位置去看问题,而不是乖乖戴上别人递过来的眼镜,答案都是“不至于”。


这就如同强行让摩拜创始人抛弃所有80后的逻辑一样,强行把个别经验上升为普遍真理,然后拿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去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


有些焦虑,则是在细水长流中像精神鸦片一样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不断地给人强化这样的印象:它就是你生活的本原。


搞教育的,专注给为人父母的人讲故事:神童A10岁拿奥赛冠军,神童B拿了18名校offer,而你如果不怎样怎样,你家孩子将……


搞情感的,专注给各个年龄段的女性讲故事:悲惨女1号身材走样,悲惨女2号老公跑了,悲惨女3号男友劈腿,而你如果不怎样怎样,你的感情生活将……


不管是搞啥的,都一遍又一遍地复述年轻人最害怕的“变老”和“承担责任”这两件事:你秃啦,你过劳肥啦,你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却连一个厕所都买不起……



已经在生活中感受到这些问题的人,将立刻对号入座;还没有的,看多了也很容易被话术蛊惑,开始自觉产生警惕,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必定要跌入这些人人都会经历的深渊。


殊不知哪些是“人人都会经历的”哪些不是,完全不看科学统计,只看爆款文作者的心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兜售情绪的人面对所针对的人群时,要做的不再是取悦他们,而是恐吓他们、羞辱他们,肆意中伤普通人的平淡生活。


两种贩卖焦虑的方式最后都落得恐惧:完了,我一事无成,我不进反退,我弱小可怜又无助,我就是那被碾压的蝼蚁啊。


这时候,正片才终于开始。


3、以恐惧为生


在罗振宇办的某知识付费产品中,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谈到目前的产品,分这么两类。


一类是针对用户的满足感、“爽”感的,比如游戏、娱乐产业;


另一类是针对用户的“恐惧感”设计产品,目的就是帮助用户抵御恐惧。


这其实反映了,当下通货膨胀的焦虑是怎么循环再生产的——从“散播焦虑”,走到“贩卖焦虑”这一步,然后通过商业行为获利后持续重复这个步骤。


情感教主天天在你耳边花式骂小三、骂渣男,然后咣当扔出来一个情感咨询服务或“教你爱情保鲜”的课程。


人生导师每天在你耳边哀叹时代变化太快,你的眼界太小了,你这样不行啊,然后咣当扔出来一个听别人讲二手知识的渠道。


职场狂人天天教训你挣得太少了,你再不升职这人就废了,然后咣当扔出来一个“升职加薪15讲”。



有人诟病贩卖焦虑的点在于他们散播恐慌却不提出解决手段,然而更糟心的是,他们提出了解决手段,并要价不菲。


这中间有个问题绕不开:无端吓唬人的是您,端出个产品说这能安慰你的也是您,您这自产自销玩得挺溜啊?如果被夸大渲染出来的焦虑本身就难以立得住脚,那基于此而诱发的商业行为,又该算什么?虚假宣传,还是周瑜打黄盖?


这才是贩卖焦虑之人用心最险之处:把人套在自己的商业闭环里,永远都能自圆其说。


既然请君入瓮了,那么这些所谓的安抚手段有没有用呢?


比如满满正能量的商人罗振宇,他总是在不断鞭策你变得更好、更有眼界,那么他的产品把那些书和知识嚼过一遍后再送到人嘴里,到底能不能达到那个美好的愿景?


至少他自己是相信“效率就是这个宇宙的总法则”的。在参加《十三邀》与许知远对谈时,面对许知远关于“将知识过分实用化,读完就能速成”的质疑,罗振宇认为人生从来如此,人生在世就是追求效率



这一点就是贩卖焦虑这门生意能做成的理论基础。这个高速奔跑的社会里,效率被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谁看起来更忙,谁似乎就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也许10堂课可以讲完简化版经济学原理,可以讲完10个经营婚姻的秘诀,可是当我们期待无形的精神财富在人生中发挥作用时,这是一件纯讲究效率的事吗?


这些在群体焦虑后贩卖的知识、咨询、课程,从来没有一个能有即时评价系统。


罗振宇在参加《十三邀》时还说过,有时他们收到来到来自偏远小地方的订单,会觉得很欣慰。那么这些在罗振宇眼中通过学习二手《经济学原理》而被拯救的人,之后的人生有售后服务吗?


谁也不能证明它究竟只是暂时安抚空虚的止疼片,还是让整个人生就此得救的灵丹妙药。如果是后者,那么人生也未免太容易了一点。


但对于贩卖焦虑的商人来说,这已经不属于自己要关心的事情了。再怎么做出关心、安抚焦虑的姿态,最终重要的也只是贩卖的这个结果罢了。


贩卖焦虑的人根本没有义务关心你是否真的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是否真的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他们数钱的时候内心最平静。


4、谁焦虑谁负责


退一万步讲,如果在当下的密集火力攻势下难以避免被焦虑集中,至少人要自己关心自己焦虑是否真正被抚平吧。


人会焦虑、会担心自己被抛下,其实本正常不过。特别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日常生活中随便一个小细节,都可能让人感叹自己已经落于人后。


比如前段时间,博主@修度_Giselle 讲了一个感叹“科技进步让一些老年人步履蹒跚”的故事,引发了不少年轻人思考,自己是否终究也会有学习能力跟不上趟、被时代丢下的那一天?



毕竟很多人现在发现年轻人在看的剧、爱玩的APP,自己竟然从未涉猎也毫无兴趣,都会油然而生一股强烈的危机感和孤独感。


时代前进的脚步更是常常扫倒一大片人都毫不留情。从网友时常自发讨论“那些正在消亡的职业”或“那些即将消亡的行业”就能看出,大家其实都很怕自己输给科技的进步,断了求生的路。



在节奏如此之快的社会里生存,人当然很容易生出“我要努力不被甩下”的危机感。


但科技发展还带来一个变化,就是世界的扁平化——如今在很大程度上,他人的生活不再是想象,而变成了真正能看见的“别人”。古代的老农想象不到皇上究竟在过什么好日子,今天我们却能窥探到,只要有窗口。


看到并得出经验,却并不代表那一定就是客观的完整的实情。贩卖恐慌正是利用了“已知的模糊的经验”和“未知的精确的实际”之间的空白地带,肆意鼓吹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理想之间的差距鸿沟有多么令人惊慌。


这就新赋予了人们一种不满于现状的动力:不是因为自己真切体会到了世界的变化和求变的必要性,而是千万种外部声音都在恐吓,“他那样才是好的,你太差了”。


这真的是所谓能催人奋进的焦虑吗?怕只是失去理性思考能力后的眼红和嫉妒罢了。


在这种所谓动力的驱使下,怕就怕那些鸡汤文鼓吹的“打拼”、“闯荡”、“冒险”,最后变成了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认知就登上了盲目跟风的贼船。等船翻了,连个救生圈都没人给抛。



在谈“焦虑使人上进”之前,我们至少要学会自己对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


但这恰恰是贩卖焦虑者不希望受众考虑的问题:一旦大家都学会从自身出发去衡量人生的选择,那自己卖力描绘的恐慌图景还有什么意义?流量红利和商业利益还去哪儿收割?


从这个层面来看,贩卖焦虑者持续想要的又不仅仅是流量和金钱了,更让人着迷的是受众的黏度和依赖性


久而久之大家都成了以恐惧为生的人,只是一个在这端供养,一个在那端吸食。


5、请把暂时失败的权利还给我


“抛弃体”被韩寒怼了之后,昨晚原作者又新发了一篇文章回应——《为什么年轻人不能不焦虑?》


内容直指已经功成名就的韩寒,“你可以衣食无忧,但千万别教年轻人不焦虑”。



其实文中所说的紧迫感,谁不懂呢?你必须要保持焦虑,是因为“生活太贵了、握得住的东西太少了”,“你要直面焦虑才能干掉焦虑”……“不曾大富大贵过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谈淡泊名利”。


内核依然是充满了狼性的成王败寇式危机。


可是,人一定要步履不停地往上爬才算“直面焦虑、干掉焦虑”吗?难道就没有暂时“被同龄人抛弃”的权利?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里,看来是没有。


我们小时候就被教育,只有第一名才会被记住,第二名和99名没有区别;长大了我们的视野里永远容不下失败者,把一个成功的马云奉若神明,刻意忽略他的脚下有一万个没能成功的马云。


最近看到台湾一条新闻却突然觉得很有趣——从四年前开始,他们每年会举办一场大型创业者失败经验分享会。今年台北市长柯文哲也参加了,举着一块“拥抱失败,坚持尝试”的牌子。



这是种姿态也好,实用主义也罢,反而让人思考:我们的价值观里是不是可以学着坦坦荡荡地接纳失败,给失败者——或者说不那么成功的人——一个体面,而不是只让他们成为鸡血励志故事里消失的对照组。


而且,给失败一个喘息的空间,并不等于沉沦到底、一“丧”不起。


恰恰相反,它只是像游戏里被打到残血时找个地方猫起来,冷静一下等待回血,准备充分后再跳出去杀个你死我活。


和去年年轻人中盛行丧文化是一个道理:嘴上说着不行了,其实更多只是一个发泄的出口,排完毒还是要强打起精神好好生活。


因为归根到底,我们的价值观里并不认可主动任由自己被时代抛弃的怠惰


就像一些某地“撤销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新闻里,当失去了饭碗的人抱怨自己被抛弃、30多岁什么也不会做、没法谋生了,网友的反应却苛刻极了。




因为从骨子里,我们的价值观认可的是人能求变的自主选择权。甚至可以说,人之为人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能为自己选择人生,选择改变自己、改变生活的方式。


这看似和充满“狼性”的贩卖焦虑不谋而合,但可笑的是,选择为焦虑买单的人,选择的是什么?


是别人铺好的捷径。碎片化的课程,避重就轻的表皮知识,一窝蜂地用同质化方法学英语、学管理、学经济学,并以为不费力气都走完这些捷径就能超越那些真正下了苦功夫的人。


这本质上不是为了进步有多努力,明明只是“不想累着自己”


这么看来,也许很多焦虑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如果是踏踏实实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那内心强大的力量永远也不会被外在的压力击垮。


如果想依赖着二手捷径就能保佑度过所有坎坷,一碗鸡汤就能管饱到80岁?那确实怕是焦虑得停不下来了。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监控恐慌 | 武理导师 | 北大性侵 | 头号玩家

明星恋情 | 话痨往事 | 清晨噩梦 | 搭讪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