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戏台,不一样的戏!江门这个400多岁的石戏台,带你穿越时空
在江门新会会城街道凌东社区平安路,有一座明代石戏台,它有400多年历史,比起粤剧发祥地佛山祖庙万福台(建于清代)还要早得多,可见新会粤剧文化源远流长。新会石戏台历尽沧桑,在2010年重修后焕发着新的青春,成为了新会粤剧曲艺演出的标志及符号。
台上一挥袖,仿佛跨越了百年时光。
踏上平安路的石板路,似乎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道路两边,民国骑楼的屋檐下,几位老人闲坐在暖暖的阳光下闭目养神,没有吆喝的嘈杂,没有音响的喧嚣,整条街都很静很静。
走着走着,两边的屋宇突然退开,古意氤氲的石戏台端坐眼前,那些隐匿在飞檐翘脚、瓦楞墙缝里的旧日痕迹扑面而来。
时至今日,新会石戏台依然是戏迷们的好去处。
走近石戏台,很容易被它吸引,它仍然保存着高贵而不俗的气质:亭阁式重檐歇山顶,台前四条花岗岩圆石柱与木横梁衔接,檐下与横梁间施雕花木华板,戏台屋顶为歇山顶式,顶部拱形,一斗三升斗拱。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台上屏风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犷。
根据文物数据,戏台台基仿须弥座,高1米,边角饰竹节纹。面宽三间15米,进深三间11米,建筑面积165平方米。戏台背后屏风左右两房间是音乐间,舞台后为化妆间。
不少演员既是演员也是乐手。
新会粤剧的群众基础非常深厚,仅会城地区就有业余粤剧曲艺团社近30个。这些自发组织的曲艺团既有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团体,也有由志同道合人士自发组织的队伍,他们是最活跃的基层粤剧文化群体之一。
台上演出只有几分钟,演员却要花上一个小时来化妆。
同时,这些粤剧曲艺团还得到了当地工会、社区等的支持,不仅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还可以在公园、广场等地方进行定时练习和演出。其中,新会石戏台正好为众多业余曲艺团体提供了最好的登台表演阵地,也为市民提供了丰盛的“视听大餐”。
演员即将登台,戏迷过来拍照留念。
每周日上午,新会石戏台都会安排新会曲艺团社的公益演出,有成立半个多世纪的新会粤剧团,也有由退休“老倌”组成新会曲艺协会曲艺团、区政协联谊会曲艺团、会城曲艺团等,还有其他的业余曲艺团,他们的演出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而这些演出日,成了许多老戏迷相聚看“大戏”的好时光,就连来自周边乡镇的戏迷也会乘车过去捧场,有时候还有来自外地的戏迷闻讯赶来交流。因此,新会石戏台远近闻名。
据史料记载,石戏台原是会城关帝庙的“附属物”,属于神庙戏楼。关帝庙的地址在原城东小学内,上世纪80年代建教学楼时被拆掉。
这座已经湮灭的关帝庙在明代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刻本《新会县志》中有记载,清代康熙《新会县志》卷九中记载得更为详细,说明它是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由千户陈大印父子购买邓东谷、周尚信的民地兴建的。
老戏迷几十年如一日,看粤剧是他们不变的爱好。
一直以来,寺庙中戏台的最初产生,与宗教祭祀活动以及民间祀神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平安路上的关帝庙正是当时香客如云的公共场所,每逢神诞日,庙方便聘请戏班来演出,成千上万群众在石戏台周围观看演出,而石戏台也成为了新会历史上重要的演艺场所。
不少老艺人为粤剧传承付出许多心血
新会文史学者林福杰认为,神庙戏楼有它自身的发展过程。演戏要在大平地上做场,但人太多就看不到,于是抬高表演区,就产生露台。宋元时多为露台,台用木搭,台边设围栏(即勾栏),所以“勾栏”一词在宋元时期通常理解为“杂剧和各种伎艺演出的场所”。
宋代以后,神庙广场前设戏台,用于应节供奉神灵或神诞演戏,所以台的位置要面对神庙,最初是临时性搭棚,后来发展到在台上建屋,能挡风雨、避寒暑,名为“戏台”,直至明末清初才有了“戏楼”的称呼。
高高的戏台坐落在民居前,古色古香的屏风刻画着各式各样的戏曲人物,宽敞的“群英台”分“出将”、“入相”两道门,不用细看,这是一个典型的戏台。舞台的右后方为上场门,写着“出将”二字,左后方为下场门,写着“入相”二字,这与传统戏曲往往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有关。
翻阅一些资料,可发现新会石戏台是经过当时的能工巧匠多次修复,才得以保存下来的。2009年,新会区政府投入210多万元,全面修缮石戏台,按照原建筑风格和工艺、构造特点等,修复天面、墙体、木构件,进行防腐、防蛀、防火处理,以保持原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现代粤剧《智取威虎山》的“胡司令”遇上了古代粤剧的“唐明皇”
几年前,文化部门调查发现,全国保存下来的明代戏楼已不足80座,广东则更为少见,新会石戏台是其中有知名度的一座。
文章转载自江门旅游,素材来源于江门日报(图片由冯耀华提供)
“在看”的永远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