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家蹲了十几天,我终于理解了这部丧片里的孤独

指听 Vista看天下 2020-02-06
由于疫情的影响,所有人都刚刚度过了一个最宅的春节假期。

曾几何时,这种足不出户“长”在床上刷剧玩游戏,看完电脑看手机的生活,曾是年轻人心目中最佳的周末娱乐方式。

任凭父母怎么劝都拒绝出门,一天之中唯一的社交就是给外卖小哥开门。

结果真的被疫情困在家里之后,突然剧也不好看了手机也不好玩了。大家纷纷变成了不想吃不想喝只想出去玩的谢飞机。


有人寂寞到打开窗户和邻居合唱国歌,还有人在朋友圈玩起了十年前流行的点名游戏……

在很多人的人生中,这可能是自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孤独相处。而只有在被动而又如此彻底与社会割裂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人与人的连结有多么重要。


如果你最近正感到寂寞,不妨来看看一部11年前上映的电影。电影里既有最深刻而真实的孤独,也有最温暖的陪伴和理解。

这部又丧又暖的电影片名叫做——《玛丽和马克思》。


最“重口味”的动画片

不少人在刚打开这部电影的前10分钟,就被它狂野的画风劝退了。

一般来说,黏土动画的人物造型都是有点丑的,而《玛丽与马克思》则更是黏土动画中,比较丑的那一类。

片子整体色调以黑、棕为主,人物造型更是怪诞中带着可怕,跟那些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动画片仿佛不是同一个电影分类。

这是本片中最帅气的人物形象,而且还只是个龙套

更要命的是,它在一些不重要的细节上又相当的写实。比如下面这个马桶里可疑的浑浊液体,还有那条无辜的死鱼,都真实的让人胃里直冒酸水。


即使画风怪异,但《玛丽和马克思》却并不是一个猎奇向的作品。

这部片子讲的是两个loser的故事。

男主角马克思并不是我们都熟悉的那个大胡子,而是独居在美国纽约的一个44岁的犹太人。


他体重达352磅(约319斤),是一名亚斯伯格症患者,无法正确理解人的表情和语言,缺乏共情能力,因此不喜欢人群。由于多年来一直遭受着精神和肥胖的双重折磨,需要定期拜访心理医生。

很多以“怪胎”为主人公的电影中,都会给主角设计一些天才的能力。比如《雨人》里患有自闭症的雷蒙,就拥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可以在赌场赢上一大笔奖金。

而对于马克思而言,上帝在给他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却并没有为他打开一扇窗。与精神疾病相伴的并不是非凡的智商,只有肥胖和暴食症。

马克思只能理解语言的表面意思,因此“take a seat(请坐)”会被理解为“拿把椅子”。

而电影里更是不吝惜于表达马克思一些令人作呕的习惯:把自己剪下来的指甲分类存放到玻璃罐子里;为躲避骚扰自己的妇女,往胳膊窝下抹洋葱;甚至还在无意中用搅拌器把自己的宠物金鱼活活的搅成了沫。

玛丽在人物形象上没有马克思那么“重口味”,但其人生轨迹也充满了孤独与艰难。


玛丽是澳大利亚郊区的8岁小女孩,由于额头上有着难看胎记,一直受到伙伴的孤立。她爸爸热衷于制作鸟类标本,而妈妈不仅酗酒还小偷小摸。

玛丽的妈妈说玛丽的出生只是个“意外”。

生活中没有人在乎玛丽,她仅有的朋友是一只爸爸捡来的鸡以及她最爱的动画片“诺布莱一家”的布偶。

从任何意义上讲,玛丽和马克思都不是讨人喜欢的动画形象,粘土动画这种创作形式更是增添了人物的丑陋感”。

然而这种辣眼睛的画风,却让观众更直观地看到了两个角色孤独又充满痛苦的生活。而在这样的真实又令人绝望的基调下,他们仅凭书信维系了20年的友谊显得更加难得可贵。

真正的孤独,
一点都不酷

其实近几年大火的影视作品中,这种不被主流社会理解的人物形象有很多,而且往往都大受欢迎。

比如有着一大票粉丝的谢耳朵,从一出场就是个怪胎。有自己的专座和如厕时间表,头发长了会暴躁;总是强硬地要求别人顺自己的心意,还常常在重要场合说出一些不太合时宜的话。


再比如《瑞克和莫蒂》里有些神经质的天才爷爷,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普通人的蔑视。不仅把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类都当成白痴,还动不动就要毁灭宇宙。

“我不是宇宙最好的人,因为我是最聪明的那个。与人为善是那些蠢货干的事,以此来弥补他们的愚蠢。

观众喜欢他们,是因为从谢耳朵和瑞克身上看到了特立独行的正当性,这些怪人对外界“爱谁谁”的态度,就是每一个被现实压迫的社畜心中理想的自己。

比如,当看到谢耳朵一本正经地规定室友的如厕时间,观众一边坐在电脑前哈哈大笑,一边会脑补自己“手撕每天洗澡一小时的合租室友”的画面。

但很多人忽视掉了一点,这些所谓的怪人往往都是强大的,或者智商超群的,或者武力值极高。他们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去对抗或者忽略这个世界,他们孤独与其说是与世界格格不入,倒不如说是主动选择的。

《去他妈的世界》里,男主角冷血杀手,女主角愤世嫉俗,都是精神强大的“怪胎” 。

在影视作品的艺术化处理后,怪人身上那种不被理解的痛苦被弱化处理,反而变成了“酷”。

然而玛丽和马克思的“怪异”相对主流来说是弱势的。事实上,他们从未坦然接受自己“不被理解”这件事,电影中处处可以看到他们与孤独之间的搏斗。

相对更像“正常人”的玛丽,她的孤独完全是被逼无奈。

先是在家里不受待见,然后在学校被人霸凌。不愉快的遭遇让她面对外界畏畏缩缩,面对喜欢的男孩时自我怀疑。


在马克思的陪伴下她逐渐变得开朗,与心爱的男孩结了婚,还成为了出色的学者。

然而她面对世界的孤独感从未消失,当马克思因为她把自己当成学术研究对象,愤而绝交后,玛丽迅速陷入了自我厌弃。她开始没日没夜地酗酒,不仅失去了工作和丈夫,还差点走上自杀之路。


马克思在彻底宅在家里之前,也曾走出家门,甚至尝试努力工作,然而却因为精神问题不停被解雇。

他最喜欢的一份职业是垃圾工,因为他可以一边捡垃圾一边假装机器人。然而因为吓到了一个老太太,他最终还是失去了这份工作。


即使不受欢迎,马克思依然没有完全抛弃主流社会。虽然口中说喜欢自己是个“亚斯伯格症患者”,但还是会定期去看医生。

他会一口气吃上几十个巧克力热狗,但也会去参加暴食者匿名互助会,即使同会的女人总是试图向他调情。

无论是玛丽和马克思,他们都曾经试图融入社会,然而却不被接纳。他们的孤独不仅来自他们自身的与众不同,更来自社会对他们的霸凌和伤害。

动画中甚至还设计了一个角色专门来体现这种“社会的伤害”。

电影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老头,他是玛丽的邻居,患有“荒原恐惧症”,从来不敢出门。有一次好不容易下决心迈出家门,结果刚起步就被一辆呼啸而过的汽车吓得飞奔回家。


归根结底,这部动画里的怪人都是真正的“边缘人”。他们既没有超群的能力,也没有能够抵抗主流的强大信念。他们的孤独由无数小事组成,但却又被动而无力——就像普通的你我。

不敢咒骂世界,
只能接纳生活

这几年,以“丧”著称的动画《马男波杰克》在国内圈到了一大批粉。

有人在他处处碰壁的经历中找到共鸣,而更多的人则喜欢他毒舌又通透豁达的语录。


尽管在《马男波杰克》的设定里,波杰克的毒舌更多是在掩饰自己的心理创伤,但是对于观众来说,他无论是直截了当痛骂人生,还是平静地道出人生中痛苦的真谛,都为屏幕前的我们提供了一个发泄情绪的出口。

我们内心渴望成为自我强大的谢耳朵,也渴望成为调侃苦难的波杰克。但是在真实世界中,我们只能做玛丽和马克思,不断在被打击和重新振作之间来回反复。

说到底,我们真的没有嘴上说的那么潇洒。

即便所有人都渴望成为一个可以蔑视苦难、咒骂世界的人。但当我们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打击,像玛丽一样窝在家里借酒浇愁可能才是真实(虽然不至于酗酒)。


而马克思第一次收到玛丽的信时,紧张到站在凳子上不停流汗,可能也只是把当代青年在面对社交时的恐惧心理放大,以戏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决定给玛丽回信之前,马克思在窗外远眺了十八个小时。

玛丽在心爱男孩面前踩到狗屎的窘迫,马克思夜里因焦虑而失眠的崩溃,甚至是动画里那个冰冷黑暗的大城市,都是很多人曾经真实的感受,是每一个普通人独自挣扎的样子。

这也正是《玛丽和马克思》至今仍能在观众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原因。

好在玛丽和马克思还有彼此。在电影的结尾,玛丽终于去纽约见她从未谋面的朋友,却发现马克思已经安详离世。

而他抬头望着的是玛丽写给他的所有回信,每一封都被他收藏贴在天花板上。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在真实世界里,每个人都在沉沦,并不可避免地陷入孤独。而对于普通人来说,逃脱孤独的方法,不是对世界不屑一顾,也不是祈祷世界同情自己。
唯一的方法只有——在绝望的深海中抓住同样孤独的、能够相互理解的灵魂。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愿每个人的孤独都能找到同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