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6月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一夜之间都在摆地摊的朋友圈,能出几个富豪?

冯美丽 Vista看天下 Today

对于每一个有着白手起家梦的都市青年来说,最近这段时间应该是他们离入梦最近的时刻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央文明办近日发文称,今年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尽管地摊的复活早已在意料之中,但让人倍感意外的是,随着这条消息的发布,人们最先迎来的不是昔日小贩重操旧业,而是朋友圈里花式设想摆摊创业的浪潮。

有人搬出学生时代积压的货物打算一展宏图;


有人飞速翻出压箱底多年的摆摊宝典造福朋友圈;


有人到处发帖,只想确定还有附近的摊位还有没有空缺……


一夜之间,仿佛大半个中国的年轻人,都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如你所见,那些担心自己腿脚不够利索跑不过城管的人,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盘算自己的地摊致富经了。

每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最初对赚钱的渴望几乎都是从摆地摊开始的。

他们期待白手起家捞到人生第一桶金,又苦于身无长技缺少启动资金,“创业”的梦想往往止于幻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嘴馋的基因,就像天赋密码一样刻在骨子里,所以在繁华的路口支一个小吃摊儿,是当年在渴望“垃圾食品自由”的学生中最受欢迎的美梦。


从全国通吃的炸串烤肠,再到地域特色明显的臭豆腐烤冷面,还有略带一点洋气滤镜的车轮饼和章鱼小丸子……

自认为凭借着每周一次的固定消费对街边小吃颇有研究的年轻人,总能在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快速列好自己想要卖的小吃清单。

最重要的是,幻想着开业第一天,自己先试吃一遍。


对于这群自己吃饱比什么都重要的人来说,拥有一辆高级吸睛的多功能小吃车,无疑是职业规划的终极梦想。

明明应该是沉迷动画片的年纪,却没有人能阻挡电视上美食加盟广告的魅力。

那辆集蒸煮煎炸等功能于一身的小推车,不仅能让人拥有永远也吃不完的烤串、麻辣烫、冰淇淋,轻巧的车身和多轮设计,还能方便在城管出现时跑路。


当然了,3W起步的加盟费,也劝退了所有存款低于10块钱的学生党。

在这些“啥都不会,想的挺美”的白日梦想家周围,肯定是少不了真正把幻想变成现实的实干家。

他们的商业版图,一般始于家附近的批发市场。

据不可靠统计,99.9%的小学生都把倒卖袜子发卡这样的小商品当作发家致富的第一步。因为在大多数夜市上,这类东西都是最受欢迎的“刚需”。


不过也有人不屑像没有感情的搬砖机器一样做生意。

那些对自己的动手能力迷之自信的朋友,更热衷于在手工制作商品这件事上展示自己无处安放的才华。

只不过,当他们把自己辛苦制作的假花、手链摆出来,却发现隔壁摊位那些来自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同类商品远比自己精美,甚至还更便宜的时候,内心终于对自己能不能赚到钱这件事有了实际的概念。


摆摊赚钱的美梦夭折之后,那些积压库存的最终归宿,要么是七大姑八大姨 ,要么是眼不见心不烦的床底。

而另一个众所周知的商界共识是,如果想在摆地摊时免去库存的烦恼,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情人节卖花,儿童节卖气球,是很多摆摊爱好者心目中风险最低的一门生意。

大多数人根本拒绝不了节日卖花的人

尽管很多怀揣致富梦的学子,在摆摊上没有收获丝毫经济利益,甚至还有可能亏了不少,但却并没有浇熄后来者们对摆摊的向往。

如今谈到自己从小的梦想,摆地摊依然还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就连当时那些关于摆地摊的所有幻想,都能回忆得一清二楚。


这大概是因为,在距离真实的社会还很遥远的时候,摆地摊,是我们能想到的对于“创业”这个成人世界的概念最没有门槛的诠释了。

学生时代,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商界大佬创业初期摆摊的励志故事。

比如1984年的柳传志,在中关村做倒爷卖冰箱、旱冰鞋、运动裤衩。

还有1992年,28岁的马云去义乌批发袜子、鲜花摆地摊补贴房租。

创业大佬们打鸡血般的摆经历,对当时的学生们来说不仅仅是必须积累 的作文素材,也是他们对于成功人士最接地气的幻想。

练摊儿时的叫卖,推销,应付顾客无止境的还价,对于整天埋在书堆的学生来说就像是接触真实的社会时才有的体验。

哪怕在成年人眼里,摆地摊意味着窘迫与不体面,但对于一心把它当作“社会实践”的人来说,能想象到的最坏结果,最多就是不赚钱。

更何况,谁小时候没有做过入选富豪榜的梦呢?摆地摊,只是实现这个小目标之前,最微不足道的一一步罢了。


只不过,他们长大后可能就会发现,小时候向往偶尔吃一次苦,结果如今的成年人天天都在感受人间疾苦。

所以这两天,摆地摊变成一种全民口嗨,似乎并没有那么奇怪。

过去在大家的记忆里,普通人和摆地摊之间隔着无数个城管。

什么“城管带走变形金刚,因其占道经营”,“城管摊贩拼耐力,两方不认输咬牙跑了三条街”这样的新闻简直屡见不鲜。


可是如今,互联网上城管与摊贩的故事画风一变,成了城管打电话喊商贩去摆摊。


而另一边,面对各种报道里动辄百万千万起步的地摊生意,更像是对大多数拿着五千月薪的都市青年的嘲讽。

而那些“买房”,“买车”的可怕字眼,更是击垮了很多人“特殊时期不被辞退就不错了的”自我安慰。


地摊,正如当年那个让猪飞起来的风口一样,成为让无数人躁动不安的另一个风口。

尽管在很多年前,这个风口还被当做落魄,狼狈的代名词。但现在,大家似乎不介意在摇摇欲坠的职业生涯里多一条路了。


一方面,年轻人在搞副业这条路上蠢蠢欲动,但另一方,很多人又在为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想破头。

小学生们依然做着当年那个朴实无华的地摊梦,而成年人,戏谑之外已经带着三分真情实感在规划自己下半辈子的摆摊人生。

可认真思考过后,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都市青年们拥有的职业技能,和摆地摊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

简单来说,就是专业不对口。


于是兜兜转转,小吃摊又成了地摊届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可是现在的地摊竞争已经十分激烈了。人人向往的摊煎饼,早就被对热点最为敏感的自媒体人占领了高地。


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竞争者在前赴后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图景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可以尽情摆摊。

他们可以白天外语C++,夜晚烤肠冷面两手抓。

他们可以不再受到990、007的束缚,随时奔向人潮涌动的夜市档口。

即使是那些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的人,也依然拥有摆摊的权利。


勤劳勇敢的年轻人们,正在用摆摊把快要消失的城市风景线重新变成流行。

有人重操旧业,赤手空拳上阵——


也有人棋高一着,自带交通工具——


行业和行业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只凭一套相同的摆摊经济学,就能结交千万个同行,发展出千万个就业岗位。

更有高学历人士不惜抛头露面,甚至还没拥有正经摊位,就开始自由探索自己的销路。

他们脱下求职时正儿八经的白衬衣,穿上自证身份的学士服,用一张朴实无华的硬板纸,开启了自己的练摊儿生涯。


而在他的另一边,是毕业多年,拥有稳定工作,但依然愿意站出来,加入这场浪潮的大厂HR。(X)

在这里,前浪与后浪们仿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等姿态交汇了。

前浪们练摊儿几十年的经验与梦想,此刻都映照在了后浪们的身上。


那些口口声声说着自己一无是处的人,那些跟朋友抱怨摆摊越来越难的人,应该看着他们,满怀敬意。

过去,人们总渴望站着把钱挣了,可是如今,蹲着赚钱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

短短几天,越来越多人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他们从线上走到线下,从商铺走到地摊,鼓舞着更多的人加入到摆摊的行列。

而那些还在犹豫着做什么的人,留给他们的时间或许不多了。

据报道,为了抢占有利位置,在郑州,一个300元的摊位已经被炒到了3000元的高价,还依然没有降低大家的热情。


那些有幸遇到免费马路的人,那些有机会和成千上万人一起体验这种原生态贸易方式的人,真该好好珍惜这样来之不易的时光。

而那些试图在浪潮中兜售自己致富经的人,也该好好想想,在人人都在快乐分享自己经验,贡献摆摊机会的可贵时刻,这种行为是不是不合时宜。


此刻,那些依然对这场潮流抱有怀疑和顾虑的人也该反思,自己到底是缺少摆摊的勇气,还是根本不理解这场全民创业的意义?

不用把摊摆成小时候梦寐以求的样子,因为学生时代的幻想太过理想主义,早就已经和现实世界脱节。

如今,面对更复杂的经济形势,更抽象的财富和更和谐的竞争,自由地学习一门摆摊手艺,寻找一个摊位,然后止步在畅想未来环节,所有人都皆大欢喜。

很多人都在摆摊这件事上嘲讽自己,好像这样,就能从自嘲里找回一点好好对待眼前工作的信心。


幸运的是,他们手里没钱,但眼里有光。

尽管今天人们聊摆摊聊得风生水起,但对于摊能不能支起来这回事,每个人心里都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 END ·


感谢你读到这里,我们为明天准备了更加精彩的内容,不想错过的你,就把Vista看天下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Vista看天下”,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又想骗我去摆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