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哪噜!这么恐怖的玉米棒子,莫言竟然爱吃

2017-07-15 叶凤林 农财网种业宝典



每年伴随着玉米成熟的季节里,有一种惹人欢喜惹人忧的“美味”也悄然成熟。


前排微友:

@粉宾宾:什么鬼!太恐怖了!

@小冉冉:这个很好吃诶,我们家吃过~

@哈萨克买买玉:这货能吃?你逗我呢?

@涂污污:妈呀,口味真重!

很多人却表示不知道,也无法接受这种“美味”。这到底是什么鬼?又能不能吃呢?




一、惹人欢喜的“美味”



1

“美味”的真正面目


原来,这是由米黑粉菌侵染所致的玉米瘤黑粉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兵团印发的《2017年兵团植物保护工作要点》中提到,要重点抓好玉米瘤黑粉病等重大病虫的防控)。玉米被病菌侵染的部位产生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肿瘤,有的地方称之为玉米乌霉,幼嫩时可以食用(成熟变成黑粉后不可食用),有甜味,小孩子吃完喜滋滋,大人也会拿它来清炒、凉拌、焖炖,味道鲜美。


莫言  著名作家

“文革”期间,依然吃不饱,我便到生产队的玉米田里去找一种玉米上的菌瘤,掰下来,拿回家煮了,撒上盐,拌蒜吃,也是鲜美无比,味道好极了。”


凉拌


2

玉米乌霉的营养价值


据报道,玉米黑粉菌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真菌多糖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能为人类提供有益的营养。


权威论文


玉米黑粉菌不仅可以食用,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它还可以入药,能益气养阴、补气安神、补中解毒,主治血虚气乏、口干舌燥、心神不安和失眠多梦,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3

著名的墨西哥洋特产


国外相关报道


在玉米的原产地墨西哥,这种玉米乌霉也广受欢迎,它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墨西哥松露(Huitlacoche)”,又称“玉米蘑菇”,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食用它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餐馆、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到这种“玉米蘑菇”。


市场上


在墨西哥,这些看着长满了瘤子的病玉米穗总有人抢着买。他们将病穗加工成食品添加剂、调味品,用黑粉菌制成黑粉菌汤、黑粉菌饼和黑粉菌甜点


整穗

散装

罐头

卷饼

清炒

浓汤


因为看到了这个商机,墨西哥当地的一些农民还有意扩散这种黑粉菌的孢子,用来长出更多的“玉米蘑菇”。



4

玉米乌霉的近亲


其实,中国人也把黑粉菌当成美味的,只不过我们更常吃的是菰感染菰黑粉菌后产生的菌瘿——茭白


茭白


菰是一种被食用历史非常悠久的禾本科植物。菰的种子就是菰米,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以前人们为了它种菰。


菰米


后来人们发现那些被感染的肉质茎更好吃,于是菰就从一种粮食变成了蔬菜。人们种植它感染它收割它。如果收割不及时,茭白也会变成“茭黑”,告诉你黑粉菌本来的面貌。


菰黑粉菌




二、惹人忧的病害



让小孩喜滋滋的“美味”,却让农户愁眉不展。



1

尚未打开的国内市场


愁啥?得病了就吃掉呀!” 有微友机智的提出了病害的解决方案。

目前,在黑粉菌开发利用方面,国内外研究资料较少,但有对黑粉菌直接利用的记载和报告。《新华本草纲要》和《植物病原真菌学》中明确记载了玉米黑粉菌具有的药用价值。



上个世纪60年代吃不饱的时候,会把这些东西摘下来煮煮吃,甜甜的。” 一些农民表示,“现在生活好了,基本上也没人吃了。


虽然我国农民多年来有吃玉米瘤黑粉菌病穗的习惯,但目前玉米瘤黑粉菌在中国美食界还没盛行。由于对颜值的基本要求对安全性的质疑饮食结构与膳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病穗的接受程度远远不够,国内市场也一直未打开。


老铁们


我就问你们


敢吃么?



2

玉米瘤黑粉病之过


对农民来说,即便它再是美味,谁都不愿让自家田里长出这玩意。因为一旦玉米染上瘤黑粉病,这个玉米棒就完蛋了。


病菌所形成的瘤体会消耗大量的植株养分,瘤体在果穗上会直接影响结实和籽粒饱满度,在茎秆发生能够导致植株空杆或籽粒发育不良,在雄穗上可以造成雄花不散粉。更重要的是,成熟后,多汁的玉米瘤会变成一包黑色的粉末,如果你在刨挖的时候不小心弄破了它,黑粉就会落入地里,并传染其他的玉米,来年玉米得病率还会增大!这种病瘤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高达30%~80%的产量损失。



3

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


发病症状:


该病害可以发生在玉米生育期的各个阶段。膨大的肿瘤组织初为白色或粉包,渐变为灰白色,内部白色,肉质多汁。随着肿瘤的迅速长大,外表逐渐变暗,有时带紫红色,质地变软,内部则由大量黑粉所充满。当外表的薄膜破裂后,散出大量的黑色粉末。在果穗上发生侵染后,整个果穗变为瘤体或部分籽粒被瘤体取代。




传播途径与发生条件:


玉米瘤黑粉病既是土壤传播病害,又是气流传播病害和种子传播病害,但种子传播的作用较小。田间菌源数量和发病条件决定了该病的发生程度。


1、头年玉米收获后,病原菌冬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次年主要初侵染源。冬春干燥冬孢子不易萌发,也不易失去活力而死亡。夏季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越冬的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侵入玉米幼嫩组织的表皮内产生病瘤,所以前旱后湿以及高温的气候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冬春及初夏干旱少雨有利于黑粉病病菌冬孢子存活,并且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后期降水偏多,为黑粉病病菌孢子的萌发、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


2、病田连作,收获后不及时清除病残体,施用未腐熟农家肥,都使田间菌源增多,发病趋重


3、玉米螟等害虫既能传带病原菌孢子,又造成伤口,因而虫害严重的田块,瘤黑粉病也严重


4、遭受暴风雨或冰雹袭击后,植株伤口增多,有利于病原菌侵入,发病趋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时,要考虑到兼抗其他病害,一般种植中度抗病品种,再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即可较好地控制病害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及时灌溉,特别是抽雄前后加强灌溉;时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3、减少菌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季翻地。秸秆用作肥料时,要充分腐熟。重病田实行2~3年轮作。在发病初期或玉米去雄后,应将发病部位的病原菌“瘤子”进行人工取除销毁


4、种子处理: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40-6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40克,兑水500毫升,拌种10千克


5、化学防治:发病较重的田块在玉米出苗后和拔节期各防治1次,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雾



素材来源:中国农业推广网、世界农化网、百家号、维基百科等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