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1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一叶梧桐一报秋 稻花田里话丰收 丨节气

2017-08-07 凤凰江苏

8月7日,晨光初现,清风徐来,“票圈”一刷尽是“未出盛夏已是秋”“一夜梧桐一报秋”,惊觉今日原来是立秋。


 

《立秋》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朝时,立秋这天宫廷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从此,各种农作物开始生长旺盛,等待的是即将丰收的季节。


立秋三候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


一候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


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


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立秋的南北差异


由于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的南北差异、地表以及海拔高度的差异太大,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天。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9月上半月华北开始天高云淡;西南北部、秦淮地区在9月中旬方感秋风送爽;10月初秋风吹至江南;10月下半月,岭南炎暑顿消;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来到达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而当秋天的脚步到达海南省三亚市的“天涯海角”时,己经快到元旦了。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



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习俗


今日立秋难道说酷暑已经到头了?那为何还有“入秋还是热”之感?事实是“秋老虎”也许会卷土重来,但是在节气上,确实已经迈入了秋天。而对于南京人来说,和立秋相关的习俗还真不少,“啃秋”、“秋后十八盆”、“贴秋膘”,哪一样都不能缺。


>>>>

啃秋吃西瓜


立秋了,南京人通常会买个西瓜带回家,全家啃西瓜,就成了所谓的啃秋。啃西瓜,能防燥热,寓意着酷热难耐的夏日即将过去,时逢立秋,将凉爽的秋日咬住。



关于南京的啃秋习俗,传说已经有数百年的传统了。相传在明朝刚刚创建之时,大量外地士兵来到了南京,将癞痢疮这种病传了过来。此后不少南京居民便饱受癞痢疮之苦,直到一富户得到偏方,在夏日按偏方所述每日啃西瓜,治愈了疾病。许多人家效仿,多年后便形成了立秋啃西瓜之习俗。


但对于啃秋的解释,还有源于外地一说。据老南京武蜀生表示,啃秋可能并不是本地原生的立秋民俗,“在古时并不种植西瓜的南京人,吃到的西瓜都从外地运来,直到后来有了本地品种‘陵园瓜’的种植,南京才普及西瓜这种水果。加上外地也存在啃秋的说法,所以推断啃秋的发源可能不在南京。”但不管来源如何,如今啃秋吃西瓜已经成为南京人立秋时不可或缺的习俗了。


>>>>

秋后十八盆


秋后十八盆,是指从立秋节气开始,还要再连续洗十八天的澡。“秋后十八盆”这一说法,是老南京人口中流传的一句俗语。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了,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立秋节气,其实仅仅是气温下降的一个开端。我国幅员辽阔,立秋后某些地区可能很快转凉,而包含南京在内的更多区域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高温。立秋之后这段时间的“秋老虎”,依旧会让人出汗洗澡,在南京这段高温差不多还会持续十几天,以前洗澡又泡在木盆中,正好对应上俗语中的“十八盆”。

>>>>

贴秋膘


贴秋膘,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民俗,简单解释就是说立秋之时吃肉,弥补夏天丢掉的体重。据悉,老南京人在立秋之际,往往会用秤去称一称各自的体重,然后与之前的体重对比。这样对比的结果经常是体重减轻,夏季天气炎热,人的胃口不好,再加上炎热导致的出油以及能量消耗,体重自然降低。



很多年轻人可能对这种减肥的效果很期待,但对不少老南京来说,这却成了一种不小的损失,需要通过食物来弥补。再加上温度转低,胃口渐开,老南京们便趁机吃点肉食,满足一下口腹之欲。红烧肉、红烧鱼、烤肉、炖鸡、炖鸭,各种肉类都搬上了立秋的餐桌,老南京们就这样在立秋吃大鱼大肉,以肉贴膘。



来源:凤凰网江苏综合整理

编辑✎华贤东 郑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