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调控房价的“铁拳”岂能砸向中介炒作

2017-04-01 周建邦 凯迪猫眼看人

房价调控的“铁拳”砸向是中介炒房,似乎是想砸掉“商人逐利”。但这无疑是与市场经济规律背道而驰。



近来,我们不断看到调控房价的“铁拳”挥舞,砸向中介炒作。房价是不是中介炒作给推高的?挥舞“铁拳”砸向中介炒作,是不是砸错了地方?


    我们也应该看到,解决房价高企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增加住房的供应量。如果不能增加住房的有效供应,所有的调控房价措施都只能是“短期行为”,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


    当前房价高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货币增发导致流动性过剩,在实体经济不振的情况下,使大量的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本来,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对于增加住房的供应量,应该是一大“利好”。有钱可以多建房子嘛,基于一般的常识,情况应该如此。可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为何没有增加住房供应,而只是推高了房价呢?


    其实,我们只要想到,房子是建在土地上这一最平常的道理,就会知道,如果土地供应量没有增加,而只是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钱增加,根本不可能增加住房供应量。再多的钱,也不能建成“空中楼阁”是吧。


    而基于土地国有这一基本国情,土地总是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而土地的供应量,最终必然决定住房的供应量。这就是为什么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大量增加,却不能增加住房供应量的根本原因所在。


    向房地产市场投放多少土地,不是由市场说了算,而是由地方政府来决定。虽然土地价格采取了“招拍挂”这一市场运作方式,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土地“市场化”的“幻觉”,但在土地供应由地方政府出自行政决策,而不是由市场作主的情况下,这种土地供应“市场化”归根结底是行政支配而不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进行合理配置。


    由于地方政府手中掌握了土地这一房地产市场的上游“命脉”,同时又将房地产下游的建房与卖房交给“市场”来运作,这种一半“行政”一半“市场”的方式,成为房地产乱象的根源。


    由于城市土地的稀缺性,地方政府不可能无限制地向房地产市场投入土地,况且由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这一特点,给地方政府以“卖地逐利”的冲动,地方政府也不愿意低价出让土地,使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来平抑房价成为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而房地产开发商,中介和炒房者,自然有商人逐利的本能冲动,在“市场化”这一前提下,政府既无法“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诸多“市场要素”,也无法对开发商牟取暴利进行有效“驾驭”。在此情况下,政府所谓的调控房价,又如何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现在,房价调控的“铁拳”砸向是中介炒房,似乎是想砸掉“商人逐利”。但这无疑是与市场经济规律背道而驰。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任何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结果都会很难看。不信,我们可以走着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