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部9分,他们的纪录片最戳中国人泪点

Vista看天下 2019-04-06


还记得三年前那部让人泪崩的《人间世》吗?


一幕幕生命不能承受之沉重和鲜少被聚焦的医患矛盾问题,都在当年创下了巨大的话题。以至于观众知道要拍第二季的时候,早早就把它列入了“明知道会哭也忍不住要看”的片单。


盼望着,盼望着,这部神作纪录片的续集终于在2019年伊始开播了。


不出所料,《人间世》第二季首播就一举创下豆瓣9.5的超高分。



如果说第一季重在连结,提供医患之间互相理解的渠道;第二季则重在科普,每集聚焦一个病种,让公众重视罕见病的存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某病房里,全都是患有骨肿瘤的孩子,一个每年约有10000名孩子会得的罕见癌症。



它发病率低,转移率却奇高,并且在中国医学研究投入非常得不够。


很多都被家长忽视为了生长痛而耽误了治疗时机,导致近30年来患者生存率无明显提高。


于是,《人间世2》第一集便全程用一位患病女孩的旁白。用最欢乐稚嫩的语气,讲着“美少女病房”里最无力回天的故事。



天真的孩子总是最乐观的,又总是最清醒的。


9岁的子涵,会安慰病友“化疗时吃一颗糖会好受些”,会要求医生给自己截肢的时候用美容缝合,会和小姐妹们一起在自拍时加上猫耳朵。



也会在一遍又一遍地问手机里的汤姆猫,自己的病会不会好的时候,告诉自己“它不会回答的”。



11岁的安仔,喜欢像自己一样失去了左手的香克斯(《海贼王》中的动漫人物),因为妈妈不让他吃鸡腿而赌气,还擅长用一只手打王者荣耀。


最喜欢模仿香克斯那句经典台词:“如果癌症还没闹够的话,来吧,让我们奉陪吧。”



也会在肺部感染让他水肿了一圈又一圈的时候,说,“游戏里的人物有很多条命,输了重来就好了,不像我只有一条命。”



12岁的萌萌,是病房里的乐观使者;


也会在看着长长短短的针和管子埋进病友身体里、头发从黑色变成黄白色再到慢慢掉光时,默默说一句“都是这样的”,冷静得好像把一切都看透。


不谙世事的他们拥有最强的求生欲望,但不是每个人都活的了。谁能想到前几分钟还有哭有笑的孩子们,在片尾却成了被悼念的人。



正如片中这一幕,坐在轮椅上的孩子想坐上医院楼下的秋千,是最近的愿望,也是最远的奢望。



又正如第一集的片名《烟花》,他们不顾一切的冲向天际,然后在夜空中绽放,最后消失。



即便是你早已准备好了百万吨直面生命的勇气,可面对这种最灿烂而残酷的绽放,也只能接受看五分钟就哭湿三包纸巾的准备。






《人间世2》的“好”,是观众看之前就预料到的。


更准确地说,东方卫视这些年播出的医疗类纪录片早就成了一个金字招牌。


只要播出,就没有下过9分的,观众这几年眼泪都献给它了。



面对陌生人的生老病死,我们竟然会如此失态,曾经这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


毕竟它没有美感,太真实,太惨烈;又正赶上医患矛盾愈发严峻,很少有人愿意花大量时间精力去捅医疗类纪录片的马蜂窝。


这种稀缺的勇气,也正是2016年《人间世》第一季火起来的原因。


它是东方卫视自主拍摄的纪录片里第一部进入公众视野的,摄制组蹲守上海各大医院拍摄了126T的素材体量。


观众忘不了舍弃自己、为肚子里的孩子录下18年生日祝福的妈妈张丽君 ↓↓↓



更忘不了一位位医生的疲劳、无奈、信仰与热情,和他们口中的那句,医生的职责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人间世》的镜头从不避讳医疗制度、体系、流程的种种问题,用镜头讲述着一个个真实冰冷的数字——


中国每年有30万患者等待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例;


平均1名急救员,要为1.25万人口提供服务,有人因为交通拥堵都没撑到医院;


更告诉人们,充分理解医学的局限性,才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只有双方之间信息对称,患者才能不被猜疑和偏见阻塞,正确地做决定。


比起戏剧性地渲染,用不加修饰的镜头记录,反而更让观众触动。



但这并没有让纪录片成为影视界的香饽饽。


几乎是同时上映的电影《生门》口碑极高,却却惨遭票房滑铁卢,仅斩获了160万的可怜票房。


等到陈为军《生门》的剧集版制作完成后,曾经联系过四大卫视,最终只有东方卫视抛出了橄榄枝。



没想到一播出又火了,被称作“所有男人都该看的纪录片”


当时上榆林产妇跳楼事件正处于风口浪尖,《生门》里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更像一个放大镜。


观众们有的无法接受早产儿被抛弃的现实,有的责骂“钱比命重要”的家属,有的对现阶段的保障体系感到无奈……


透过它,人们看到了一个城乡贫富差距巨大、农村医保不健全、重男亲女观念根深蒂固的现实中国社会。



就这样,东方卫视成了纪录片金字招牌,也成了卫视里的一股清流。


在观众看腻了千篇一律的真人秀的时候,便会来这里窥见残酷而真实的人间百态。



同时,东方卫视的纪录片又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不像《舌尖上的中国》,“食物A片”带来的爽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更不像央视常做的历史、地理题材纪录片,气势辉煌又厚重。


他们的纪录片几乎每一部都发生在上海最普通的街头,穿梭在底层带来最亲民的感动。


并且永远在强调两个字——人味。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在《人间世2》中说,“每个骨肿瘤患儿背后,都藏着复杂的社会问题。”


13岁的思蓉,就是因为是留守儿童,到了癌症晚期才发现。做手术对她而言甚至是唯一和长期在外打工的爸妈相处的好机会,“终于找到人撒娇了”。


摄制组还特地还原了孩子做的一个梦。在梦里,他们亲手用锤子砸烂了写着“cancer”(癌症)的牌子。


对传统的纪录片而言,这段难免有些出戏。但从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笑容就能看出,这一幕给圆梦的他们带来的快乐,却是难以言语的。



人间百态里除了泪水,当然还有笑声。


比如《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里,除了胆战心惊的生死营救,更经常发生患者报错地址、医生到了找不到人,阿婆叫救护车只为叫醒保姆、把120当出租车等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


比起带着滤镜的国产医疗电视剧,这种体现病人的多样性的纪录片其实才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才能向观众传达正确使用急救车的理念



再比如,前段时间火遍B站的警务纪实片《巡逻现场实录2018》。不是那种红彤彤的军警题材,而是聚焦上海巡逻警的日常。


基层民警需要处理的几乎全是第三者插足的情感纠纷啦、养狗不拉绳的纠纷啦、去车轮底下救猫啦,这种平凡琐碎又离奇真实的小事。



最帅巡逻警察马警官,也是会把妻子的电话设为“女皇帝”的普通人;闹到派出所的群众,也会对着镜头调侃“再这么骂我就火了”。



不摆谱、不说教、不灌输,而是走下高高的文化神坛,降低了观众门槛


时而让人眼泪乱飙,时而又让人会心一笑,时而又扎一下你我的心。


因此也有人把他们称作“真人秀式的纪录片”,观众跟着镜头里的生活,便解除了自己不曾认识过的世界。




话说回来,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着力做纪录片其实也是东方卫视的“被迫选择”。


随着周立波的消失《金星秀》的停播《极限挑战》热度的减弱,他们综艺上的竞争力早就不复存在;


近几年的选秀节目《加油美少女》、《下一站传奇》一部比一部没水花,老牌节目《中国达人秀》收视率也越来越差。


不仅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比不过老对手湖南卫视,连传统优势的婆媳剧观众也被北京卫视抢走了。


2018年收视率排名@卫视小露电


反倒是无意间做起来的纪录片,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其实早在1993年,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就开办了《纪录片编辑室》,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纪录片命名的栏目。


只不过在地方台逐渐娱乐化的浪潮里,长达20年的时间里,纪录片都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不火归不火,但毋庸置疑的是——


在任何一个时代,纪录片永远有它存在的意义。


尤其是当一部部真人秀愈发粗糙化、同质化,当充斥着参差不齐八卦的舆论场愈发喧嚣,深入东方卫视骨髓的纪录片底蕴、和积累多年的纪录片人才便派上了用场。


至少对吃腻了烂综艺的观众而言,这些静下心来的优质作品,总比花大价钱请明星还不搞笑的盗版的节目强多了。


诚如那部24小时拍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急诊室故事》片头所讲:


“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意与爱意,为您讲述最真实的今日中国。”



纪录片的独一无二性就在于,它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这一切都是赤裸裸发生在这片大地上的。


虽然有时真实得令人恐惧,但至少没有人敢说假话。


在没人看到的荧幕那头,你可以窝在被子里尽情地为陌生人的喜怒哀乐而大笑,而感动,而放声哭泣。


在这个审美无底线下沉的时代,这便是最大的安全感了吧。



· END ·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点击底部右下角的“好看”


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