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滴滴空有愤怒,因为习惯了“没得选”

贾小凡 Vista看天下 2018-12-10


从5月的郑州空姐,到这次的乐清女孩,这两起乘坐滴滴顺风车时发生的命案再次让这家企业成为众矢之的。


滴滴最新的举措是这样的:在全国范围内暂时下线顺风车业务,将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客服副总裁黄金红免职。


然而这并未能平息公众的怒火,反而有很多网友都翻出了这位被免职的前高管在2015年接受的专访,使公众对滴滴价值观的质疑声更大了。



在黄洁莉之口可以看出,当年滴滴不仅对顺风车的前景充满期待,更是对它的社交属性寄予厚望。


“明年,我们很有信心让顺风车成为滴滴内部订单量、用户量最多的业务。”黄洁莉说,C2C的轻模式决定了滴滴顺风车会成长得很快,目前已经进入了300多个城市,而几乎不需要线下人员。


C2C的灵活、多变和海量需求等特性,也决定了滴滴顺风车不会追求确定性和效率,而是追求“独特的体验、有趣和便宜”。这也正是滴滴顺风车在宣传上强调社交、“遇见美好”的原因。(来源:网易科技频道)


在当时这个理想的蓝图中,顺风车可以让司机和乘客用来获得好的社交体验,让私家车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这样的场景,被黄洁莉形容为“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



这样的主打方向,和一直以来人们对顺风车“十分鼓励异性交往”的宣传定位是相符的。


早在5月郑州空姐遭顺风车司机杀害时,就有一波对这种营销策略的声讨:乘客坐车想要的是基于安全基础上的共享经济,可是滴滴顺风车的运营却透着一股让人失去安全感的暧昧气息。


顺风车司机曾经能随意给乘客贴标签↓


在滴滴一次次传递的信息中,顺风车仿佛就是用来发生两性关系的。



弱化了司机与乘客之间的交易关系,更注重暗示两人迟早要发生点啥。



甚至在七夕节的宣传中,直接明示顺风车车主和乘客是约会的情人关系。



在命案之后再看看这些宣传语,只觉得十分刺眼。


滴滴真正的错误不在于想为顺风车植入社交场景——这是网约车业务在政策收紧后,滴滴在商业上必须要做的尝试,但错就错在他们至今都没让能力匹配上野心。


有偿搭乘陌生人的顺风车,这首先是一桩交易。可是在滴滴方面,两次悲剧都反映出他们在司机准入的审核、对投诉举报的处罚、紧急事件的应对机制上都有巨大漏洞。


这些都做不好的时候,却只一心妄想着人人都能上演顺风车爱情故事而自己不必为此负责,这么大的一个公司未免对人性显得太过天真,或者说,揣着明白装糊涂。


说来讽刺, 黄洁莉和滴滴公司在3年前对社交场景的痴迷,其实领先于互联网行业对此的判断和追逐。你甚至不得不承认他们在这件事上是有“远见”的。


如今,“社交”二字就像中国互联网企业头上的一道紧箍咒,逼着它们纷纷做出了令用户费解的动作。


闹出动静最大的,当属2016年11月的支付宝。


支付宝想做社交和微信抗衡,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当时他们上线了旨在用户分享生活的“圈子”功能,却因为规则的设置太有导向性而被骂惨——


“女大学生”、“白领日记”圈子都只有相对应的人群才能发布动态。动态所有人都能看到、点赞和打赏,但只有芝麻信用积分高于750的人才能评论。



没用多久,圈子里的图片就开始在色情的边缘试探,以“芝麻信用积分”这个和财富挂钩的东西为社交准入标准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这个功能上线没多久就被挖掘出了它最下流的一面。



很快,支付宝圈子功能在一片骂声中悄然下线。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各种互联网企业都想在社交功能上分一杯羹的野心。许多APP痴迷开发社交功能,路似乎越走越偏。


有些对用户造成的影响还不算很大,只是让人觉得奇怪而已。


比如某女性向APP,选择它的人是为了这些功能↓↓↓



但是它总是鼓励你家长里短、闺房秘事都拿出来和人聊一聊、晒一晒,不喜欢的人自然就会觉得这功能十分冗杂。



某天气APP,自从开发出用户分享“天气实景”的功能后,就愈发像个摄影社区。


你可以看上传自己拍的照片,也可以看别人拍的照片,可以点赞、评论,还可以关注别人……恍然间已经忘了自己下载这个APP是为了看天气而已。



这些冗杂的社交功能,顶多是让不喜欢它的用户觉得麻烦罢了。但更让人烦恼的是,或许有些APP对社交功能的追逐正在轻视用户的隐私和安全。


有时,突如其来的社交邀请会让用户觉得很受冒犯——用户只是想要P张照片而已,APP却自作主张地给你推送和异性的配对邀请,和滴滴顺风车那种鼓励你与陌生异性社交的策略不谋而合。




这种上赶着催你社交的运营方式,有时甚至让用户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


之前,某航空行程APP曾被吐槽竟然能看到和自己坐同一班飞机的乘客,彼此之间能在一个虚拟机舱中聊天,甚至还能点开其他乘客查看他们的个人信息。


在乘客的个人页面,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一个人各种有关居住地、星座、飞行偏好的标签,以及能显示他去过哪里、常去哪里的飞行热力图,甚至还可以发起私聊。


这擅自开发的社交功能激怒了用户——我们只是同坐一班飞机而已,APP有权把我的个人信息公开给别人、让他们能有渠道和我联系吗?



还有的APP,已经在被放纵的社交氛围中变了味。


在上文提到的同一个天气APP中,它的所谓社交范围已经不止于分享同城天气实景照片,还会莫名其妙地给人推荐这些跟天气毫无关系的社交内容。



下面的有些评论更是不堪入目,这使用体验只会让人疑惑它到底有没有尊重用户打开这个APP的意图。



这有点让人啼笑皆非:曾经打色情擦边球的社交APP如今拼了命地转型求生,这些各有本业的互联网企业却痴迷社交,只怕把握不好度又会走到危险的老路上。


不过要承认的一点是,对于这些APP的商业运作来说,他们投奔社交是存在合理性的。


在运营者眼中,社交功能意味着用户的黏性、增加打开APP的频次,意味着将分散的用户联结起来后带来更多的潜在用户,更意味着内容的传播和转化率。


在这之后,这些公司会在创收渠道的宽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有利可图是他们不得不一窝蜂涌向社交功能的本质。


前文提到的那些执着于社交的APP,有的的确是在面临困境后,选择拓展社交功能来自救。在商业逻辑上,工具型APP向社交领域拓展,是非常正常的选择。



当然,当一个企业的社交版图建立在不尊重用户诉求和隐私基础上,身为消费者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一般结局会是两种:


1、不再用这个软件,选择同类中的其他产品


2、反正自己也不用到它的新功能,就当它不存在好了,还是接着用原来的软件


然而事实上,做到2比做到1要容易得多。


市面上被广泛认可、并开始在营收手段上动歪脑筋的产品,往往都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用户黏性。投奔可能在主业上并不如它的竞争对手,对消费者来说是件成本很大的事。


滴滴的后续不也是一样的吗——在三个月前顺风车司机杀害空姐的事件后,很多人虽然心里害怕,但只是从放心地使用滴滴变成了心惊胆战地使用滴滴。


大家虽然反感滴滴的运营策略,愤怒于它的失职和不作为,可是选择的应对方法却是:顺风车不安全,那我就只打快车和专车吧。


恶性事件后,很多用户没有抛弃滴滴,无视也默认了顺风车业务上漏洞的存在,直到恶性事件再一次爆发。


该被责怪的不是消费者,而是这背后的另一个问题:


当中国的消费者和用户面对企业的野蛮生长,和被放纵的监管失位,我们真的有的选吗?


滴滴的“屡教不改”,底气究竟从哪来?从事实上构成的市场垄断来。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当年滴滴和快的的“烧钱”大战,血拼的两家真金白银地砸出了一段个位数就能打车的日子;2014年uber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网约车一度三足鼎立,直到滴滴背后坐拥强大的资本力量,收购了这两大竞争对手笑到最后。


截止到2017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显示,滴滴在网约车市场一家独大,份额超过90%。


来源:智研咨询


如今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习惯、便利还是资源的优势,依赖滴滴而非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正是这种垄断式的优势,使滴滴缺乏完善产品的动力和自我更新的机制。


直到近日我们才得知,原来北京市海淀法院网曾在今年5月就发文《滴滴出行车主犯罪情况披露》,陈述了近三年滴滴平台(多为顺风车)所衍生的刑事案件数量,远高于公众所知悉的程度,其中包括暴力、猥亵等案件。其结果多为与被害人取得谅解、犯罪者被判刑及赔偿。


如果不是无法挽回的悲剧发生并引起了轰动,引得人们深挖,以前这些已经暴露了安全隐患的根本很难为人所知,而滴滴还将以行业巨头的身份维持“出事再补”的现状。


当外力也难以督促它做出改变的时候,才最令普通消费者害怕。


据第一财经最新报道,2016年8月滴滴收购Uber,商务部对此进行反垄断调查,并约谈滴滴。然而两年后,两年时间过去,反垄断调查依然没有一个结果。



这些年来,滴滴也没少因为各种问题被各地的政府部门约谈过,可是切实的效果呢?


单拿顺风车这一个业务来说,从5月到现在,滴滴的止步不前就已经够让人心寒。这也让人质疑,“引起负面影响-约谈-整改”的模式到底能不能有效地落实监管工作?傲慢而懒惰的市场巨人,就只能靠力量最微弱的用户自觉离开才能倒逼出改变吗?


这听上去更荒唐了:一个企业的自我完善,决不能唯一的手段就是靠用户彻底失望后的抛弃。至少从消费者有意见开始,就应该有所行动。


不过,如果消费者的意见有用,很多事早就不该发展成后来这样了。


滴滴被人诟病的两性暧昧式宣传,其实早在2013年就有过类似的问题:在他们投放的广告中,出现了富有低俗联想意味的内容,招来一片谴责声。




面对企业那些越界的、令人受到冒犯的行为,普通消费者的一个“不喜欢”,是否能起到任何作用?


这个问题不只针对五年前的低俗广告,也不只针对滴滴。放眼望去,如今社会上有多少大企业也是一样,骂没少挨,但依然在依靠自己巨大的体量赚钱。


它们底气十足,完全可以拿所有人只当是大数据中的一小部分,而非契约那一头需要被尊重的消费者。


它们做错了事不会面临真正能有威慑力的惩罚措施,呼吁已久的外部监管又总是落实不到痛处。


当没有人想要撼动这些大企业的霸权,我们又如何指望消费者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去维护基本的权利?那成本高得超乎想象。


在这种环境里,想做一个清醒的消费者真的很难。


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