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男明星面对自己的“男男CP”,都做过什么?

贾小凡 Vista看天下 2020-08-19

这年头,不管想不想接受和承认,当个男性公众人物(特别是长得帅的)都得面对一个事实:

别人眼中你一定跟谁有点“基情”,谁也别想跑。

这已经是一种成规模的文化潮流,就像前几天“一篇男男CP小说被唯粉手撕”就能引发蝴蝶效应,真人男星耽美文化的存在和影响力,都已经不用再赘述。

如今国内的娱乐圈和粉丝生态中,真人男男CP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无论谁眼中都如狼似虎的因素。有人对它趋之若鹜,也有人对它避之不及。

但最近挖坟的一段视频,也让人不禁回忆起从前——

中国男性公众人物面对自己的同性CP,都曾经做过什么呢?


全民起哄“在一起”

这段被网友翻出来的视频,是一场辩论赛:

2011年,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曾经以“郭敬明和韩寒该不该在一起”为题进行过一场辩论。

其中的用词相当露骨,画风过于大胆,以至于只有画质的模糊能提醒我们,这震撼全家的一幕幕是发生在九年前了。


虽然双方的论点都相当无厘头,使得这场辩论看起来更像一场行为艺术。

但这恰恰能反映十几年前中国互联网最初开始大规模讨论“真人男男CP”时的底色——充满了对这个小众但新鲜话题的猎奇欲,并常常表现为恶搞的形式。

韩寒和郭敬明,这两个年少成名、又各自争议缠身的青年作家,大概就是这种趋势的起源。

两人互为竞争对手,也频频在媒体的发问中隔空打嘴炮,甚至面对大家把他俩凑成“上海绝恋”的恶趣味也没有示弱。

这厢韩寒总阴阳怪气地内涵郭敬明,诞生了诸如“我和他男女有别”、“我们床头吵架床尾和”的著名言论;

那厢郭敬明也公开反击韩寒工作室的黄段子,大家言语间尺度都挺惊人。


当年的网友,正是沉浸于百无禁忌恶搞一切的趣味中,而且还相当的叛逆——

你俩越是看对方不顺眼,大家越是希望你俩干柴烈火。

当然,两位“正主”显然都不是好惹的。很难说那些年他俩“嘴上没把门”的互相攻击,和这个CP的大众影响力,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不难发现,十年前主流网友对这种所谓的同性CP,其实并非真正对性少数人群采取尊重的态度,而是还停留在戏谑与围观的层面。

社交网络的兴起,更是容易让这种集体围观演变成集体起哄

比如2014年左右,林更新因为和王思聪有私交,一直被传二人有超越友情以外的关系。网友的许多调侃中也不乏恶意。

事情闹最大的时候,是林更新微博被盗号,发了一条“告白”王思聪的微博。这不仅让舆论地震,也给当事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在当时的这种氛围里,男性公众人物要面临的问题是:如果那么多网友都在“绑架”你俩,像看热闹一样老起哄“在一起”,该怎么办?

有人会选择亲手撕碎。比如2013年的王力宏和李云迪。

在中国娱乐圈史上,你可能找不到第二对国民度这么高、曾如此被全民轰轰烈烈八卦绯闻的男明星了。

当所谓的“基情”发酵到最高点时,王力宏突然在微博声明“我是异性恋,李云迪也是喜欢女生”,以及后来二人前后脚公布女友的举动,毫不留情地给围观群众泼了一大盆冷水。

结果,在大众眼中十分“无情”、“不知趣”的王力宏,也带着“宇直”的称呼被嘲讽了很多年。


但还有一种选择,是打不过这些CP粉,就加入她们

比如作家江南和今何在这对著名“冤家”。

2009年两人合作破裂、在豆瓣开撕时,有网友调侃了一句“我感觉江南一说到猴子,语言里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就激怒了江南。

江南颇为激动地反击,称“没事别把基情往人身上蹭”,怒斥这是“下贱玩笑”。


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粉丝也叛逆了,多年来秉持着“我就想膈应你”的原则,从未停止在正主面前舞CP的脚步。

结果正主似乎也放弃了当初的抵触,时不时隔空吵架,给二人的“BE”结局增加新的情节;江南作词的《曾杨柳》,还被普遍被认为是亲手给自己创作的同人歌曲。

面对来自外界轰轰烈烈的猜测和消遣,有人会因为激烈的反抗而被嘲,也有人选择在这种潮流中顺其自然。

在当时那种“大家只是爱看你热闹”的氛围中,好像只有选择大度以对,才会被认为是明智的。


当年,男明星的友情还不算“卖腐”

当同性CP开始以娱乐化的形象在中国互联网上面向大众时,明面上是大众对它的接受度变得开放了,但也离不开此前小众耽美文化已经在国内暗流涌动的许多年。

特别从21世纪初韩国偶像文化影响了一代人开始,年轻帅气的男孩暧昧的互动,逐渐成为了撩拨少女粉丝的卖点。

比如东方神起的允在CP、Super Junior的庚澈CP,对于当年很多80后和90后女孩来说,就是最初的真人耽美启蒙

2013年有中国成员的韩国组合EXO爆红后,国内女性粉丝对“男男同人”的接受度和创作欲更是达到了一个爆发的巅峰。单是韩国SM公司的全体男团成员,在同人文里累计谈过的恋爱就能绕地球三圈。

图源:微博@海棠年糕

潜移默化中,国内明星的“男男CP”也不再只是一种大众的起哄,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真情实感的追星文化

2013年出道的TFBOYS,从一开始王俊凯和王源的CP,就是一个非常火热的卖点。

这种娱乐需求也蔓延到了并非偶像文化出身的男演员身上,比如2014年《古剑奇谭》捧红的李易峰和陈伟霆,粉丝对二人角色的喜爱也移情到了他们戏外的互动上。


但你回顾最初那批火过的国内男明星CP,会发现当时的氛围还算和谐。

最典型的莫过于胡歌和霍建华的胡霍CP。两人本就是09年拍仙剑时结识的好友,平时互动频繁,CP的热度更是在2016年一同拍摄杂志封面时被推到了巅峰。


面对嗷嗷叫着“在一起”的粉丝们,胡歌霍建华的表现似乎完全没拿这当回事儿,甚至还挺乐在其中。

他们依然会在颁奖典礼上亲密互动,亲自cue“是胡不是霍”的梗,互相“表白”……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正主毫不避嫌”,甚至可能还会被骂“卖腐”。


虽然当时的粉丝生态中已经有了唯粉各自为战的苗头,但是在明星本人的应对,和舆论的热情高涨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就拿胡霍来说,当时无论是事业、人气还是路人缘都算是势均力敌,各有底气。

有很多人喜欢看他们的感情,那就秀一秀。这对他们来说并不难,也没什么太多可计较、可损失的。


两个已过而立之年、事业有成的男演员,面对年轻人井喷一般的新爱好,较为从容地用成熟的方式应对了。

换句话说,CP带来的热度和喜爱只是二人职业生涯的锦上添花,是身为明星主动给大众提供娱乐谈资的良性互动,并不是、也不会动摇他们在影视界发展的基石。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可能就是中国男明星面对势不可挡的耽美暴风雨前,最后的平静了。


当男男CP成了一门生意

随着粉丝文化不断向更大的人群扩张、但内核又不断收缩,终于,男明星和耽美之间愈发变成了利益捆绑的关系。

2016年播出的耽美小说改编剧《上瘾》,无异于在娱乐圈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两位主演黄景瑜、许魏洲迅速蹿红,无论是戏中剧情还是片场互动,都极大地点燃了CP粉的热情。即便好几年过去了,执着的粉丝依然能把这对CP的热度顶在榜单最前列。


由于当时剧集受到了不可抗力的影响,两位男演员在这部剧后便迅速与耽美因素切割,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不再互动、不再同框。

“耽美改编剧能让人火”这件事,从此却被注意到了。

从18年的《镇魂》,到19年的《陈情令》,在演员们爆红的路途中,最功不可没的一定是戏里戏外CP的热度,和CP粉恨不得把自己燃烧殆尽的热情。

在这有目共睹的潮流中,目前传说中要翻拍的耽改剧名单已经长得惊人,更惊人的是那些已经伺机而动的、想要分一杯羹的人——

前不久,陈飞宇和罗云熙的新剧还没开始拍的时候,CP站子就像雨后春笋一般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

不管是想占领成为“大粉”的先机也好,还是艺人的营销造势也罢,同样的故事上演了几遍后,大家都已经了解可能谋利的环节在哪儿。


会变成今天这种“男星想靠耽美而红”的局面并不奇怪,因为这本质上依然是在粉丝经济时代,掌握了消费力的女性粉丝在消费男色。

在100个男生聚集的选秀节目里,在男生同吃同住的偶像团体里……每个年轻帅气的小鲜肉身上,或多或少都会被赋予男男CP相关的因素。

这可能是有意无意的贩卖,也可能是粉丝一厢情愿的强行月老,但这二者一定是相辅相成的。


那些被粉丝力量捧起、又受粉丝力量制约的男明星们,该如何处理耽美这个在如今舆论场中愈发微妙的标签,就变得更为棘手了。

令人难办的因素,肯定有不同粉丝力量的撕扯:有人要你和某某“是真的”,也有人讨厌你再和那段CP往事发生联系,旁人再提一句都要跳脚。

一对CP大火之后粉丝群体的分裂和对立,其实在异性恋偶像剧CP的发展路径中,也并不少见。

但由于耽美CP牵扯到更为敏感的话题,和愈发收缩的舆论环境,男明星们一般都会选择看似聪明地保持最合适的距离。

剧和CP最火的时候,每天都让你有糖可嗑;等到红利吃尽后,就会与对方不知不觉中“解绑”、逐渐不再互动,同时在个人形象的塑造方面努力“去耽美化”。

当然,也没有几个人会“傻”到像江南一样公开怼那些每天还相信真爱的CP粉,冷处理反而会被视为双方下一次鹊桥相会(如果真的有的话)的漫长铺垫。

这本质上是尽量保全每一类粉丝的期待和幻想,让每个粉丝都能继续心满意足地用爱发电——毕竟,没了这份狂热的爱,流量们还剩下多少赖以生存的东西呢?

火了之后还经常合作、互动的“云次方”,算是异类了

虽然看似这是最能被广泛接受的套路,但仔细想来,男明星本人在这个路径中的每一步其实都在被外界牵着鼻子走。

对外界展示出的态度取决于资本想要什么,经纪公司想要什么,市场想要什么,忠实粉丝想要什么……

当小众文化影响力真的和事业的腾飞有了捆绑,便难免少了些坦荡,多了些钻营。

也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由女性粉丝主导的耽美文化都将和男明星的生存空间纠缠不清。

理论上当事人们依然有无数种选择如何对待它的方式。但至少,不该太自以为是——

看到一个弄潮儿成功了,更多人都想利用潮水登上浪头、事后又想借力远离这潮水。

但所有人都真的能模仿得来,还滴水不沾地脱身吗?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到最后,别怪“真相是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