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世界粮!10张图表详解杂交稻440亿元市场空间在哪些国家
“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这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第二个梦想。 如今,在杂交水稻海外推广者的努力下,在越南湄公河畔、菲律宾伊芙高山、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非洲高原大陆上,一粒粒来自中国的稻种植根大地,生根发芽,拔高分蘖,结出一粒粒稻谷。
水稻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粮食作物,养育了60%中国人。中国稻,世界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杂交水稻正在进入一个价值440亿元的大市场。
中国杂交水稻最大的市场在哪里?
《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指出,世界上仍有7.95亿人忍受长期饥饿,20亿人遭受营养不良,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许多国家实现粮食安全的形势仍十分紧迫,亟待通过开展农业合作,满足粮食的自给自足。
水稻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口粮之一,据统计,全球水稻种植面积23.97亿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4.53亿亩,海外水稻种植面积约19.44亿亩,其中海外水稻超过90%以上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合作的主体。
▼水稻收获面积前20国家中
16个国家(下表中底纹为橘黄色)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关系
水稻是巴基斯坦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约为280万公顷,每公顷产量仅为2.4吨,仅为中国水稻单产的一半。2017年,巴基斯坦人口超过2亿,成为全球第六大人口国。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已成为巴基斯坦水稻专家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巴基斯坦种植的中国杂交水稻每公顷平均产量可达8吨,如果巴基斯坦将水稻种植田全部用于栽培中国杂交水稻,有望每年增产1000万吨以上。
凭借丰富的品种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力量,中国水稻总产量最大,单产世界领先。根据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15年底发布的《中国种子年报》显示,2014/2015年度,中国种子出口数量为27299吨,其中水稻种子出口量为18969吨,占总数69%。杂交水稻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种子商品,也是种业走出去的核心支撑点。
数据来源:《中国种子年报》,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16年发布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水稻种植最集中的地区,也成为国际杂交水稻种子市场的主阵地。中国及美国杂交稻种推广率约为50%,而东南亚主产国杂交稻推广率大多低于15%。保守估计,若海外杂交水稻种子普及率达到50%,杂交水稻种子市场空间有望达到440亿元;印度及菲律宾水稻种植面积共7.12亿亩,若杂交稻推广率达到50%,杂交水稻种子市场空间约为130亿元。
▼2015-2017种用籼米稻谷出口数据
▼进口中国水稻种子数量前五的国家,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注:根据中国海关信息网整理
▼进口中国水稻种子金额前五的国家,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注:根据中国海关信息网整理
从“产品输出” 到“科技输出”
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可以追溯到近40年前。1980年,美国环球种子公司与中国签下杂交水稻技术转让协议,这是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同时,少量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到东南亚国家,杂交水稻开始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推广。
在发展前期,首尝甜头的是来自云南、广西、安徽、四川、湖南、湖北等省份的水稻企业。这些企业利用地缘优势,凭借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市场开拓策略,在东南亚推广杂交水稻种子。湖北省种子集团曾占孟加拉国杂交水稻市场份额的50%。90年代后期,杂交水稻种子的出口量增大,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南亚和非洲。
近15年来,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已走向世界。东南亚的越南、印尼、菲律宾,南亚的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尼泊尔,非洲的安哥拉、马达加斯加和美洲的美国、巴西、委内瑞拉、乌拉圭、哥伦比亚等国家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其中,东南亚、南亚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非洲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越南是最早进行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的东南亚国家,杂交水稻种子进口量最高达2万吨。其次是孟加拉国,种子进口量高达9千吨。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进口量均为数千吨。
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单纯的“种子输出”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
“在国内进行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再直接出口到目标国家市场的模式是低水平、低效率的输出模式,实现属地化的科研、生产、推广、销售才是中国杂交水稻高水平输出模式。” 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善德认为。他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多名行业人士的认同。
中国的杂交水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已近40年,近些年市场出现下滑趋势。根据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15年发布的《中国种子年报》显示, 2008年以来,中国水稻种子在数量和金额上均以2011年为拐点,呈现前升后降、近几年趋于稳定趋势。
对于这个现象,业内人士认为是目前将种子作为商品出口的发展模式已经接近天花板。在国内进行选育、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要面对人工成本高昂,长距离运输导致质量下降、品种不适应目标市场需求三大问题。而第三大问题尤为关键,复杂的饮食习惯和气候对杂交水稻品种的多样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对目标市场进行针对性的品种研发将限制杂交水稻在国际市场上的进一步普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水稻种企巨头们早已开始在海外水稻产区进行本地化布局。隆平高科国际投资建设了菲律宾、印度两大海外研发中心,在巴基斯坦、印尼、孟加拉等南亚或东南亚国家设立海外育种测试站,并建立了覆盖东南亚、南亚和西非等地的海外杂交水稻科研体系。荃银高科在先后与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尼、越南等南亚、东南亚国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近年来还进一步开拓了缅甸、柬埔寨、安哥拉等国市场。2015年荃银高科在安哥拉成立荃银科技安哥拉分公司,着力开展育种、销售和技术培训等业务。
“要在国外复制国内育繁推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安徽荃银 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荃银科技)总经理江三桥认为,这是开发杂交水稻国际市场的最佳模式。他认为,杂交水稻的国际市场中,中国应该扮演“科学家”“工程师”的角色,“我国的杂交水稻科研实力在国际上具有明显优势,而中国杂交水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世界领先的杂交水稻育种理论、育种技术、制种技术、推广模式组合技术。”
有中国提供科技支撑,在目标国家市场完成品种“育繁推”工作,本质上是杂交水稻由“产品输出”转变成“科技输出”,这是杂交水稻输出模式的跳跃式升级。通过“科技输出”,杂交水稻在全球范围内加了快普及速度。
“一带一路”助力杂交水稻走向全球
杂交水稻的国际化贸易,在实际运作中受到目标出口国一定的贸易限制,这是由于各国均制定不同程度的限制政策导致。
对于目标出口国,多个国家在进口方面设置限制政策,成为杂交水稻国际化的阻力。
印度水稻种植面积近4300万公顷,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杂交水稻播种面积仅占比5.8%,是杂交水稻国际市场空间最大的国家,但是印度完全禁止境外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进口。
一些水稻种植大国也制定有关政策限制国外企业直接向其出口杂交水稻种子。孟加拉国要求相同品种第一次进入后,只可出口2年,过后必须在其境内制种生产才可销售。印度尼西亚要求国外企业必须与本国成立合资公司,且占股份不得超过49%,以此保护本土种业利益。这些政策成为我国输出杂交水稻最直接的贸易壁垒。
要在印度推广杂交水稻品种,必须使用亲本种子在印度境内制种生产,这将带来亲本流失的风险。作为在杂交水稻科研领域世界领先的国家,我国为了保护亲本种子免受流失风险,制定《进出口农作物种子(苗)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禁止交换的种质资源与限制交换或出口的农作物种类及品种,规定禁止杂交水稻亲本种子出口、不允许三系杂交水稻保持系和两系杂交水稻亲本出境等。这些条例限制了杂交水稻由“商品”输出升级成为“科技”输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稻种植面积大,但大部分仍属于粮食短缺国家,水稻单产水平较低。在前期,杂交水稻能够在这些国家一定程度地推广开来,凭借的就是高产优势。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粮食问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每亩增产150公斤计算,推广面积达到10亿亩即可多养活超过4亿的人口。
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国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起杂交水稻合作关系。
2017年3月24日,马达加斯加总统埃里与袁隆平院士见面会谈,埃里总统表示中国杂交水稻是解决粮食短缺的最有效手段,杂交水稻高产优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大力支持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发展。
2017年4月,马达加斯加政府正式宣布把“发展杂交水稻”纳入农业发展政策。2007年,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参与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项目建设,在当地成立袁氏(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累计投资1200多万美元,覆盖了杂交水稻育种、制种、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是马达加斯加唯一拥有杂交水稻品种育种权和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企业。
马达加斯加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杂交水稻,是“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中国杂交水稻产业走出去的一个典型代表。未来,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杂交水稻国际化的新成果将不断涌现。
中国稻养活了60%的国人,放眼全球,中国稻仍然大有作为。
- End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报名参加第二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
农财君等你来约
记者丨刘法钊、实习生 陈静纯
编辑丨农财君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