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漫游丨倾心一日,阅尽千年,探寻连南瑶寨非遗里“隐秘的角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广东文旅投融 Author 何蕊希 吴丹

深漫游是广东省旅游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推出的目的地专栏。旨在通过深度体验的方式感知目的地,着重从人文视角出发,探索和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彰显文旅融合魅力。本期为该栏目的第一篇稿件。



炎炎盛夏,骄阳似火;

季节深处,满目葱茏。

这个七月,我们驱车向北,

探寻非遗里“隐秘的角落”。

千年风雨,冲刷瑶山,

可瑶寨依旧,乐意无穷。


坐标:清远市连南千年瑶寨





 08:00 AM 


晨光熹微,瑶民热情迎客

晨雾熙熙,滴答的雨声与渺远的鸡啼声打破了瑶寨一夜的宁静。瑶寨正慢慢苏醒过来,瑶族居民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此时瑶寨门前,几位盘着红头巾、插着雉鸡翎的“阿贵哥”正唱着祝酒瑶歌,扎起发结、插着短绒毛的“莎腰妹”为客人挂上旺相带。热情的瑶族人民欢迎着四面八方的客人的到来。



喝过这碗醇香留齿的米酒,我们踏上石板阶梯,步入千年瑶寨,开启一趟非遗的寻觅之旅。







 10:00 AM 


历尽千帆,瑶寨风貌依旧

“岭南无山不有瑶”,800多米的高山之上,南岗排瑶古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蜿蜒古道的两旁黑瓦青砖白缝墙,寨顶错落有致,巷道纵横交错,还有用缠腰带绑住蓝色衣襟的妇女在屋门前悠闲地绣起了花。



在石径回环的瑶寨里转悠,没有车笛轰鸣,没有晃眼霓虹,仿佛时光在倒流,淌过遥远的风景,淌过熟悉的记忆。千年之间,多少世事变迁,唯瑶山依旧,蔓延到天际尽头。



半山腰上的瑶王屋经过风吹雨打,已显得有些破旧。但驻足屋门口,我们仍能感受到当初瑶王作为南岗排最高首领的大气与尊贵。


(图源千年瑶寨)


而作为瑶王权力的象征,石棺葬礼在连南排瑶中属南岗排所独有。得益于末代瑶王的思想进步,摒弃了使用石棺安葬,该石棺才得以保存,实属稀罕。如今我们可以通过石棺的部分残件,近距离地探究瑶族古老的石棺墓葬文化。


建筑、文物、历史、瑶民……一处处景观仿佛在诉说着南岗排瑶一页页的历史,饱含风霜却又历久弥新,与瑶家日常共舞在最美古村落。而贯穿于世代瑶胞之间的无形“纽带”,则是那亘古不变的盘古王信仰。





 03:00 PM 


追根溯源,沉思盘王信仰


盘古王在瑶族世代相传的瑶经中,被叙为开天辟地,造人造地造五谷。历代瑶族人民以盘古王为信仰,在瑶寨繁衍生息,孕育出了多彩的非遗文化。



从中门到歌堂坪,至古庙,是全寨的龙脉走向。盘王古庙建在整个山寨的“龙头”位置,寓意保佑瑶民平平安安。同时,百里瑶山的座座石山面向这里,颇有八百罗汉朝拜盘古王的庄重礼仪景象,因此“龙头”的位置又名“盘王峰。



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盘古王的生日,每逢此时,瑶寨都会举行盛大的“耍歌堂”来祭祀盘王,点土炮、杀鸡、点爆竹、过九州是其中的必备流程。据当地瑶民所说,最正统、最大型的“耍歌堂”活动每隔18年才举行一次。如今,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与升级,已成为世界认识连南、了解连南的一张名片。





 06:00 PM 


暮色四合,长桌宴上品饕餮


临近黄昏时分,耍歌堂的场地里,饭菜香气扑面而来。地道的瑶王长桌宴正在上菜——红葱头淋鸡、大坪清水鸭、瑶王手撕牛肉干、清蒸寨南水库草鱼、猪头皮、花生豆腐滚香脉等逐一亮相。



在众多菜品中,“牛皮酥”颇具特色。其实在以往,瑶族人家要等到老人过寿时才吃得上这道菜。一道讲究的“牛皮酥”需要经过选材、风干、烧、捶、清洗、焖炒等十多个工序,才能做到松、软、糯、香、爽口。2016年,排瑶牛皮酥制作技艺入选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独具瑶家风味的美食外,热情的瑶胞们为客人送上的“源远流长”的敬酒礼也是一大看点。众人唱着瑶歌,客人用土陶碗喝着瑶家米酒,歌声不停,酒也不止。



对于向来有着“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八排瑶来说,歌舞是生活里传情达意的最佳方式,音乐更是流淌于生命之中的天然“血液”。在连南瑶寨中,就曾诞生过一首享誉世界的中国管弦乐《瑶族舞曲》,它由著名音乐家茅沅先生改编自《瑶族长鼓舞歌》,其旋律悠扬、曲风独特,曾于1998年登上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至今依然是中外许多顶级交响乐团和民族乐团的保留曲目。

广东千年瑶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其远拜访《瑶族舞曲》作者茅沅(图源千年瑶寨)

茅沅为千年瑶寨题字(图源千年瑶寨)


在众多的瑶族民歌传承人中,有一位兢兢业业的省级传承人就来自千年瑶寨,名唤唐六妹。她目前每周有一节课的时间在小学里教孩子们唱瑶歌,一般选取的是赞颂千年瑶寨山风优良的歌曲。


“尽管现在经常需要在景区和其他庆祝瑶族节日的活动上表演,但我的心态和五六岁学习时没有很大的变化,也不感觉到累,因为自己很热爱。”唐六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流露出了对瑶歌的钟情。





 08:00 PM 


兴致正起,篝火点亮非遗名片


长桌宴的尾声,便是篝火晚会的开始。


“瑶不离鼓”,长鼓舞陪伴瑶族人民800多年。瑶族舞者身上都挂着1米长的花鼓,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转,右手随之拍击,边舞边击。各种跳跃、旋转展现着瑶族人民劳动生活的情景。更有两两斗舞,鼓声洪亮,妙趣横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果然名不虚传。



在表演中,我们留意到有一位正是长鼓舞的市级传承人,名叫唐二贵。二十几年前,10岁的唐二贵第一次见识了18年一次的盛大耍歌堂,凭借着浓厚的兴趣和过人的天赋,他自那时起便开始学习和研究长鼓舞,逐渐成长为当地知名的长鼓舞“小王子”,目前师从国家级非物质遗产“耍歌堂”的省级传承人唐彬公。


唐彬公是瑶族的“天长公”,在瑶老制中地位最崇高。自15岁起便开始学习长鼓舞的他,已有五十几年的“舞龄”,一直以来积极参加各类瑶族文艺演出,热心于瑶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近年来,对于年轻人对长鼓舞所作的改编和网络推广,唐彬公表示“很开心”。如今虽年逾七旬,他仍指导着60多个学生学习长鼓舞、念瑶经。


从左至右:长鼓舞市级传承人唐二贵、耍歌堂省级传承人唐彬公、瑶族民歌省级传承人唐六妹


在篝火晚会上,除了长鼓舞的表演外,瑶族婚俗也是非常值得体验一番的。首先是“讴莎腰”,小伙子对着“莎腰妹”唱歌倾述自己的家门、身世以及对姑娘的爱意;若情投意合,姑娘接着送小伙子自己绣的花挂袋或腰带作为订情信物。小伙子回送姑娘耳环、银簪、手镯等饰物。


经过认亲择日后,婚宴一连三天,男家摆酒宴客。第三天早上,新郎带着鸡、肉、酒等礼品,陪同新娘一起回娘家。到娘家后,夫妇一起祭拜娘家祖先,向父母行拜礼,即日返回夫家。


游客可以体验“选”一个心仪的“莎腰妹”、担上瑶族的一些订婚礼物、穿上瑶族的婚服等等,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夜已深沉,瑶族“阿贵哥”点燃篝火,全场的游客和瑶族居民一同围圈舞动,一天的疲惫伴随着欢笑声渐渐散去,而非遗的点滴已连同今日美好的回忆一同打包——盘古王的信仰、瑶族服饰上的瑶绣和银饰、美味的牛皮酥、嘹亮的瑶歌、欢快的长鼓舞、奇特的瑶族婚俗成为了心中一张张色彩鲜明的非遗风景名片。

在篝火晚会的最后,众人三次簇拥中心篝火,祈求着最美好的祝福。当篝火熄灭,千年瑶寨又归于瑶山的宁静,等待又一次黎明鸡啼的唤醒。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瑶族居民朝而往,暮而归。

我们探访瑶寨里的各个角落,

仿佛一日即可阅尽千年。

可观可感、可听可尝,

瑶族非遗从不隐秘,

而是融于日常,闪闪发光。




原创性内容栏目往期文章推荐

采写 | 何蕊希 吴  丹摄影 | 袁颖琳 吴  丹(署名除外)视频 | 廖  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