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业要"打什么仗"?陈温福胡培松周少川邓启云王克剑张琴这么说
水稻育种有哪些新方向?
生物技术在育种中有何新应用?
如何推动原始创新?
UPOV公约91文本能否签订?
稻米品牌打造要注意什么?
种子企业“走出去”有什么困难?
……
3月21日,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水稻产业链发展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农业农村部水稻良种联合攻关秘书长胡培松,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马淑萍,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邓启云,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克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周少川,中粮贸易南良(岳阳)有限公司谷物部经理、中纺农业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巍等出席论坛并作报告。论坛由中国种子协会国际合作分会会长张琴、中国种子协会水稻分会会长孙卫华主持。
大会现场。
现场剪影↓↓↓
| 用“新”培育,做优品种
品种是水稻产业的核心。培育突破性优良品种是做大做强水稻产业的关键。
我国的水稻生态类型多,培育优良品种的主攻方向应根据具体地域特点确定。胡培松表示。目前水稻育种方向包括绿色高效、优质多用、轻简低本和卫生安全等,以绿色优质居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
国家水稻良种联合攻关启动5年来,通过创新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育种材料有条件共享,在四大粮食作物中率先签订水稻派生性品种保护制度EDV协议,培育出华浙优261、宁香粳9号等一批新品种。
目前,品种井喷问题突出,陈温福认为,我国现仍缺乏原始创新的突破性大品种,低水平、重复品种的培育浪费大量财力精力。未来的品种培育要出精品。
胡培松建议在实施水稻实质派生性品种保护制度(EDV协议)基础上,在水稻新品种保护上尽快启用UPOV公约91文本,以进一步鼓励原始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
东北是我国粮仓,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盲目开垦湿地、“打井种稻”,东北地区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耕地退化,湿地面积大幅减少,大地逐渐患上“尿毒症”。对此,陈温福建议培育一批节水稻品种。
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实施以来,已实现超级稻一季中稻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育种目标,实现产量和综合性状的飞跃。邓启云强调,超高产是最基本的育种方向,只有高产才能养活全国14亿人。下一步要继续选育高产、高抗、高质、高效、高适的“五高”超级稻。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邓启云
近年来,我国水稻单产水平并无显著提高,仿佛达到“天花板”。据王克剑介绍,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现代生物育种手段,可以定向、精准改良作物,包括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增强抗性、让水稻生产轻简化等。有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创制“砂糖水稻”,让水稻生产高纯度的糖水,培育“甜大米”,还有的利用该技术提高茎粗,培育“铁杆”水稻。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克剑
上世纪80年代,袁隆平院士曾提出杂交水稻由三系逐步向两系再向一系发展。也就是让培育出来的杂交稻像常规稻一样,免去制种环节,让杂交水稻可以“自留种”。现在,基因编辑技术已初步让这一设想成为现实。
展望未来,陈温福希望我国水稻育种可以坚持高产与优质并重、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并重、商业化育种与公益性育种并重,还要加强适合直播品种的选育。
在育种已经“传统育种+生物技术育种+信息化”的4.0时代,唯有用新的育种方向、新的共享机制、新的技术手段,才能不断培育出让农民增收、让企业增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种。
| 用“新”打造,做强品牌
强大的水稻产业离不开强大的品牌。广东优质稻发展起步早,水稻产业基础厚实,先后育出了黄华占、美香占2号、五山丝苗等一大批优质稻品种,为品牌打造提供坚实后盾。特别是美香占2号,成为广东市场主要稻米品牌的主要配方品种,十多年来市场地位稳固。
据周少川介绍,目前我国迎来种业新政,粮食存在刚性需求,且我国正向中等发达社会迈进,优质、营养、健康的大米成为消费趋势。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周少川
在此大背景下,大米品牌打造迎来新机遇。周少川建议系统研究相关品种的营养和保健功能成分,锻造营养健康品牌,为稻米品牌打造注入“新花样”。广东丝苗米还可对标泰国茉莉香米,通过品种选育、生产加工技术改良等手段进一步提升稻米品质,为品牌打造增添筹码。
会上,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四方签订水稻新品种“华浙优228”选育推广四方协议书。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水稻品种多且杂,流通商往往出现被动收购现象,导致稻米粒型与口感不稳定,品牌难建立,进而降低利润。张巍表示,其公司以优势品种、规模种植和确保粮源纯正为基础,打造高端优质大米品牌,同时将价值返还生产链条的各个环节,形成品牌打造的良性循环。
中粮贸易南良(岳阳)有限公司谷物部经理张巍
| 通力合作,做大产业
水稻种业不是“翻身仗”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强的问题,邓启云认为。对此,参会嘉宾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胡培松表示,国内农作物种子市场1200个亿,有6000多家企业在竞争,而2020年国审通过的573个水稻品种,90%都是企业培育的。当下,科研单位“小作坊式”育种举步为艰。只有通过科企深度融合,实现大协作、大团队,通力合作才能“破局”。但科企深度融合仍有待相关政策的全方位保障。
超级稻为实现全国粮食连年增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超级稻的产业化、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仍面临系列问题,特别是缺乏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邓启云认为,立法、司法部门要在法律制度层面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执法部门要加大对违法侵权的打击力度。只有营造鼓励创新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彻底改善我国种业创新和发展生态,推动行业繁荣。
此外,做强超级稻产业、做强民族种业还要保持稳定的政策、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要落实配套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加盟企业或自主创业,释放人才红利;要建立公平公正、分类评价的人才管理体系;还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与创新。
会上,中国种子协会授予天府现代种业园“水稻产业链发展论坛独家赞助单位”牌匾。
产业园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位于四川成都邛崃的天府现代种业园正全力打造西南种业中心。种业园立足种业核心产业,完善配套综合办公、商务酒店、人才公寓、种业公园等生活设施,有力促进种业产业化发展。据中共成都市邛崃市委常委、天府现代种业园党工委书记肖瑶介绍。
中共成都市邛崃市委常委、天府现代种业园党工委书记肖瑶
会上进行天府现代种业园推介。
做大做强水稻产业,还需“走出去”。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全球领先,但在海外推广上仍需发力。张琴表示,我国杂交水稻在国外推广种植,能为全球的粮食安全和农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海外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潜力巨大。
但杂交水稻“走出去”还面临不少问题,特别是国内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造成经营成本提高等问题。对此,张琴建议国内企业在“走出去”时要抱团发展,步调一致,以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以进一步做大海外杂交水稻种子市场。
中国种子协会国际合作分会会长张琴主持论坛。
中国种子协会水稻分会会长孙卫华主持论坛。
识别二维码,了解大会更多资讯↓
大会专题直播,识别二维码↓
记者丨张植宏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