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合力杀死了中国第一爱情故事

叶橙子 Vista看天下 2022-06-14

非常偶然地,我刷到了一段小众电影的剪辑,是徐克在94年拍的一部曾经争议很大的老电影《梁祝》。

一半人说电影拍得像鬼片,另一半高呼封神。

它的画面有一种诡异的艳丽感,摄人心魄。


一段台词也看得我心潮澎湃。

画面大意是祝英台的母亲想找梁山伯要“分手信”,劝二人和平分开。

梁山伯愤怒拒绝后,祝母像是被触动逆鳞一般,尖锐地反驳:

你以为愤怒,就可以改变你和英台的命运?

你以为很不满,胡人就会忍让南边的汉人?


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地方,生在我们汉室没落的时候,人人都这么虚伪、迂腐和势力。


要怨就怨你们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



这段台词实在精彩,精彩到哪怕我尚未观看电影,浑身上下却如同被针扎了般刺痛。


于是我慕名去补了这部年龄比我年纪还大的电影,看完后只有一个结论:

94版《梁祝》,一定是影史上最好、最痛心、最深刻的一版梁祝。

甚至这句赞美,我都认为不足以概括它。


很长一段时间内,电视上的《梁祝》都被当做普通三角恋故事来拍

请个帅哥来演马文才,拍三人之间的你怜我爱。

于是祝英台被很多人认为是恋爱脑,满脑子只有爱情、甚至不要生命不要爹妈。


只有这部30年前的老电影还记得这个故事的初衷:

梁祝从来不是一个狗血爱情故事,而是一个压抑社会如何吃人的故事。

所有人都粗略地知道,是封建社会害死了梁祝、佳人不得善终。

而94版《梁祝》,则选择把“吃人”的每一步骤都拍出来给观众看,并从这个流传千百年的故事里,试图揪出一个又一个的“凶手”。




01

害了梁祝的凶手是谁?

大家的第一反应估计都是——自然是祝家那个嫌贫爱富、保守无情的老爹啊。

这个结论也不能说错,但电影《梁祝》妙在它慢慢揪出了祝老爹背后的“主谋”。

拍明白了为什么祝父会如此保守无情,以及为什么,在那个时代祝父就不可能是个“好人”。

梁祝二人书库初见

梁祝的传说起源于东晋,相比于其他看不出朝代的翻拍剧,电影《梁祝》决心把东晋的社会背景一五一十拍出来。

电影中的祝府,就是当时社会的小小缩影。

而它不像是家,而像是阎罗殿,祝父就是那个骇人的阎王。

祝父回家后,第一件事是命令式地宣布——我和三品官宦之家马家定亲了,让祝英台准备嫁人吧。

没有商量之地,母亲与女儿都只有接受的份。


第二件事,是往烂了的脸上抹粉。

抹粉,是东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流行,士大夫们痴迷于服食五石散、丹药一类致幻作乐,皮肤溃烂、只能靠抹粉遮掩。

祝父的皮肤烂到发黑,他边抹边把怨气发泄到妻子身上:

“要不是你们女人天天抹粉,怎么会显得我们男人脸色差。”


抹粉明明是遮丑方式,掩盖这群人对民生社稷毫无功绩可言的糜烂生活。

却因为是“上等人都在做的事”成为了一种流行、一种特权。

“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抹粉抹得好、面色红润甚至可以是一个家族飞黄腾达的理由。


因为在梁祝故事诞生的东晋,胡人南下侵占了大片北方土地,汉人的世家大族们慌张地逃难、渡过长江。

渡江后的他们早就没有原本的土地与头衔,汉室贵族摇摇欲坠,却还想撑面子、不让自己“人上人”的地位被抢走。

于是他们定下了一份“名单”,一份门阀士族的“名单”。

在名单上的,大家彼此联姻通婚、稳固贵族地位,于是祝父要把女儿嫁给贵族马家。


不在名单上的平民,一辈子都别想踏进这个阶层。

于是哪怕梁山伯科考中举后成了当地县令,祝父也敢毫无忌惮地让家丁乱棍把他往死里打。

“他没有贵族亲戚,没有势力,怕什么?”

这儿没有人命关天,只有势力关天。


梁山伯被打得奄奄一息,暴雨中扔出门外,他口中喃喃着“我是这儿的县令”,是这儿的父母官。

但街道空空,无人救他。

祝父的角色,相当于一场凶案中的打手,他造成了最多的直接悲剧。

背后操纵他的,是贵族更无情地压迫平民、更迫切地联姻巩固地位的东晋时代。

这些无形的时代枷锁,操纵的傀儡凶手自然不止祝父一人。

还有两个影响更惨痛的帮凶,一同扼住了梁祝的咽喉。


02

剩下的那两个帮凶,不是人,而是一种思维。

在贵族阶级牢牢把控一切、贵贱分明的朝代下,底层生活的人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第一,所有人不可避免地变得见利忘义。

祝英台会被送去书院,是因为母亲担心她太一无所知、嫁去马家会受欺负,所以把女儿送去了自己曾经女扮男装就读过的书院。

在祝母的回忆中,书院开放自由、人也不多。

但祝英台来了后,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

十几人的书院,增加到了三百人之多,其中甚至有学生已经苦读数十年、年纪比老师还大。


因为当时,读书、科举似乎成为了普通人唯一的上升通道、唯一改变人生的机会。

只是这些苦读的学子不知道的是,哪怕如梁山伯聪慧、考中后成为一方县令,在世家大族面前也不过是可以乱棍打死的蝼蚁


而开放自由的求学风气,也荡然无存。

祝英台入学后要找位置坐,教书先生摇头晃脑地问“君子要知来处明去处,你是怎么来书院的”。

祝英台回答是坐车来的,老师便头也不回地让她去坐最后,最后一排自然是家境贫寒的梁山伯的位置。


此时老师追问了一句,坐的车是牛车还是马车。

得到马车的回复后,老师表示祝英台可以往前坐三排

并接着问是一匹马拉的车、还是两匹马拉的车?“两辆马车三匹马?那再往前三排。

睡得是上房还是偏厢?膳食是上等菜谱还是荤素各半?

听到祝英台“睡书库、和院仕夫人一同饮食”的回答后,老师赶紧说祝英台还可以往前三排

于是祝英台就坐到了教室前排,梁山伯依旧在末尾,中间隔了一座教室的距离、也隔了两个阶级的距离。


最为荒诞而讽刺的是,书院老师打探祝英台家世、看人下菜碟时,还总要吟一句诗、来一句“子曰”来掩饰。

“君子用必思其器,你坐的是牛车马车?”

用这些沦为空话的词句,伪装这家书院依旧有读书人的风骨。


如果说见利忘义成了当时的第一行为准则。

那在阶级压迫的社会中,“阶级就是法律”则是当时的第二条铁律。

贵族永远是对的,平民永远是错的。

书院举行考试,除了梁山伯、祝英台外,所有人都是拜托考场外的小厮写出答案、扔进考场,作弊的纸团满天飞,老师却视若无睹。


少爷小姐们的丫鬟仆人,比他们的主人更熟读诗书、更有才华,这一切也同样被视若无睹。

上学前,祝英台的作业都是由丫鬟代笔

梁山伯不作弊,是因为他不屑,也是因为他家境贫寒一切只能靠自己。

而祝英台不作弊,完全是因为她对这些考场潜规则一无所知,也完全不会考。

祝家的管家好不容易找到份答案、扔进去让祝英台抄,此时梁山伯交卷后装作请教问题,想帮她打掩护。

但监考老师,之前作弊纸条满天飞他看不见,此时梁祝打掩护他却跳出来说看得一清二楚。

明明作弊的是祝英台,但老师却说,要开除梁山伯作为惩罚、放过祝英台。

为什么?自然是因为祝英台坐着马车、带着十个仆人而来,而梁山伯所有行李一扁担就能挑走。


梁祝之情被发现时,第一个被押下去斥责打骂的是照顾小姐的管家,而不是祝英台。

要嫁给马家的祝家小姐怎会犯错,都是管家看顾不力。

而看到管家被痛打时,祝英台的丫鬟瞬间毛骨悚然、冷汗直流。

因为她知道,下一个就是自己。


丫鬟与祝英台彼此跪下。

祝英台求丫鬟不要走漏风声,不要告知他人梁祝的私会地点。

而丫鬟则求祝英台放过自己,不要让自己也受到夺命毒打。

后来在恐惧下,丫鬟还是说出了梁祝私会的消息、梁山伯被发现,有观众吐槽这个奴仆不够忠心。

但摆在丫鬟面前的,是不论主子犯了什么错、自己都是替罪羊的人生,而梁祝私会的弥天大罪,落在她一个小小奴仆身上足以致命。


在种种压迫的围剿之下,梁祝的爱情注定不可能成功。

往上,祝家不可能任由小姐嫁给穷举人,他们的贵族地位本就岌岌可危如水中浮萍,祝父只会允许自家攀高枝。

往下,天底下没有多少人能站出来,为这对苦命鸳鸯提供帮助、提供容身之所。

因为这不是一个海晏河清、普通人被允许抱有善意与追求的朝代。

梁祝的勇敢到最后只感化了两个人,管家与丫鬟,因为他们见证了整段爱情的诞生。

而他们作为奴仆,唯一能为梁祝做的事,只有在送嫁的红衣下偷偷备下纸钱与香火。

为哭倒在梁山伯坟前的祝英台,准备好送这最后一程的体面。




03

开头那段刺痛人心的质问,发生在祝府打了梁山伯一顿后,祝母上梁府要一封“分手信”。

被惹恼的梁山伯回击“你这是自怨自艾”,却也反过来戳中了祝母的痛处。


因为这段话的确是祝母在自我问责、不忿于时代,在电影里,祝母其实原本也是祝英台。

前文早有伏笔,祝英台被送去书院,是因为祝母也曾女扮男装求学。


在那个书院她结识了自己的“梁山伯”,两人也曾斗争过,无果而终。

祝母终究嫁到了家族安排的上虞祝家,而她的“梁山伯”出家当了和尚,僧人见到梁祝二人时,说出了与祝母相差无几的话:


“汉人被迫南渡过江逃难,先过江的霸着大官来做、排挤后过江的,仕族要互相拉拢,所以婚嫁就讲究门当户对。”


这世间,终究是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


梁祝的故事,从来不是梁山伯与马文才二选一的故事,而是一个没有选择的故事。

他们的愤怒与抗争在来自时代的无形锁链面前毫无动摇之力:

胡人依旧对江南土地虎视眈眈,而在天大的民族危机面前,耽于享乐、同时内里空虚的世家大族只顾稳固自己的利益与地位。

变得更加仗势欺人,更加压榨底层,更加地保守封闭,更加地不允许异己的存在。

祝英台注定会被抬上前往马家的花轿,在她面前剩下的只有两条路罢了。

抬到马家的究竟是一个活人,还是一具尸体。

祝母选择了前者,而祝英台选择了后者。


很多翻拍剧会把梁祝化蝶这一段拍得唯美浪漫,符合国产剧热衷合家欢结局的特色、有情人终成眷属。


但徐克版《梁祝》意识到了,这对被逼到只剩求死之路上的二人来说,怎么能算是喜事?

于是这部电影,贡献了影史上一场阴森森、最像葬礼的婚礼。

在祝父的示意下,祝府上下都必须抹粉打扮,家丁们的脸被抹得煞白、如同纸人。


祝父原本想违背与女儿的约定,要求送亲队伍不许经过梁山伯墓。

但狂风大作、风沙骤起,队伍还是被吹到了墓前。

祝英台从轿中奔下,抛掉凤冠,一层层地脱去红嫁衣,露出早早穿在里面的丧服。


最后跪倒在梁山伯的墓前,唱起她受罚时、梁山伯为她弹奏静心的曲调,自然是那首名曲《梁祝》。


在学院念书时,梁山伯因被他人侮辱、起了争执,慌乱中书院的琴被摔断,对方笑着“梁山伯肯定没钱赔”逃之夭夭。


眼见着他要受罚赔偿,祝英台一把把断琴抢过来,喊着“琴破了我赔得起,把琴给我”。


祝英台被罚举着断琴站到落日。

手臂酸沉、内心委屈、泪眼涟涟时,祝英台听到了梁山伯的琴声,他在抚琴、以琴声为伴。

在这个回荡着琴声的黄昏里,在象征着时代铁锁的断琴重压之下。

梁山伯第一次遇到了不在乎他困顿家世的祝英台,祝英台第一次遇到了不谈迂腐道理的梁山伯。


如今在坟前,也依旧以这首曲子做告别。


一曲终了,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

而在这场暴雨中,祝英台脸上被抹上的、如鬼魅般的诡异妆容,逐渐被冲刷掉。


当出嫁的妆容被冲刷干净,恢复素颜,她浑身上下再没有一点婚礼的痕迹时。

此时的祝英台,却真正像一个得偿所愿、心满意足的新娘。


整部电影中,马文才从未露面,甚至没有名字,只有“马家公子”的称呼。

因为在梁祝的爱情悲剧里,他根本就不重要。

没有马家,也会有赵家、钱家、孙家、李家,马家只不过是一个代名词。

它象征着无情碾死蝼蚁的滚滚时代车轮,象征着压迫在每一个人身上的禁锢。

就像《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老爷,他们虽然从未露面,但所有人都被迫地顺从着他们的父威、放弃自我乃至良善。


千百年过去,太多人早已或主动或被动地,把《梁祝》矮化成了一个庸俗的三角恋故事,忽视了悲剧吃人的内核。

越来越多的人为马家抱不平、认为门当户对天经地义、嘲笑梁祝二人的痴傻,笑他们认不清楚自己的地位,为何不顺从一些、低头活下去?

这些观点,电影里的祝母也质问过。

那位曾与祝母相爱的僧人上门拜访,以鲤鱼做比,劝祝母放梁祝远走高飞。

祝母回答说他们无法适应外界规则、会死的,囚在池塘中是唯一生路。

而僧人的回答是——

“世上根本不应该有池塘。”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梁祝不只是爱情,
而是所有被束缚的男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