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舱医院真神奇”,可怕的不止是小男孩的浓妆

指听 Vista看天下 2020-08-18

这几天,一首抗疫儿歌《方舱医院真神奇》因歌曲内容和表演形式引起了大众热议。

这首歌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谭哲与作曲家卜文正、蒋军荣联手制作。根据创作者的介绍,是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传达乐观的精神。


而大家对于儿歌本身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是歌曲从旋律到歌词都过于欢快,甚至还有“恐慌抛到云霄外”“笑语传遍九大州”这样的表述。在国内病例尚未清除,国外疫情日益加重的背景下被质疑不合时宜;

更人感到不适的是MV中演唱者的表演方式。

在镜头中,年仅11岁的小男孩涂着过白的粉底,描着浓黑的细眉和反光的鲜红色口红。不仅身体随着节奏夸张地前后摇晃,还辅之以表现力极强的眉飞色舞,被批成是“套路式表演”。

在一片批评声中,主创之一蒋军荣出面回应称,这首歌本身是为了传达乐观精神,不要把苦难塞给孩子。


然而观众对这一解释显然并不买账。从评论来看,网友们大多对孩子本人没有任何意见,甚至看着视频中僵硬的笑容,还觉得他有点可怜。

毕竟,谁在小时候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化着浓妆、脸上挂着假笑,参加学校举办的文艺汇演。

只是没想到,都到了2020年,还有人在用三十年前的画风,来荼毒新一代的小朋友们。

有一种美,
叫“班主任觉得你美”

不得不说,80后、90后网友对于这种表演风格的反感,首先源于对它的熟悉。

打从上幼儿园开始,不论你是男生还是女生,就注定逃脱不了在儿童节、国庆节、运动会开幕式上登台演出的命运。

长大以后,当年站在台上的感觉已经淡忘。但当时的妆容和造型却以照片的形式,永远留存成为了自己童年的“黑历史”。

赵丽颖童年照

于是,当看到《方舱医院真神奇》的MV时,不少人马上就联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

“没错,这妆画的跟三十年前我小学参加六一节目的妆一样,跟个小鬼一样,哈哈哈哈哈哈哈。”


现在的小学生在网上开展化妆大赛,“烟熏妆”“桃花妆”之类的专业名词说得头头是道。就算最后的成果不太让人满意,但起码妆容风格的精髓还是能够体现的。

小学生自制“冰雪奇缘妆容”,主要靠配色取胜

但是对于80后、90后来说,童年时唯一接触到的妆容只有一种——那就是整齐划一的“中小学生特色舞台妆”。


这种妆容频繁出现在各个节日的汇报演出、广播体操比赛、运动会等正式场合,一般由班主任“流水线”打造。

整体风格则基本可以总结为:每个人都涂着粉白粉白的脸,脸上盖着大面积且边缘分明的腮红。另外眉毛一定要精心描画,一般来说越黑越好。

由于手法简单粗暴,画完全班学生也只需要1个小时不到。

这套妆容不挑年龄,基本可以从幼儿园一直用到初中毕业;也不分性别,男孩子一样可以照搬无误。


唯一能体现性别差异的,大概就是老师“下血本”用自己的口红,点在学生额头上那个专属于女孩子的“朱砂痣”。

就像这样

除了脸上的妆容,表演时的服装造型也非常具有时代特色。

比如舞蹈类节目,女孩子最常见的就是对襟花棉袄,再配上一对绑着红头绳的冲天辫。

配图来自@王+2

有些人可能会好奇这种反重力的发型是怎么梳出来的,那么作为过来人的我可以解释一下:辫子里通常会藏有树枝、筷子一类的小木棍固定,外面再用头绳一圈一圈地缠起来。

这种发型如果想要“支棱起来”,就必须把头发扎得很紧,确保木棍能在头上立起来。所以梳这个发型的小姑娘,通常还会标配一对吊稍眼……

无意间找到了自己脱发的根源。

当然,就算头发实在是太短扎不起来也不要紧。大红发绳没法扎到头上,就会被老师要求戴到手上。

不仅逃脱不了登台的任务,还会被其他年级的同学以为是因为队形被硬拉上凑数的男孩。

如果遇到更有想象力的老师,甚至还会拿出珍藏多年的假辫子——


现在看到自己的童年照片,网友可能会被当初狼狈的形象逗得哈哈大笑,但这并不有关表演本身的记忆是绝对美好的。

毕竟,这些演出并不仅仅是画着红脸蛋登上表演舞台这么简单。背后往往也意味着童年的我们第一次收敛起性子,一遍一遍练习重复的动作,还要克制住自己不去揪前面小朋友的小辫。

夸张一点说,这甚至可以算是祖国的花朵们第一次遭遇“社会化”的经历了。

当文艺演出变成“任务”

每当有人抱怨小时候的“舞台妆”太丑时,总会有人解释:

现实中看着好看的妆,在舞台上会显得脸色苍白;而班主任拿手的的“红脸蛋妆”虽然在台下很夸张,但上了台就会显得很精神。

的确,当我们仔细分析这种妆容的特点,会发现它的全部操作都是为了让孩子看上去更加“朝气蓬勃”。

又黑又浓的眉毛、如同打翻了颜料盘的腮红,加上各种闪闪发光的亮片,都是增加“气血感”的利器。

正如小学课本里的小学生形象:红脸蛋儿,扎着红领巾,看上去喜气洋洋的。


这倒跟很多人爷爷奶奶的审美颇为相似:什么美不美的,看着精神利索就算美!

然而,这样趋同的“审美风格”又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所有的学生演出都热衷于不遗余力地展现孩子的“喜气洋洋”呢?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儿童节演出还是运动会表演,这些妆容和造型,出现的场合通常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艺汇演。

既然是汇报演出,那就一定有汇报的对象。换句话说,坐在台下的学校领导,才是演出的主角。

学生在雨中为校领导表演节目

当文艺演出变成教学任务,学生们的演出技巧就没那么重要(也不能指望一群业余的小学生贡献出什么高难度的演出),是否在准备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能力的提升也无所谓。

而最容易出效果、也最简单的就是展现出整齐划一的队形,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这也与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是吻合的。

上幼儿园时连动作都记不全,却要歪歪扭扭地跟上节奏,保持整体队形整齐;

如果这是我,大概下台以后会被老师骂。

一旦演出被意外状况破坏(比如打头的同学被不明物体绊倒,后面的人一个个摞在她身上),老师更是能在台下当场气哭。

毕竟对老师来说,这跟你在给领导汇报ppt的时候突然忘词儿,可能是同样的感受。

这种以“汇报”为目的的演出也引发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形式主义。

比如有位网友就回忆起自己小学时的演出经历:

“小学时候诗朗诵,指导老师要求我们面朝观众阳光地走上台。于是我们的脖子全都是九十度旋转,冲着观众边上台边笑。


下台的时候无意间听到底下有人说:‘孩子都挺好的,这排练节目咋还能练落枕了呢。’”



随着一代人毕业走向社会,有关学校集体组织下完成任务的经历也在他们的记忆里逐渐变淡。

而当再次看到《方舱医院真神奇》中熟悉的浓妆和做作的表演,难免会勾起对于“集体的形式主义表演”的回忆,感到不适也是非常正常的。

孩子变成“小大人”,
也是成人的悲哀

话说回来,文艺演出本身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

如果孩子能在自愿的前提下,自由地练习并展示自身才艺,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培养在公开场合的胆量,并获得成就感。

但问题是,由于学校里常见的“文艺汇演”大多以成人的审美要求孩子,在舞台上展现的往往是大人理想中的儿童形象,离真实的孩子实在太远了。

在如今很多儿童演出当中,我们都能看到颇为“成人化”的表演——

高亢而情绪饱满的声音、“充满感情”的面部表情和夸张熟练的肢体动作,让人完全看不到孩子该有的稚气和真诚。


孩子们大概并不理解节目本身的情绪,只能模仿大人的表情和姿态,尝试表现出一种模式化的“喜悦”。而当这种模仿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变成了我们常说的”小大人“。

而这次演唱《方舱医院真神奇》的小男孩,也给了大家类似的感受。


据媒体介绍,这首歌“以孩子的眼光和童谣的语言,用音乐的手法向孩子们描绘出‘白衣战士’抗击病毒,舒缓病人紧张、恐慌情绪的鼓舞人心的美好场景。”

但是我们从歌词中,却看不到任何孩子式的表达,而只有“生命力量齐汇聚”这样空洞的口号。


而从小男孩本身略显僵硬的笑容,也很难让人相信他是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反倒让人联想到了不太愉快的回忆——

“参加幼儿园表演的时候被老师要求微笑,结果因为太害羞无法假笑出来,就按老师“露8颗牙齿”的要求,毫无感情地呲着牙跳完了全程。”


所有经历过“形式主义表演”的80后、90后恐怕都要承认一件事:孩子在成长中走向社会化是必须的,但绝不应该是以这种方式。

他们需要在大人的引导下自主认识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把成人世界那些所谓“融入社会”的行为逻辑和审美标准,一股脑地被动灌输给他们。

毕竟,儿童最能感染人的品质,就是还没被社会规训的童真啊。

当然,在这次“抗疫儿歌”事件中,人们的愤怒有了更深一步的原因。

面对疫情这种级别的灾难,孩子的童真不仅未能逃脱形式主义的“规训”,更进一步被摆弄成了假大空的歌颂工具。

然而从普遍的反应来看,如今的网友已经不会被这样浅薄的“美好愿景”所打动。

却有部分艺术创作者依然傲慢地坚持着这种表达方式,并一如既往地利用孩子的童真来包装一戳即破的形式主义。


让孩子在镜头前唱出消解灾难的赞歌,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我们却一直没等到最后一次。

只是在不知不觉中,这样虚假感动的内核和形式主义载体早已被人戳穿,创作者所有的自我感动,最后只能沦为一场笑话。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求求你们别再祸害孩子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