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1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最后一场黑白胶片电影丨最镜头

2017-07-15 请戳☞ 凤凰江苏


他,将最美的年华,凝固成胶片上永恒的黑白剪影;他,走过时光一路前行,将深藏在内心深处无人可解的孤寂抛诸脑后……他是王则友,今年68岁的他是陶吴电影院放映人。王则友47年的坚守,如时光酝酿的醇酒,香气馥郁...



陶吴影院建于1976年,位于陶吴小镇中心广场右侧。紧闭着的大门上了锁,漆黄犹新却随着时间的推移,露出最本质的铁锈。“电影院是个舶来品。”王则友说,上世纪60年代,没有舞池歌厅,彩色电影的传入,为城市人带来福音。随着观众越来越多,播放越来越固定,可以遮风避雨的观影场所成为大众需求,市县政府出面将庙宇、礼堂改造成电影院。



“一场电影的放映就像是一场精心准备的盛会。”每逢有电影放映,报纸上会刊登出场次、放映时间,售票价格。“上世纪60年代,5分钱一张电影票,80年代涨到8分钱,还有时候一毛五、一毛钱一张票,那时候场场客满。”王则友说,到21世纪初,胶片电影渐渐落幕。



陶吴影院这里没有城市影院的豪华,没有舒服的沙发和先进的音箱设备,一排一排的老式木椅,在散场的时候会一连串的“啪嗒,啪嗒”响起。“一共是1046个座位,现在大概1000个座位,拆了两排。”王则友看着空空荡荡的礼堂,如今这里的一切依然保存完好,地址未变,设施未变,唯一改变的只是多了几分沧桑。这里的场景仿佛电影中的老胶片一般,时光停滞几十年了,依旧如故。



和许多即将步入“知天命”的年纪的人比起来,无论是精神面貌,抑或身形体貌,王则友看起来似乎还要小上不少。1970年8月高中毕业的王则友,一年后就参加放映工作。“我们一个大队就是我一个高中生,就派我去放映员。1971年11月25日我去放的电影,日期我都记得。”王则友就这样干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我对电影事业我很热爱,不然我早就离开电影院了。”



这一辈子究竟放了多少场电影?王则友摇摇头说了两个字:没数。王则友用娴熟的手势,装片,播放。以前要放映一场电影,放映员有时需要在胶片机旁边坐上一个多小时,随时关注胶片是否会断开,王则友佝偻着身子,坐着靠背不高的椅子,身形早已不再挺拔。



“放胶片电影的时候,真的是提心吊胆,天气又热,胶片很容易断,这一断,就要求你要当场修复打结。最早的时候,用的还不是弹性较好的节能片,有时候一坏就坏几次,弄得我们很狼狈,也是满头大汗的。”数百年来,影像的世界一直以胶片作为时间轴,胶片也见证了电影的发展史。从黑白到彩色,从8毫米、16毫米,到标准的35毫米甚至70毫米。



电影院里有两台松花江5502DX电影放映机,一部是16毫米的放映机,另一部是35毫米的放映机。“放映机我们常说是两台大炮,它是黑龙江产的松花江名牌座机,我1986年自己出钱买的。”一张雪白的幕布、一台神秘的机器、一束直射幕布的光,电影就开始了。



“我每个季度都保养一次,铁的东西不保养就会生锈,生锈就作废。”现在陶吴电影院已经变成王则友的第二个家,他尽自己所能地守护渐渐消逝的老记忆,当熟悉的影片再次播放,他就像是放映口映射出来的那束光,从未变过。重温带来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怀旧,也不是因为那个时代有多么好,而是,那个时候你年轻过。



虽然电影行业经历了从胶片到数字影像的巨变,但对于王则友而言,变化的只是技术。原先规定电影需要有两个人放映,一台放映完毕后,告诉对方换片了,另一台准备开机,“而现在就我一个人了。”看着放映室里的设备,熟悉而又陌生,“这个是放电影机,那个是配电柜,这个是扩音设备……”



剧院内部老式的半月型舞台设计,与堆积着深重时代感的红丝绒幕布便能看出端倪。“今天我放的是《宝葫芦的秘密》。以前的电影,无论是在设备、构思、技术上,还是在制作、放映条件上,与现代的电影相比,都显得有些粗糙。如今的电影,能让人有重复观影冲动的,不多。”机器吱呀的响着,黑底白字,似乎看到波澜壮阔的岁月河流,感受到一个时代的兴盛衰败。这些,才是最难复制的。



落满灰尘的唱片机和唱片,依然能为播放的影片配放出音乐。“唱片原来3毛钱一张,现在买不到了。现在这台机器都可以运作。机器产权属于政府,集体的财产,我私人拿集体的财产当私人财产保护,换做别人就当废铁卖掉了。”王则友展示着收藏已久的宝贝,“怎么样,音质还行吧?”



胶片播放记录本上的资料,停在了1995年3月17日。“放映的年轻人很少了,我们老的一个个退下后,可能今后就没有了。”经典如同祖传的茶器,经常拿出来擦拭,才能焕发出耀眼的光彩。重温那些经典老电影,总能让我们收获不期而至的感动。



“二胡我自学的。我也学了摄像,平时帮别人结婚摄像。”王则友闲来没事时,会拉拉二胡,在这偌大的电影院里孤单感也如影随形,“我不知道还能呆多久了,快要70岁了,我现在干一年是一年,如果让我回家,我就回去了,只是有点舍不得吧。”



影剧院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两张手写海报,颇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格,放到现在来看不失是一种简洁与时髦。底纸已经泛黄,四角微微蜷曲,红色的艺术字是王则友自己画上去的,右边一幅是2016年春节前后的一张电影海报,内容非常新。问及为什么还坚持手写海报,王则友倔强地笑了笑,说:“那时候没有电脑,现在电脑打也没有我手写快。”



现在是下午,贴近黄昏,对面的幼儿园要放学了。影剧院门口搭砌的细长水泥台阶,平日里冷冷清清,鲜有人气,此时三三两两坐着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他们坐在台阶上或聊天或看手机,夕阳西下,一寸一寸的光阴就在等待中溜走了。王则友看着这样的情景,偶尔就会想到那时影剧院最繁华的时候。“人家为了买票,挤得把窗户都推倒了……”



说到放露天电影,王则友说他很是熟练。这一次陶吴街道进社区活动,王则友选择在居民楼的广场上。“以前我们几个人带着机子拖着被子下乡放电影,乡下没有电还要带着发电机”。顿了一顿回忆了会儿,王则友继续说道:“一晚上放五个大队,等到最后一场的时候,天都亮了,屏幕上已经看不见画面了。我说看不见了就不放了吧,观众说不行,听听声音也是好的。于是我们就一直放,那场电影我记得很清楚,放的是《刘三姐》,太阳出来了屏幕上什么都看不见,就听到扬声器里的声音,最后放完了观众才走。”多年放映露天电影让王则友经验十足。天光尚早,王则友就架起了荧幕,下面两个角用石头拉直了,“你看这样屏幕就不皱了。”



正式放电影前还有暖场时间,“问住在一楼的人借个插头插上电就好了,这边人都很好的。”插上电后音响里就放起了歌。“这样大家就都知道一会儿晚上我们要放电影了。”王则友说,现在放电影已经不再用胶卷了,改成了数字机。见证时代发展的胶卷电影或许就这样淡出了电影舞台,作为古董永久地收藏在博物馆中。“我们那时候年轻,放一晚上电影不觉得苦的。”



为了让晚上放映露天电影的效果更好,王则友注意到了荧幕前方的这盏路灯。当暮色四合,本是带来方便的路灯倒是给露天电影的放映帮了倒忙。王则友的老搭档将袋子挑在木棒顶端,踩在自家小车的顶上,想要把袋子暂时套在灯罩上遮一点儿光,看着搭档踮多少次脚尖也够不着,王则友有点儿着急却也无可奈何。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王则友开始调试设备,做最后的确认。大概是一直与最新的技术作切磋,王则友一头黑发两眼有神,动作干净利索,丝毫看不出年逾古稀。音响声音的大小、放映机放置位置的高低倾斜等等,一项一项检查调试,一丝不苟。周围逐渐坐满了等待看电影的人们,大人带着小孩,小孩带着玩具,住在一楼的人搬出了自家的小板凳招呼邻居们挑好位置坐下等待。偶尔有小朋友跑过来怯生生又好奇地看着王则友。“你今天想看什么呀?”小朋友一个害羞,倏地跑回大人身后:“喜羊羊与灰太狼。”



初夏,白昼变长,晚风裹挟着潮湿的水汽。暖场的音乐放过了好几轮,天才终于暗了下来。熟悉的电影开头音乐、动起来的画面让孩子们停止了吵闹、大人们也逐渐不再聊天,视线都集中到眼前的方寸荧幕上。尽管是数字机全自动,不再需要人看管着等待换胶卷,王则友依然时不时去放映机那里看一眼,唯恐出现差错,可能是当年的胶卷机养成的习惯。电影有条不紊的放映,王则友偶尔在边上走走,不时会去逗逗孩子:“喊我一声我就给你放动画片好不好?”还没等孩子张嘴喊人,王则友自己就先笑了,“明天放明天放……”





凤凰江苏原创」


文✎潘文茜 陈楚楚 摄✎薛晓红

编辑✎聂茹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