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家一起看电视的瞬间,我仿佛坐上了时光机

杨二芋 Vista看天下 2018-12-07



上周末,娱乐圈出了个不具体关乎某个演员的新瓜——执导过《打狗棍》《大秧歌》的导演郭靖宇,在某大学演讲时揭露了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问题。


次日,广电总局就在官网发出消息:针对收视率问题的舆情和反映,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这个阵仗不小的爆料在官方出面后步入尾声,但郭靖宇演讲中提到的一些其他东西,还是让大家兴致勃勃地讨论了好几天——毕竟现在对剧集的衡量标准以网播量和网评分为主,“收视率”已经是很遥远、又很久远的名词了。


其中,“各省级卫视的收视率惨不忍睹,观众越来越少在电视机上看节目”这个意料之中的推论更让我们惋惜:时代发展太快,一不留神很多人就被落下了。


事实上,唱衰电视行业的声音由来已久,习惯在电脑上看剧追综艺的人也早有共识:家里只有爷爷奶奶才会守着电视机,播什么看什么,父母一辈的可能都更喜欢用手机或者平板随心挑选。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这些年轻人总以为自己对电视机是主动抛弃,是“长大了不爱看‘八点档狗血剧’了”,直到某个等网站准点更新的深夜,才发现,离开家乡,客厅里的电视机成了租房一族的奢侈品。


就像挂在墙上的钟表、架在锅里的蒸笼片之于一个“家”的重要性,尽管有手机时钟和微波炉这样的代替品,却不能让人嗅到独属于原物件的家的味道。



新加坡的这栋公寓可以叫“星期二下午”,摄影师:Peter Stewart


可能有些主观,但对于小编这种从小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人而言,不管“漂”在何方、房租多高、楼上吵架的是情侣还是兄妹,有沙发和电视机的住所才能叫家。


或者说,我们对未来生活最浪漫的想象,都离不开它的点缀↓↓



细究起来,很多朋友一把年纪了还对电视机有着这么深的执念,大概都是因为小时候想痛痛快快看个电视真得费尽心机


什么午睡时间开静音看剧就不提了,还记得上中学前作业少,被要求九点就上床睡觉,可电视剧每晚两集要播到九点四十,于是只好装睡,为了听个声儿故意不关紧房门,甚至频繁起夜上厕所,路过客厅的时候再磨磨蹭蹭偷看几眼。


到了寒暑假,小孩们对电视机的渴望就更不得了了。


出于一种敏锐的不信任感,上班前他们会尽可能地让我们看不了电视,比如藏信号线、调错误频道、给插头加把锁……把自己孩子活活逼成了电工天才。



下班后,爸妈为了解他们不在家时我们有没有偷看电视而使用的手段,跟我们为了不被发现偷看了电视而想出的伎俩,组合起来可谓是一场年度谍战大戏


@鹿直:我爸摸着烫手的电视壳问我:“你今天看电视了吧?”我低头假装写作业说:“我没有,刚对门爷爷家停电了,来咱家看的新闻联播,我没看。”


没错,在许多90后的记忆里,一波高难度的侦察与反侦察作战,导火索通常都是那只摸向电视机后背的手。



维持电视机没开过的假象这种事儿,像上面《虎妈猫爸》这样一家子帮忙打掩护的,还是少,我们当时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尤其考验记忆力——


偷开电视前要记得遥控器摆放的位置方向,打开后要记得出来的是哪个台、音量是多少,因为关之前都要调回去。


估摸着下班点了,还得一心两用,一旦听到楼道里爸妈的脚步声,火速关掉电视窜回自己的房间,伪装成做了一下午作业的样子。


据小编观察,这一行为直接导致很多人长大后一听到门外有动静,就条件反射地想关电视,不管自己成年了没,还有没有跟爸妈住一起。




现在,我们习惯了想看什么看什么的方便快捷,没有人突然拔你网线,也没有人跟你抢下饭剧的选择权,你的时间和所见全由自己做主。


可想当年,多少90后在跟爸妈抢遥控器的时候斗智斗勇,总是嚷嚷着要再买一台电视机放自己卧室,等真有条件多买几台时,大家又不看了。


那些全家人一起坐在沙发上追剧的日子,也悄悄溜走了。



那个年代里,相信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


吃饭时一定要看电视,所以饭厅的大餐桌除了逢年过节就没用过,都是在客厅茶几上吃,边吃边看当地的民生新闻和接着的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是洗碗和检查作业的BGM,等到黄金档开始,一家人已经坐得齐齐整整了。


偶尔在外面玩回来晚了,老妈还会复述一遍错过的剧情;趁着广告时间,跑到楼下小卖部买冰棍,老爸一边说着不要不要,一边接过去吃得比谁都快。


看完连续剧意犹未尽地回房间睡觉,特意记好了剧情和嗨点,就等着第二天上学能跟同学们好好讨论一番,有时候还会在梦里带入自己、重温一遍。


每个孩子都从当地的民生新闻节目里听过一两个都市传说


要说以前一家人能一起看的电视剧,都是神仙打架。


TVB职业剧一波,台湾小言情一波,内地抗日谍战情景剧一波,偶尔还有精品日韩剧和CCTV-6,让家里80%的矛盾都跟遥控器有关。



有的人家生的女儿,导致家里的女性地位高、话语权重,主要表现在打开电视后,一看到言情剧就换不了台了。



比起言情剧,爸爸们显然是更喜欢抗日剧的,可家里就一台电视,他们只能少数服从多数,跟着大部队看。


有的人家倒是生的儿子,可还是看不了战争题材,究其原因,可能是大部分男生的成长只分为两个部分,看动画片和看武侠玄幻,对真实世界蜜汁抗拒。


当然,也不排除这个家还是女主人说了算,老公儿子都得听她的。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爸爸,通常而言,遥控器都不属于家里的男主人。


大家的爸爸也都是那种在沙发上开着电视睡觉,打着贼响的呼,别人一摁关机键他就醒了,还非说自己在“听”电视的人。


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个“看电视容易睡着、一关电视就醒”的毛病是因为他们在看的时候确实太用力了,特别是战争情节,一看就眉头紧锁+咬牙切齿,仿佛整套五官都在使劲儿。


有网友说自己奶奶也是同款“咬紧牙关.GIF”,每次看抗日剧都是边看边骂“打死小鬼子”,表情之生动,没见过的人根本不能想象。


害鸭,有啥不能的,想想我们看尔晴逼死容音小天使的时候脸上啥动静,应该就明白了。



跟爸妈一起看电视,除了目睹他们的激动,还能感受空气中的尴尬。


举个栗子,情深深雨蒙蒙的大结局,抗战结束,书桓打仗受了重伤一直拖着回不来,依萍就天天去火车站等。


终于有一天两人重逢,众目睽睽之下就开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螺旋尬吻↓↓



放在现在看,身边一个人没有,大家的表情应该跟旁边那群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围观群众差不多,是那种意味深长的姨母笑↓↓



但当时看首播可是跟爸妈一起,记得气氛刚开始不对,家里人就各自“忙碌”起来了,不是上厕所就是喝茶、吃东西,绝不会直直地盯着屏幕看↓↓



稍微亲热点的吻戏都不好意思跟爸妈看,那些尺度不小的床戏就更羞耻了。有时候知道后续发展不对,会赶紧换台,可怕就怕这些情节来得猝不及防……



性教育缺位下,家人同看亲热戏多是爸妈尴尬,而让孩子更尴尬的,却是那些直击内心深处的亲情戏。


因为很多时候爸妈会顺势来一场爱的教育——


等你将来有出息了,会不会也不认我们这个丑娘/穷爹?



这种情况下就会觉得,被老婆问“等你有钱了会不会嫌弃糟糠之妻”的男人真惨,妈啊,您老人家还是继续怼我吧,别东想西想的!


@卜庆磊:那年,一家人看电视,看到女主和男主私奔,我妹妹咽下口中的薯片说:“妈,如果我和别人私奔,你会怎么做?”

我妈看了深陷在沙发中吃个不停的妹妹一眼说:“你一私奔,我们立马抓紧时间搬家,一家人玩失踪!不给那男的反悔退货的机会!”


电视剧之外,综艺节目也是百花齐放。什么幸运52、开心辞典、一站到底、交换空间、我爱记歌词……就连芒果台的选秀都是老少咸宜。


看个超级女声,全班都会讨论自己喜欢的选手,在粉丝群里疯狂交流;



回到家里更是为了集中力量投票给爸妈各种洗脑,现在想来,那应该是我们最早的一次自发安利行为。


蔡国庆前一阵还跟何洁回忆起那段时光,说借遍了家人的手机,就为了给李宇春投票,但他爸妈却更喜欢何洁。



除了正经的电视节目,那时候的广告也让人印象深刻。


同学们会在“为什么追我?”后默契地补一句“我要急X糖浆”;


也会在请人吃东西时用夸张的口吻询问“我的宝贝~你也要吃一颗吗~”;


作为一串数字,“8008208820”在一个广告后再也不会被人正常地读出来……



曾经,电视上播的内容是我们在青春期和爸妈最后的共同话题,如今,每次回家跟他们一起看了电视才知道最近老一辈之间流行的是啥。


那些一家人靠斗地主来抢遥控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让人得知收视率的下跌和造假都是有原因的。




大概只有春晚的时候,全家人才会都坐在客厅里,开着电视当背景音,然后各自玩手机。有时抬头看见爷爷奶奶怅然若失的表情,会猛地一下难过内疚,之后又会想起跟他们坐一起超过1小时,就会扯到相亲的话题上……算了。


说不怀念小时候全家一起看电视的时光,是假的,怀念的原因嘛,众说纷纭。


有人觉得是怀念当时的电视节目,种类又多又好看,每天吸引着一家人的注意力;有人认为是怀念当时的节奏慢,就连广告也是每一分钟都扎扎实实地当一分钟过,有了网络和手机后,“每一分钟在脑子里就这么过了”。


还有人怀念当时的人们,勤勤恳恳朝气蓬勃,没有现在的浮躁和丧气,每天上班下班、晚上两集电视剧、看完洗洗睡,岁月静好。


只有我们这些“小孩子”知道,大家怀念的,或许是当时那个没有忧愁的自己。


@金金金:一大院子里的小朋友放学了都一起滑旱冰,跳皮筋,打沙包,我在做作业也要在楼下叫我名字,玩到大汗淋漓回家洗澡再和妈妈看一集电视剧。没有网络微信和手机,也没有焦虑,只担心明天的期中考试,天塌下来爸爸妈妈顶着。



【全文完 欢迎留言互动


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