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朋友圈的保质期,只有三天

2018-04-08 Vista看天下


在吗?


在的,怎么啦?


我最近都没看见你更新朋友圈,你是不是把我屏蔽了?


怎么可能,我最近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


哦。       

……


这样一段礼貌中透露着疏离、客套中又不失尴尬的对话,不知道有多少人遇到过。


自从一年前,微信在安卓和iOS上陆续迭代了代号为“6.5.6”的新版本,在隐私选项下增添了“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选项分别为三天、半年和全部)”设置后,微信终于开始允许用户把自己的分享藏起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人发现“朋友圈三天可见”成为了微信好友关系的一块试金石,引发了好友之间无穷无尽的猜疑链,甚至是信任危机。


三日可见、指定可见、指定不可见、屏蔽不可见——在把握中国人情社会复杂幽微的关系学方面,微信可谓炉火纯青,然而功能日趋复杂令用户心智成本大增,却依然难以令所有人满意。


毕竟,人际关系这么复杂,人心这么微妙多边,岂是分组、指定可见范围能毕其功于一役的?

 

为什么朋友圈保质期只给三天?


对于许多人来说,朋友圈就是一种不发憋屈,发了矫情,删了刻意,留着又膈应的存在,它的保质期只有三天,三天,也正好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个轮回。


没设置“三天可见”的人可能要吐槽了:至于吗?



针对这个问题网友们给了完全不同的答案,看完你就知道,原来大家的内心戏远远比你想象的丰富。


1.第一类


三天前的我是个傻逼,而我希望你对此一无所知。



“发的是当下的心情,再回头看觉得很傻逼,只允许它存在三天。”


“因为很多朋友圈发出一段时间之后再回过头看就觉得挺无趣,只开放三天就可以不用清理了,也避免了有人翻着我朋友圈的各种自拍跟别人说:‘这个女的就是我上次给你说的那个balabala……’”



“所有看得见的我都是现在的我、新鲜的我,三天以前的我大家就不必相见了。”


2.第二类


日常social一下,可以。进入我的生活,不行!


“朋友圈只开放三天,意思就是,我同意你来我家,但只能站在刚进门儿的地垫上。”


 “每天都在添加新的好友,又不熟不想被窥视,老朋友的话一直开放朋友圈其实没关系的,但没有这个设置啊!”


“怕被新加的同事看到我以前背着老板发的东西……”


 “就像是自己的房间一样,太乱了,不想整理更不想给人看。”



3.第三类


想看的人总会看见,不想看的人就算提醒他看,也会当没看见。


“这么想看我朋友圈?还不如找我聊天。”


“遇到想撩的人就会展示全部了。”


除了这些纠结的牵肠百转之外也有许多朋友表示自己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有这个功能,那就用一用咯。”


从上述这些五花八门的回答,可以看出那些设置“三天可见”的人,有的是对自己发布的内容不自信,不希望别人再回头检阅自己的状态和心情;有的是在隐私和礼貌之间划了一道界限,不想让人窥见社交网络中相对完整的“自我”。


不管是什么答案,这些看似不那么“坦荡”的人,都有一种普遍的焦虑情绪,朋友圈中社交关系的质量过强过弱,都会对他们有非同一般的影响……


责 48 32400 48 15853 0 0 12387 0 0:00:02 0:00:01 0:00:01 12385编辑:彭敏敏

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人物”、“钛媒体”、中国知网、知乎、其他公开资料


2018.04.06期


封面故事


  • “街舞元年”?下一个嘻哈?理想很丰满,现实说再看看

  • 在国外,街舞类节目还有哪些玩法?


热点分析


  • 为啥近半军官不让政府分配工作?原因在这

  • 商务部谈美提千亿商品关税:奉陪到底/普京会见王毅:期待6月访华

  • 腾讯音乐暂停授权网易云音乐/郭敬明的“小时代”资本梦碎

  • 前北大教授沈阳:欢迎正式举报/又一城市加入抢人大战

  • 快手、火山小视频APP下架/研发机器人杀手,韩科研机构遭全球科学家抵制


观点


  • 互联网,请别再亏待中国老人

  • 这些“假”老师, 真的在给孩子上课

  • 专栏丨握手礼的变迁


图说天下


  • 用镜头,揭秘绝美的海洋世界

  • 24小时全球速递


外媒看点


  • 朴槿惠和她最后的倔强

  • “业界良心”黑历史一大摞?BBC承认纪录片“摆拍”

  • 沙特开放35年来首个电影院,好莱坞立刻盯上了

  • 中国制造业工厂内迁,浙江制造变身河南制造


智识·有料


  • 卖掉手机,HTC要戴着VR玩艺术


智数


  • 想离用不着痒七年


生活参考·另眼


  • 他的“照骗”,让你怀疑自己的眼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