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技术】专家论道之梳棉篇

2016-11-17 中国纱线网

一、如何控制梳棉生条的质量

生条质量包含的范畴比较广,如生条棉结、生条杂质、生条短绒率、生条条干不匀率、生条重量不匀率、生条纤维分离度等等。对于不同的质量指标,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措施和控制侧重点。总体上来说,控制生条质量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入手。


1、原料的选择。应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梳棉机的技术性能,选择适宜的原料。重点控制原料的短绒率、含杂率和成熟度等指标。


2、设备的控制。要保证良好的设备运行状态,特别是要保证梳棉机各针布的良好性能,做到无损伤、锐度好。


3、工艺的优选。选择优质的梳理元件,采取“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气流参数保证、合理配套针布”等工艺措施。分梳质量是提高生条质量的基础,分梳质量愈好,单纤维的分离率愈高,纤维间的杂质在分梳过程中易被清除,生条的结杂一般也较少。同时单纤维在锡林与盖板间有足够反复转移多的机会,有利于纤维丛锡林向道夫均匀转移,棉网质量好,生条条干不匀率较低。


4、操作的管理。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持设备良好的清洁度,控制人为疵点。


5、温湿度的控制。要根据不同的原料,控制适宜的温湿度,使纤维处于轻微的放湿状态,提高纤维的梳理性能,减少静电和飞花。(业内专家  陆惠文)


二、梳棉机后部落杂区对落棉有何影响

梳棉机的第一、第二为主要落杂区,两个落杂区的长度可以通过调换不同厚度的除尘刀和不同弦长的导棉板(小漏底)、调整除尘刀的安装位置、增减预分梳板数量等措施进行调整,以达到控制落棉的目的。除尘刀工艺包括除尘刀高低、安装角度和与刺辊的隔距。放低除尘刀位置,第一落杂区长度增加,第二落杂区长度缩短,在与刺辊隔距不变的情况下,使得除尘刀切割的气流附面层厚度增加,第一落杂区落棉增加,而小漏底切割第二落杂区附面层的厚度减小,第二落杂区落棉减少。但后车肚的总落棉率增加,反之亦然。除尘刀的安装角度小,刀背对附面层气流的迎面阻力大,可增加刀后对纤维的回收作用。


除尘刀与刺辊间的隔距缩小,除尘刀切割附面层的厚度加厚,落棉增加,有利于除杂。但由于在附面层内层,所含纤维量较多,而杂质较少,因此隔距在一定范围内缩小,会使落棉中的可纺纤维量增加,而杂质落下量增加不显著。小漏底与刺辊间的隔距自入口至出口逐渐收小,小漏底内的气压变化较平缓,使气流从尘棒间和网眼中缓和的排出,有利于排除尘杂和短绒。小漏底弦长是影响落棉的主要因素之一,减少小漏底弦长,可增加第二落杂区的长度,同时附面层增厚程度增加,使更多的杂质和短绒在小漏底入口处被挡落。(湖北省荆州市神舟纺织有限公司 欧怀林)


三、如何减少纤维在梳理中的损伤

纤维在梳理过程中的损伤情况包括四种情况:一是纤维在两端握持分梳时被拉断;二是维一端被握持,另一端与相邻纤维相互扭结时被拉断;三是作用于纤维的锯齿侧面棱角较毛糙时拉断纤维;四是锯齿刺入棉须时,齿顶齿厚方向的前棱直接交叉打在纵向喂入的纤维上而将纤维打断。要想减少纤维在梳理中的损伤,就要针对上面几种损伤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合理选择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应与纤维主体长度相适应。分梳工艺长度大纤维损伤少,但未分梳开的棉束多,对分梳与除杂不利;分梳工艺长度小分梳、除杂效果好,但纤维损伤会加剧。


(2)优选针布的规格型号,比如根据纤维的特性选择合理的齿形、齿密、工作角等参数。


(3)选择合理的刺辊速度,在保证开松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刺辊速度。


(4)合理选择各工艺隔距,在满足分梳的要求下“柔和分梳”,提高纤维转移效果。


(5)选用优质分梳元件,减少针布棱边毛刺对纤维的损伤。(中国纱线网  平和)


四、刺辊是如何实现除杂作用的

1、在刺辊与给棉板隔距点,纤维与杂质被锯齿分梳、带走,随之作回转运动,部分纤维与杂质离开锯齿悬浮于附面层中,随附面层气流前进。


2、由于附面层具有速度分布和径向压力分布,纤维、杂质在随气流回转运动时,有向外层移动、下落的倾向。下落轨迹视质量不同而不同。


3、杂质质量大、阻力小,纤维质量轻、阻力大,纤维与杂质在附面层内获得分离,外层杂质多,多数纤维分布在内层随附面层运动。


4、利用纤维、杂质在附面层的运动规律,用除尘刀、小漏底进口等机件对附面层作不同的切割(隔距)达到调节落棉,去杂保纤的目的。


5、有除尘刀和小漏底的梳棉机可分三个落杂区。第一落杂区:给棉板-除尘刀,落大杂。第二落杂区:除尘刀-小漏底入口,大部分较小杂质。第三落杂区:小漏底网眼下,短绒和细小杂质。(中国纱线网  赵建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