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生产+流通”培训,稳稳拎住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预制菜兴起,蔬菜产业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生产管理不一,怎样保证“菜篮子”质量安全?
药肥使用频繁,如何做到精准、导向性施药?
减少农产品“最先一公里”损耗,有何妙招?
11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高质量发展生产基地、产品加工企业(第三期)培训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惠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易干军、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植业技术与种业推广部部长罗学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谢大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戴凡炜、华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徐汉虹、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作办公室质量安全监控组组长谢修志、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主任科员区子弁等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代表、蔬菜产业流通相关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
本次会议的上半场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谢大森主持,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副会长杨文主持下半场会议。
据悉,本次会议以“提质增效、稳产保供”为主题,就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质量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广东省蔬菜产业趋势、预制菜产业、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应用、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等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同时,广州汇标检测技术中心、东升、绿聚来、昇永、盒马鲜生、永辉彩食鲜、嘉美轩等蔬菜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聚焦市场关键问题,分享蔬菜生产、流通经验。
搭建湾区“菜篮子”平台
输送优质丰富农产品
我国既是蔬菜生产大国,又是蔬菜消费大国,蔬菜是我国除粮食作物外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较为重要的农作物。
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谢大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育成蔬菜品种6500余个,实现蔬菜良种4次更新换代,品种自主率达87%。经过40多年蔬菜人地不懈努力,我国蔬菜基本形成供求平衡、品种丰富多彩、质量总体放心、供应均衡、出口势头强劲、增收地位突出等特点。
优质的蔬菜品种如何在全国市场内流通,怎样保证吃到的农产品放心安全?过去,由于农业开放水平低,生鲜运输物流滞后,大量的新鲜优质蔬菜只能滞销产地;后来,农产品品牌小、散、乱现象突出,质量安全不稳定,农药残留超标、瓜果催生催熟等现象时有出现,让老百姓无可奈何又迫切担心。基于此,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应运而生,以标准引领、平台溯源、政策扶持、监管保障等具体措施,解决破除机制障碍。
“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近7300万,对高质量蔬菜需求大,‘菜篮子’平台的建设极大缩短了基地与市场之间的距离,湾区菜篮子研究院的创立也为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支持,满足了湾区人们对优质安全蔬菜的需求。不仅如此湾区‘菜篮子’工程也在全国范围内认定生产基地已超过1200家、加工企业93家,基本满足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营、商业化运作需求,推动农产品输送至国内外市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易干军说。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惠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易干军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谢大森
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突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惠兰表示,本次大会是创新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改善民生的战略行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谋划、狠抓落实,成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专项小组,积极稳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目前,正在筹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2.0版本,聚集资源,多措并举充盈丰富湾区“菜篮子”。
有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果蔬产品在“最先一公里”损耗率约为15-25%,是农产品上行至城市的“拦路虎”。广东特色农产品,尤其是岭南佳果,由于水分充足、保鲜期短和上市期集中等天然特性,存在供应链薄弱、损耗高、毛利低、销售半径小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创新性地提出建设田头仓储冷链物流平台(简称“田头智慧小站”)。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植业技术与种业推广部部长罗学梅指出,创新探索“田头智慧小站”建设,让冷藏保鲜设施在发挥保障农产品品质的同时,全面发挥田头智慧小站“十个一”功能作用。实现水果、蔬菜、南药等广东特色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减损增值能力、主题服务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水平全面提升,产销对接顺畅,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植业技术与种业推广部部长罗学梅
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监管、有保障
2015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以减少肥料、农药的施用量,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经过5年实施,截至2020年底,我国农药利用率为40.6%,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但也从侧面说明,我们施用的农药还有60%是被浪费或是被释放到环境中,因此农药的科学使用是一个需长期研究、解决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徐汉虹表示。
广州汇标技术检测中心总监杨群华表示,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公布的2018-2021年国家食品安全抽检数据来看,抽检的农产品中质量问题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产品,而果蔬中韭菜、豇豆、柑橘、芹菜的不合格问题较为突出。
华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徐汉虹
徐汉虹认为,蔬菜存在农药使用量大、控制难度高等方面的问题,而控药难点在于药剂难以到达为害部位、食品安全风险高,因而减量、增效、安全、精准的施用农药是解决该生产环节存在问题的重中之重。即:通过施用新结构农药、生物药肥,降低害虫抗药性,减少施用量;导向性防控、精准施用,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农药与微生物共用,生物技术辅助品种研发,从根本上加少农药使用,多举措并行保障食品安全。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作办公室质量安全监控组组长谢修志指出,当前全国已有24个省的138个地级以上城市加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合作共建,形成了大范围、宽领域、深层次的供给体系,并逐步构筑起质量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体系。全平台按照一个标准供市场、一个平台进行农产品流通,一个体系对质量安全进行监管的方式,打造“卖全球”“买全球”高地。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作办公室质量安全监控组组长谢修志
“三个一”是什么?
一个标准:进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的产品,均需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要求和供港澳质量安全标准,同时满足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质量安全指标。
一个平台:一个由政府主导,全程质量安全溯源的公正性、权威性公益平台。
一个体系:从选种、生产再到产品进出市场全过程都进行质量安全监管,产品实行“一品一码”管理,坚持一个标准供市场原则。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主任科员区子弁,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操作系统使用指南进行细致讲解,并逐步演示。他希望大家可以把溯源管理平台用起来,标签贴起来,不管在哪里只要贴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标识的蔬菜,都能让消费者放心、安心购买食用。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主任科员区子弁
广州汇标技术检测中心总监杨群华
预制菜推动新型市场
市值可增1000亿元
在快节奏的当下,等待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儿,对每一家餐饮门店来说,效率的提升是每个门店经理的管理追求,而味道好,上菜快构成了对餐饮门店的普遍需求。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戴凡炜表示,预制菜是从传统的家庭厨房走向工厂化的工业升级,目前的预制菜的消费市场主要是以餐饮业为主的B端市场和电商网络品台的C端市场。由于B端市场餐饮企业呈现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低的“三高一低”趋势,以及C端市场受线上网络发展、工作节奏加快和后疫情经济的驱使,为预制菜消费市场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戴凡炜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达3459亿元,预制菜企业有7.19万家,而市场规模这一数字在两年后将超过5000亿元。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多、经济水平高、市场需求大、消费能力强,预制菜成为消费市场的“潜力黑马”。
“近年来,广东省农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农产品种类多、食材丰富,为预制菜提供了充足原料供应和发展空间。2020年广东总食品消费12670亿元,其中餐饮消费1465亿元,占食品消费额的11.6%,如以预制菜比例提升8%计,市场可增值1000亿元。 ”戴凡炜说。
罗惠兰表示,广东省近期召开了预制菜产业大会,会上推出了一系列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举措,比如发布预制菜产业发展十条措施、18项关键技术成果、广东预制菜名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预制菜线上专区,“政产学企”签约合作……预制菜对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生产基地、流通代表企业分享
此外,盒马鲜生、绿聚来、昇永等生产基地和流通企业在会上也表明了公司目前对预制菜产业市场的布局计划。
本次大会由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主办,由广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研究院、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承办,并得到了广州汇标检测技术中心、广东宇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