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5月2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别骂了,年轻人“躺平”不可耻且有用

Editor's Note

这里是Vista的自留地“轻拿轻放局”,展现一些不便“大声喧哗”的立场,以不正确为荣,以没态度为耻,欢迎点击关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轻拿轻放局 Author 胡里波特

这是来自“轻拿轻放局”的第28局。


01

有一天,我特别累,又特别穷。

沮丧和冲动一上来,便呼朋唤友建了一个群,叫“35FW工程”——35岁,F**k Work。

参群人员的目标是,赶在35岁被裁员、被优化,或猝死之前,搞够后半辈子的钱。

然后随便找个地方躺下,住没电梯的房子,吃5块钱的面,按75岁的寿命预期,舒服地躺上40年。

每日只管睡眼惺忪,笑看世人骑骡驴思骏马,居宰相望封侯。

这几天看到那个《躺平即是正义》的帖子刷屏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梦想中的下半生。



“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他一天吃两顿饭,偶尔打牙祭会点个鸡排饭,一个月花钱不超过200块,工作一两个月,就够活一年。

还办了演员证,心情好了就去横店剧组里演个伤患尸体,换个方式躺一躺。

这位兄台躺得坦然,躺得果断,省略了我那个破群里先攒钱再躺的过程。

我们群里实现梦想的方式比较朴素,没人懂炒股买币,全靠硬攒。

每个月希望存款占收入的比例,写在各自的群昵称上,有人写10%,有人写70%。


看着挺吓人。

建群至今大半年了,只有一位群友实现了一次目标。

那还是因为他那个月狗屎运,奖金暴涨,导致收入基数过高。

我们发生的改变不多,该吃吃该喝喝,该加班加班,看到有人过劳死的新闻该害怕还是害怕。

仍然过着忙碌而庸常的生活,有空就嘴炮一下美丽而遥远的梦想。

说来惭愧,这就是我们躺平的方式。


02

《躺平即正义》这个帖子火起来,跟前几年的佛系、丧学本来没什么区别。

年轻人嘛,心里都是野马,活得都像社畜,总要有个释放压力的口号。

极少数人去实践佛、丧、躺平,大多数人喊完口号,继续去工作、买房、结婚。

它只是互联网诸多情绪浪潮中,一次普普通通的轮回,如果不是有人跳出来大喊“躺平可耻”的话。

“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认命可以,躺平不行。”



一个喊来过过瘾的热梗,硬被当做洪水猛兽,劝诫呼吁一套一套地上。

整得大家逆反心理都上来了,怎么,都内卷的时候没意见,一看这是要躺下了,就知道激动了?

也许是帖子里那位兄台躺得太彻底了,引起了他们的恐慌,生怕所有年轻人真的都这么躺下去。

依我看这纯属想太多,有几个人能有那样躺着的勇气啊。

很多抱怨大城市太卷太累的人,回老家也轻松不了,县城房价照样冲万,没学历没社保的父母还指望着孩子养老。

帖子里那种无牵无挂的躺平是奢侈品。

连我建的毫无伤害性的微信群都只拉来了6个人,其余的朋友们,一听35岁退休躺平这种梦话,就慈爱地摆摆手:

算了,有这功夫跟你玩我都多写几篇稿了。

这些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朋友,比我躺得还平。

知道自己必然35岁还要干活,连进群做梦都懒得浪费时间。



所以说,把“躺平”两个字妖魔化,实在大可不必。

其实哪有那么严肃啊,这个词翻译一下,就是“挣多少花多少”。

在老一辈人嘴里也叫“踏实”“稳重”“不折腾”。

就是放弃幻想,认清现实,过你能过的日子。


03

问题也许就出在这个“能过的日子”上。

二三十年前我们父母那一辈人,也许干100块钱的活能挣100块钱,能过100块钱的日子。

那个时候当然也有压力,也流行过垮掉、颓废,但是,改变命运从寒门跃升,咬咬牙努努力,毕竟不是完全没戏。

现在流行的用人方式不一样了,老板们喜欢雇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付1.5份薪水。

生活和身体都岌岌可危,还要扛住十倍于薪水的房价,干100块钱的活,也只能过50块钱的日子。


再加上这几年被高失业率、高加班率、频发的过劳死和疫情多面夹击,开始质疑人生的意义再正常不过。

年轻人感受到的现实是,奋斗的性价比越来越低,甚至越努力越像锅里蹦跶的青蛙。

以为能跳出去,其实头上罩着不可动摇的锅盖,脚下是不许躺平的滚水。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轻松”的结论看似是所有年轻人的共鸣。

把讨论范围从一线城市拉到老家、县城、农村,纳入那些不怎么冲浪发声的大多数。

他们面对的命运是努力不会成功,但不努力可能会饿死。

大家都在两害相权取其轻,有底气的人选不工作,没基础的人选乖乖干活。

都是躺平,各有各的躺法。


写到这里,越发觉得那句“认命可以,躺平不行”十分无趣,懒得跟它生气。

认命和躺平是一种东西,只不过体现在不同的人身上,看起来不太一样而已。

认清现实但必须要干活的人被划分为“认命”,退出内卷放弃竞争的人被指责为“躺平”。

我那来自乡下、奋斗到年薪百万的男领导,别人看他都觉得不躺,这么成功怎么是躺呢。

实际上在决定不再为没户口烦恼的那一瞬间,他就躺好了。

宏大的结构中,有些东西天生不可逾越,比如继承来的财富和阶层,躺下也饿不死的底气,以及生来就有的户口。



不是我们选择了“躺平”。

三浦展在《下流社会》里写过日本的“下流阶层”,不是他们主动向下流动,而是没有向上流动的路。

社会结构像河道一样早早就挖好了,人只是被泼进河道里的水。

向上还是向下,向左还是向右,都只能遵循河道的走向。

什么低欲望、丧文化、躺平学,不过就是在被驱赶着向下流的时候,看似潇洒地喊一声:

“松手,我自己会走。”


今日话题
如何看待“躺平学”?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击下方关注,跟我们交个朋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