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中国哪座城市上大学最爽?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 2020-08-18
来自专辑
Vista · 今晚不熄灯
本期编辑/冯美丽

只有经历过高考的人才知道,跨过这道坎,并不意味着爸妈和老师口中所说的“解放了”。

当“考高分”不再是唯一的目标,随之而来的选专业、挑学校、报志愿却比高考卷上的最后一道数学题还要折磨人。

前段时间,俞敏洪在直播间谈到了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话题,他提出的两条关于志愿填报的原则,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他建议年轻人上大学尽可能离开自己的家乡,越远越好,而且要去大城市,不一定是北上广深,省会城市也可以。


这种观点其实并不新鲜,甚至在很久以前,在高考生之中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上大学,城市比学校重要。

一直以来,对于要不要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求学,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

为此,我们特地向Vista全体读者发起了一次征集,聊了聊他们当时选择大学城市的原因,以及如今,他们又是否对当初的决定感到满意。

其实从大家大段大段的留言和投稿里可以发现,很少有人真正百分之百认可自己当时的决定。但不可否认,这段并不完美的经历,也确实帮助他们认清了一些东西。

(以下内容引用自读者投稿,应本人要求已对部分昵称做化名处理)

01
那些向往大城市的人,
都在向往什么?

老师家长总说,考得好比什么都重要,于是无数学子埋头苦读,就冲着“考高分”这一个目标。

可等考完了才知道,原来拿到分数之后的“两眼一抹黑”阶段,比考不到高分更折磨人。

每一年,都有无数的考生和家长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寻找救命稻草,只为了多听几个过来人的意见,确定到底该填哪所大学,报什么专业。



但不管是选大学还是报专业,有一个命题永远躲不开——该去哪个城市上学。


而这个命题的潜台词,其实是上大学该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大城市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幻想与预期,以至于面对这个问题时,他们往往有期待也有顾虑。


有人向往大城市,可能只是因为小时候读到的一首诗,看过的一部电视剧——

选择去杭州上学的@relax 从小就向往小桥流水的江南,总觉得能从水乡沾染一点灵气。

而身处魔都的@浪浪 则是被都市剧里精致繁华的上海吸引,幻想成为脚踩恨天高的时尚女魔头。


拥有这种大城市情结的人不在少数,除了对于都市生活某种朦朦胧胧的情愫之外,城市的“大”本身也具有一种吸引力。

都说“追星北上广,包邮江浙沪”,两者相较取交集,@突突 选择了去上海上大学,深入潮流前线。

南方的@柳柳 受够了冬季的湿冷,冲着暖气去了北京,没想到遇到了让她瞠目结舌的大澡堂。

为了逃避沿海城市漫长的雨季,@阿银 选择了相对干爽的合肥,结果发现那里也有回南天。


人们深知,大城市的独特性绝不仅仅体现在气质和气候上。更多无形的吸引力,藏在看不到的资源优势上。

读者@章鱼丸 离开湖北去广东上大学,是因为了解到当地有大量针对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比如在广州,毕业生就能享受到就业补贴、落户补贴以及创业低息贷款。

想要出国读研的@CC 把大学选在了上海,因为这里的留学机构比较多,同学中留学的情况也比较普遍,方便相互交流。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本科留学生数量排名前四的城市分别是上北深广

更多的人不带具体目的地选择了一个城市落脚,原因可能只是想尽量远离来自家庭、熟人交际的压力

说不清那种“一定要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是怎么来的,但很多人去大城市上学,是因为受够了生活节奏一成不变,希望换个环境能给自己带来挑战和新鲜感。


不是所有人在选择城市这件事上都有非哪不可的坚持,但许多父母却常常会在他们做出选择的时候表现出某种过来人的期许。


有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离开自己去大城市,比如@虾饺 的父母就觉得,大城市的激烈竞争远远不如在小城安稳扎根来得实际。

但@辣条 的父母却鼓励她去上海,考虑到她学的是传媒专业,这座城市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相较于其他人的深思熟虑,读者@十年灯 显得很任性。他选择北京的原因是“北大不去白不去”。


或许正是因为人们对大城市有着方方面面的期许,所以即使是同一座城市,在不同人眼中也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最终导致天差地别的生活体验。

很难从别人的经历里拼凑出大城市的真实生活模板,所有有关这个地方的预期,都只有等人们到达之后,才能真正用自己的感官去搞明白它的真实性。

对于大多数的大城市学子来说,期待落空与意外之喜交替,其实才是常态。

02
大城市自带光环,
小城市也有人舍不得离开

需要指出的是,那些离开家乡到大城市上大学的学子,也许并非“主动”选择这个城市。

读者@刺猬 没有留在浙江,是因为自己的分数线够不上浙大。省内剩下的高校都是双非,所以他只能选择上海的一所985。

因为本地没有好大学所以只能去外省上学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

就拿39所985高校来说,8所在北京,4所在上海,湖南和陕西各有3所,而像河南、江西、海南和广西这样的省份,则并没有985高校分布。

所以对这些省份的尖子生来说,去外地城市上学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因为这种客观存在的差距,大城市的吸引力自然而然就凸显出来了。

@卷卷 觉得大城市汇集了更多来自全国的优秀人才,和他们一起交流和学习,能了解更多地方的风土人情。

也有人很享受与同龄人竞争的快感。

脱离了小城市的内部攀比之后,@山竹 学会了从不同人身上取长补短,目光比以前放得长远,脚步也更从容。他教室友说四川方言,打了人生的第一场辩论赛,加入吉他社之后认识了很多玩音乐的大神,也有了多学一种乐器的兴趣。

大城市拥有的一切东西——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公共设施,密集的教育科研机构和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天然优势,给那些喜欢折腾、想要自我提升的人制造了一场曼妙的美梦。


文艺青年@Yuki 很庆幸自己去了北京,大学几年逛了不少展览,看了不少话剧音乐剧,也打卡了很多网红店,精神生活过得很幸福。

追星女孩@音希 不后悔去上海读研,作为一个漫威死忠,她在这儿几乎追到了每一场漫威宇宙电影在中国的发布会。

在长沙,身为吃货的@匿匿 度过了充实满足的四年。这里的臭豆腐大香肠,以及奶茶女孩们魂牵梦萦的茶颜悦色让她觉得“不虚此行”。

因为便捷发达的交通,大城市的学生们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拥有更多自由。不少读者留言的时候都提到,大学四年,是他们20几年的人生里旅行最频繁的一段日子。

《青春之旅》剧照

除了吃喝玩乐的便利之外,城市的资源优势,也让很多人来到这里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生活节奏。

这种改变不是简单的多交一个朋友、多学一点知识,而是在亲近一个城市的过程中,新的认知和习惯一点一滴地融进了他们的生活里。

远离父母之后,@汤姆老师 终于拥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自由,在这之前,他是爸妈眼里“长不大的孩子”,即使是在寄宿制的学校,也必须每天向他们报告自己的生活。

从西安到上海,@突突 发现自己的专业远比自己想象得更有用,每一次打开招聘网站她都信心满满,因为在这个城市为她提供了比西安多得多的工作机会。

图@我真的不吃辣/上海

城市的“大”伴随着很多东西,在喜欢大城市生活的人眼里,这里的一切仿佛都带着指向一个更好未来的光环。哪怕这种可能性同时也意味着孤独和压力,但和他们获得的成长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

当然,也有人并不向往这样的生活。

选择去吉林一个四线小城——四平上学的@bubu ,就很爱这座城市。她说这里民风淳朴正直,物价低,幸福感极强。

这也是很多不愿意去大城市上学的人的心声。与快节奏高消费的大城市相比,小城市确实有着难以比拟的安逸气息。

随时随地陪伴父母,累了就跑回家的安全感,是漂泊在城市的人无法拥有的。


很多小城市同样有着不输大城市的地域特色,还兼具了大城市没有的接地气和人情味。那些并没有去北上广的人,也在自己的选择里获得了在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快乐。

从南宁去长春上学的@辣鸡辣鸡小辣鸡 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对东北的酸菜饺子锅包肉赞不绝口。因为太喜欢这里,就连冬天的冷风和大学都让她觉得永生难忘。

满意,太满意了,下大雪的时候高兴得不行,走在结冰湖面的时候新奇得不行,吃到铁锅炖酸菜饺子锅包肉的时候快乐得不行,在的士滴滴跟师傅唠嗑的时候开心得不行,我太爱这个地方了。

或许对一些人来说,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博弈,并非仅仅是一场关于哪方更优越的竞争。毕竟城市无法决定一切,有人在大城市铩羽而归,也有人在小地方满心后悔。

人们本就不该期待有什么地方绝对适合自己,因为对一个城市的喜好,本质还是很私人化的体验。

没有什么比亲自试一试更有说服力的了。

03
“最后后悔了吗?”,
没你想得这么重要

尽管这两年,大城市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依然很可观,但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作为工作城市,北上广这样的一线不再像过去这么吃香了。


在去年发布的《2019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北上广深的人口迁移在2018年呈现出流出大于迁入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一线人选择从大城市逃离。



这种趋势背后,是一线城市的人才的饱和、二三四线城市产业的崛起等多方面的原因。这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大学生们最后对就业城市的选择。

“那些离家去大城市上学的人,最后都后悔了吗?”对于这个问题,只有很小一部分读者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犹豫,或许是因为大学几年的经历复杂多面,实在不是一句“后悔”或者“不后悔”就能说得清的。

许多人都很感激自己在大城市获得的成长与改变,但对于某些时刻孤独、无助的情绪,他们也没有回避。

这种矛盾几乎贯穿在所有大城市求学者的整个大学时期,好与坏的拉锯,最终成为决定他们去留的关键。

或许是趋利避害的本性,当人们谈论在一座城市上大学的好坏时,尚能清醒冷静地分析其中的利弊,可当谈到要不要留在这里时,却往往习惯性地去找寻留下或不留下的弊端。


事实上,对于很多读者而言,留在大城市上学就已经很不易。

正如上文说的,学业和社交上的巨大压力,在一些人看来是进步的动力,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是纯粹的打击。

和全国各地的同龄人一起学习,意味着观点和习惯的磨合碰撞,但同时也会带来家境、能力、成绩方方面面被碾压的失落感。

比如去北京上学的广东人@世界第一幼稚大王 ,就觉得自己在气候、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城市氛围等等方面都无法适应北京的生活,所以决定毕业回南方工作。

而来自西南边陲的@🐳兰兰🐬  ,则用了一个不那么贴切的比喻形容自己在大城市上大学的感觉——

如果人生就像玩pubg的话,那上海就是沙漠图,玩的时候容易筋疲力尽,到最后可能还很穷。


只谈在大城市学习,其实背后弱化了在这里生活的诸多矛盾。比如对真正想要留在这里的人来说,工作是注定无法被忽视的一环。

产业发达,企业密集,名企集中的大城市,的确跟很多人想象的一样,拥有更多机会,更高的薪资水平。

但毕业生的集聚,也意味着职位竞争压力的增大。

读者@喵呜桑 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了一年多,996的忙碌生活让她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直到有天,她发现办公室的新人个个都有留学背景,家境殷实,即便失业也能回家“继承家产”。

一种前未有的焦虑出现在她身上,如今她的生活依然忙碌,但总是不时地感到没有安全感。

像她这样的人不少,可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咬牙撑下去。有人是觉得应该趁年轻多吃吃苦,也有人是害怕回到家乡也不一定能过得更舒心。

在北京读研却在深圳工作的@thePromise 很喜欢辗转大城市的忙碌感,她决定暂时不回家,是希望在年轻的时候,尽可能拥有更丰富的经历。

但来自西北小镇的@煎饼鱼丸 更偏向不敢回去,一方面是大学积累的人脉全在成都,另一方面是,回到家乡需要面对一个极其讨厌的人情社会。


与此同时,许多三四线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成了引诱很多毕业生离开大城市、回到家乡的契机。

比起大城市激烈的竞争和没有没有归属感的忙碌,回到家乡小城,反而让人多了一份为自己的生活奋斗的充实感

大学学习农业相关专业的@Treasure. 就想得很透彻,大城市生活节奏太快,不如回家乡发展农业来得自在。而且对于自己的专业,在大城市未必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岗位。

来自西部某省会的@李航 同样决定离开武汉,因为觉得家乡这两年发展迅猛,一些企业给毕业生开出了不输大城市的待遇,回去也是一条不错的路。



也有一些完全不后悔在大城市上学的人,最终也没留下来。谈起他们离开的理由,往往不涉及什么复杂的

在这些读者的身上,你很容易能发现一个共性——对于在大城市上大学这件事,他们更重经历而不是收获

正是因为这样,对于在大城市的去与留,他们永远表现出一种从容的佛系。

比如@太阳 想回家发展,是因为大学期间感觉到抢票回家的不易。天生懒得动弹的他,觉得自己当初能下决心到大城市上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管是高薪还是发展前景,总没有家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自由来得有吸引力。

而尚未毕业的@Tsuki ,原本想留在大城市拼一拼,但在这次的疫情里,他感受到了小城市生活的安逸——左邻右舍都熟悉,去哪儿都能碰上朋友亲戚,家里的饭菜也比外卖干净,吃完还能和爸妈一起聊小镇的八卦……

他突然觉得过这样平淡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的,老家消费低房价也低,找份不错的工作,还能考虑要不要买套房。


经历了大城市的繁华之后,似乎很多人都拥有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家乡的机会。那些看惯了风景,吃惯了的食物,冷不防就在某一时刻,让人下定了回去的决心。

因为无比想念家乡的鸭血粉丝汤,@汤姆老师 辗转难眠,并在填Vista问卷时流下热泪。

@小鸡小鸡啦咔咔 看够了哈尔滨的大雪,突然很想念家乡晴朗的冬天。

有人不太乐意提起这种“成年人的矫情”,但在某些时刻,它们确实会让人下定离开大城市的决心。

但同样的,也有人会因为这样琐碎的原因选择留在某个的城市里。

比如习惯了半夜十二点还很热闹的大街,吃惯了比家乡更清淡的饭菜,遇见了一个暂时不想异地分居的人……就像人们会因为爸妈的一句关心就决定回家,逛惯了学校附近垃圾街的人,也会对这个城市产生难以言说的感情。

图@憨桃汽水🍑/济南

在收到的故事里,有当年毅然决然离开大城市的读者后悔万分,也有曾经拼了命留在某个城市的人,如今觉得索然无味。

可看起来,谁也没有因为当初的决定一蹶不振。

在经过无数次的思考和抉择之后,留下或离开本就不可能成为人生唯一的分水岭。哪怕是最精准的数据分析,也无法预测出人们未来几年的变化和心境。

也许就像@石原里鸭 说的那样,只有体验过各种城市的人,才有资格说哪里最适合自己。


能带来幸福感决定的确不是能靠条条框框挑选出来的,哪怕是后台几百条真情实感的读者留言,也无法总结出一个完美的“大城市去留攻略”。

无论环境和际遇怎么改变,体验才能最终决定我们的视野。

人生不会轻易被一座城市局限,但在这座城市获得的力量,却赋予了我们余生改变与不变的勇气。

哪怕担心自己会因此后悔,但至少做了,才能有后悔的机会。



· END ·

感谢你读到这里,我们为明天准备了更加精彩的内容,不想错过的你,就把Vista看天下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Vista看天下”,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值不值得,
只有体验过才知道答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