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华安:南繁岁月,难以忘却
—广告—
谢华安
谢华安,1941年8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等称号。
我仍然清楚地记得,1972年冬,是我第一次去海南岛开始南繁育种工作的时间。当时我刚到福建省三明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工作, 有一天,三明地区农业局军代表(局长)当面对我说:“我们三明地区有几个县要去海南南繁,地区组织南繁领导小组,你任组长,过几天你就带队去,领导小组印章刻好后就寄给你。”就这样,我接受了任命,开始了我的南繁故事。
坚守奉献
南繁热情永不熄灭
受命之后,我在1972年12月中旬启程出发,当时三明地区农科所,加上尤溪县、 将乐县、永安县、明溪县和建宁县,一行共12人,心怀在南繁土地打拼出一番事业 的理想,兴高采烈地前往海南。想不到,出发不久之后就见识到南繁的第一场下马 威。当时的交通条件极差,我们一行人到了广东湛江之后,因为过海人数太多,为了买能够前往海口的车票,整整排了一个通宵的队。
路阻且长的情况并没有浇灭我们的热情。海南岛是一个天然的大温室,南繁最佳 地点是三亚的崖城公社。在了解情况之后,我们与城西大队联系。当时南繁的人多、单位多、用地面积大,土地很紧张,我们好不容易才在城西二队与四队找到地,并借住在两个生产队的仓库。四队仓库在路边,20多米2的仓库里堆满了谷子、化肥、农药及柴油桶(生产队有1台手扶拖拉机)。我们把它整齐地码在一旁,另一边就成为我们打通铺睡觉的地方。在门外边,我们自己动手,用石头与泥巴砌一个临时灶台,上面和周边用椰子叶遮盖,就这样安了家,8个人肩并肩在这里挤着住了半年。
直至现在,我每年去海南都要在这个仓库前驻足细看细想,回想起当年的情况, 不由感慨:“多不容易呀!”这个20米2的仓库,是我来南繁的第一个家,生产队在 已经很支持、信任我们的情况下,才把仓库借我们住,我们8个人肩并肩挤着住了半年啊!仓库仅有一个门,一个小窗,门不能关,房内油味杂味尚可忍受,而那1605(药粉)散发的药味才真让人难受,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我们明知药味有毒有害,然而为了能呆在这里研究水稻,大家没有丝毫怨言地坚守着。直至今日回首起这些往事,发现这就是南繁人奉献的精神,用青春去奋斗的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
第二年我们再到南繁,居住地点由仓库搬 到了当地农民家。当时农民生活清贫,能有一口铁锅、一张饭桌的家庭,就是较体面的家庭。 所以,借住农家并没有床板床架,生产队派人上山砍柴,钉成床架,再用竹子钉成床给我们使用。这样的床不仅狭窄,而且还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睡在上面的滋味可真是难受,令 人难以入眠。后来我们用麻袋垫在上面,这样才令人稍微好受一些。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艰苦南繁岁月,我们就是这样度过的。
让我感动的是,海南人民十分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南繁工作者,为全国南繁工作 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也做出了很大牺牲,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 1972年开始,我年年到海南南繁育种,至今已46年了。在当时,除了西藏和台湾,其他各省份都有人到海南进行南繁育种。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庞大的南繁队伍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压力,但海南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群众非常重视和支持南繁育种,每年修渠供水,尽可能满足南繁工作的需求。在那统收统购的年代,南繁人员还可以每个月分配到半斤猪肉,这是多大的奉献精神啊!我们南繁育种人会永远记住这些恩情。
南繁育种
难忘光荣与使命
因为出发时间较晚,我第一次到海南已是12月中旬。抵达海南之后,我们一边安顿生活,一边准备耕地。尽管播种前做了清鼠工作,种子下地后,由于冬天里找不到东西吃,老鼠还是很多。为了保证种子出苗,夜间,我们也忙碌在田里。我们一手持电筒、一手持木棍,沿着田埂来回走,与窜进窜出的老鼠较量,就这样通宵达旦直到种子出苗。我记得每年南繁育种,为育秧安全,伤透脑筋,年年与老鼠周旋,从通宵赶鼠开始,先后用田四周开深沟、盖薄膜、悬挂马灯,各种方法都用尽了,最后还是每个播畦用薄膜覆盖最保险,这种艰苦的岁月让我们永生难忘。我们与农民一起劳动,一起播种、插秧、除草和收获,偶尔空闲,我们还帮助生产队挖地瓜、砍甘蔗、清水圳以及修水库,因此与当地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直到今天,每年南繁都想去看望他们。
南繁工作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也是育种和科技交流的大平台,接触了三系杂交水稻,接触了各省市、各种作物的南繁工作者,那年我第一次看到椰子,第一次看 胶林遍山岗,我用空闲时间走访江西萍乡、上饶、宜春等地的南繁科技人员,尤其宜春地区农科所的邬绍中同志,对我的到访是那么热情的接待,无私传授技术,并在田间当即送了二九矮不育系成对的父母本单株,以及宝贵的15粒不育系种子给我,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大恩。我还到吉林省基地看大豆育种,到北京基地看玉米,到甘肃基地看小麦……一路收获颇丰。
1974年冬去海南,我第一次用二九矮四号不育系进行少量制种,因田间杂交育种任务重,上午快12时才到围着薄膜的制种地,用脚去踢父本,让它授粉,没想到结实率相当高,此举让我想到制种每天赶花粉不一定要赶3~4次。回福建后,我专门设计一天赶1次、2次、3 次花粉的试验,最后发现产量差异没有显著性,但是因为怕别人掌握不好最佳赶粉时间,不敢写文章发表。
1974年海南少量制种丰收,加上征集几个杂交品种,1975年秋在福建三明农科所 展示了9个杂交稻品种,并请当时农科所所长吴汶发和副所长吴有水(当时称主任、 副主任)到田间观测、鉴定,看出杂交稻很强的杂种优势,我自己也更坚定了从事杂交稻育种的研究。1975年冬组织到海南大量制种,在参加全省南繁制种会时,我在火车上向当时三明地区农业局种子站站长张基淮同志大胆讲述和宣传杂交水稻研究和杂种优势,杂交水稻有前途的看法,使他很坚决的接受去海南大面积制种的任务,并加强领导,使制种顺利进行,获得丰收。
明恢 63
让第一代杂交稻走出低谷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离不开党中央的重视和大力支持。1975年冬,福建第一次到海南开展大规模南繁制种。当时我们使用的是二九南不育系和恢复系24、 南优二号杂交种,我是三明地区南繁育种技术负责人,带队在陵水县、英州公社的鼓楼大队,周边有厦门、宁德和龙岩地区育种队。那一年,二九南不育系在秧苗期发生大量的稻瘟病,皆是急性型病斑,制种损失严重。这个现象让我想到,不抗稻瘟病的杂交稻是不具备应用前景的。从此我决心通过育成抗稻瘟病的恢复系品种,进而育成抗稻瘟病的杂交稻。
1976年冬,我选用IR30和圭630做亲本,IR30抗稻瘟病较强,具有强恢复力,株叶形态优良,转色黄亮,所以作母本,并且用大粒性状、有较强恢复力的圭630作父本配组。通过观察确定为重点组合,该组合的F2种了一小丘,估计超过5 000株,效果很好,最终选定36个单株。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我坚持着重抗瘟性和大粒性状的选择,建立抗瘟育种程序,通过对各代在三明地区的尤溪等县稻瘟病重病区多代多点同时种植,同时鉴定,终于选到抗瘟性强,大粒性状的恢复株E6等,通过测交筛选,而且用测交F1的结实率作为选择的最主要指标,最终决定E6株系,1981年定名为明恢63。
1981年,通过明恢63和珍汕97A组配,选育出了杂交水稻良种汕优63。此时正值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因不抗稻瘟病生产推广走入低谷,汕优63的育成,为乌云席 卷的中国杂交水稻的天空带来了曙光。1983年,汕优63破格参加全国生产试验,好评如潮。该品种先后通过了福建、四川、湖北等多个省份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迅速在全国16个省份大面积推广。据农业部统计,汕优63从1986年至2001年连续16年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累计种植近10亿亩,其中1990年种植面积超亿亩,达1.02亿亩,占全国杂交稻面积的42%。
根据农业部《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到2014年为止,全国以明恢63配组育成了43个杂交稻品种,其中有34个杂交稻组合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或认定,有4个杂交稻组合,即汕优63、D优63、特优63和两优363通过国家品种审定。1984—2014年,用明恢63配组的所有组合的推广面积累计达12.66亿亩,占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61.58亿亩的20.56%。到2010 年,全国各育种单位利用明恢63作为恢复系选育的骨干亲本,先后育成了594个新恢 复系,这些恢复系配组的978个组合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其中170个组合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从1990—2015年,这些恢复系配组的组合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以上,占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近55亿亩的28.74%。其中143个恢复系累计推广面积在100 万亩以上,多系1号、广恢998、晚3、绵恢501、明恢86、航一号等24个恢复系累计 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
明恢63是20世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配制中应用范围最广,时间最长,效益最显 著的恢复系;同时也是创制新恢复系的优良种质,是恢复系创制中遗传贡献最大的亲本。1997年12月30日,受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中国水稻研究所闵绍楷研究员对“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63的选育与利用”课题进行了成果鉴定,并担任课题鉴定的主任委员,与四川农业大学黎汉云研究员、福建农业大学陈启锋教授、中国水稻 研究所张慧廉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凌忠专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朱运昌研究员等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课题的技术资料和有关数据,进行反复的审查、核实。专家组鉴定认为:课题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数据可靠;杂交水稻恢 复系明恢63的选育成功,改变了我国相当长的时间仅局限于引用国际水稻研究所品种作为杂交水稻恢复系的局面,对我国杂交水稻的更新换代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专家组还认为,明恢63的选育在技术路线和选育方法上有三个方面的创新:创立了严格有效的抗稻瘟病育种程序;选用难恢复的不育系作为测交亲本,筛选出具有强恢复力的恢复系;选择在不同季节下,杂种一代结实率均高的对应株系作为主要选择指标。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明恢63的选育成功,已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
汕优63相继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无论是跋涉在 科研的崎岖山路上,还是站在满是光环的环境里,我始终心里装着人民,我把自己这滴水融进人民的大海之中。“当初做育种科研我从未想过任何荣誉,只知道一味埋头苦干,人民给我很多很高的荣誉,我觉得压力越来越大。”
我长期从事三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育种,在“恢复系亲本的选择”、“测交配组”、“抗瘟性筛选育种”和“杂交水稻中稻制种”等方面都有些创新,才育成我国杂交水稻亲本遗传贡献最大的恢复系明恢63和汕优63。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我还育成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明恢70、明恢82、明恢86、航一号等恢复系,至今有6个杂交水稻品种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我主持育成的超级杂交稻Ⅱ优明86在云 南省永胜县涛源乡种植,创单产1196.7公斤/亩的记录,育成的优质杂交稻宜优673 在云南省百亩示范片种植,亩产超过1000千克。在开辟航天育种研究中,我育成航一号、航二号等恢复系,配成的杂交稻应用面积最大,至2010年达1170万亩。此外,我还长期研究再生稻,2000年至今,我在福建尤溪县麻洋村建立的百亩再生稻示范片,进行了8个品种的再生稻栽培,第一季的产量超800千克,再生季亩产均超过 450千克,年亩产1250千克以上;育成的Ⅱ优航1号百亩示范片头季稻经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815.4千克,最高亩产达904.3千克,再生季平均亩产543.3千克,两季亩产达1358.7千克,创造百亩再生稻单产世界记录。
我将最美好的年华都贡献在南繁这片土地上,总结多年的人生感悟,我们所取得 的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结晶。我很感激一同奋斗的所有团队成员,如三明所的郑家团、 张受刚、林美娟、余永安、杨绍华等同志及詹石安所长、林九官书记等领导,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王乌齐、陈炳焕、黄庭旭、肖承和、张建福等同志,特在此深表谢意。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