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护卫队 隐私护卫队

 4月26日,第五届“4·29首都网络安全日”活动在北京开幕。与会专家介绍,在消费、金融、政务等场景应用广泛的“刷脸”认证,成为了黑产人员攻击的新目标。使用最少一张、最多三张普通正面照片,3D 软件就可以合成动态视频,顺利完成“眨眼、摇头、张口”等动作指令。

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安全攻防的对抗随之兴起。每次技术有所进步,攻击的手段也会随之更新。黑客通过平面照片欺骗人脸识别的漏洞曝光后,各大机构纷纷采取活体检测技术加强安全保障。用户刷脸时,必须完成人脸左转、右转、张嘴、眨眼等动作配合指令,配合错误便被认为是伪造欺骗。


如今,这种检测也正在面临黑产的威胁。“4·29首都网络安全日”活动上,阿里安全专家介绍了一个案例:2017年11月下旬,梁某、张某等6 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以“侵犯公民身份信息罪”批捕。嫌疑人使用3D软件控制人脸照片进行攻击操作,导致近百名受害人驾照分被盗刷。他们选择受害人驾照证件清分交替周期作案,受害人根本无法觉察。


安全专家介绍,3D软件合成是目前灰产进行恶意攻击的主流方式。使用最少一张、最多三张普通正面照片,再加上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黑产人员便可通过正规3D软件合成动态视频,完成“眨眼、摇头、张口”等动作指令,在防御性较低的平台完成认证。


通过3D合成“假脸”完成认证登录的账号,通常被黑产人员用于黑卡虚假注册、刷单、诈骗等不法行为,覆盖了网贷、购物、交友乃至线上政务系统等领域。据悉,这类账号如果用于网约车平台刷单,服务费约为100元-150元/个;如果用于网贷平台进行恶意贷款,每个账号价格可达千元以上。


在活动现场,阿里安全专家演示了防范3D软件合成的最新技术产品“1:1人脸验证”。“就像在灯下行走,黑灰产是身后的影子”,阿里安全图灵实验室负责人薛晖介绍,该产品采用了动作检测和数据模型深度学习来综合判断风险,通过深度学习能认证出98.31%的人脸,并能有效识别PS、三维换脸等软件。


“利用照片、视频等冒充的图像,与活体人脸从外观到温度、皮肤纹理、微表情、微姿态等均有差异”,薛晖说, “1:1人脸验证”能通过嘴形识别、脸运动匹配传感器、脸外观匹配照明、焦距恢复形状、人脸连续性检测、人脸视频脉搏检测等技术,在毫秒级时间内揪出假人脸,让造假者无处遁形。

4月26日,第五届“4·29首都网络安全日”活动揭幕,阿里安全八大实验室组团亮相。观众现场体验阿里安全双子座实验室的PS图片鉴别测试。



报料请点击E隐私投诉小程序 

推荐阅读: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去年下架8364个移动恶意程序

政府信息公开涉个人隐私要去标识化

外卖信息泄露追问:美团、饿了么的隐私保护功能是否成了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