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为种子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种大豆多补贴200元/亩......近期都有哪些大事?
中国银行为种子行业信用企业提供信用贷款
小麦主产区接力发文严查青贮小麦
辽宁省出台玉米大豆稻谷生产者补贴政策
陕西设立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
江苏鼓励加大种业企业投资力度
.....
近期,都有哪些大事件?
1
中国银行为中国种子行业信用企业
提供信用贷款
为支持种业企业发展,助力种业振兴,近日,中国银行发布《“惠如愿·种业贷”普惠金融服务方案》,方案提出:对中国种子行业AA级及以上信用等级的企业,分行可参考信用评级结果对其进行信用授信或增信,信用授信或增信额度最高为300万元。信用贷款无需提供抵押、质押、保证等担保,具体办理条件可咨询公司所在地省级分行或市级分行。
有贷款需求又满足条件的信用企业,可主动与相关分行联系,了解详细情况,抓住机遇,积极对接,争取金融支持,促进种业发展。
2
小麦主产区接力发文严查青贮小麦
尚未查实确切线索
5月10日,农业农村部回应网传小麦青贮视频,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一”期间就已迅速部署核查核实,并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现象,农业农村部还公布了热线电话。作为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河南、河北等地农业农村厅也于5月10日前后接力下发紧急通知,明确要求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5月11日,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的最新反馈指出,目前尚没有确认到反映相关问题的实质线索。
收割小麦青苗,用作青贮饲料,这样的网传视频为何引发普遍关注?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多位常年种植小麦的种植户及农业专家,试图探讨争议背后的原因。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明确指出,即便纯粹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小麦被作为青贮饲料的现象也“极不常见”。
部门回应:电话反馈很多但尚无明确线索
5月10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就毁麦问题公布热线电话(010—59191312)。5月11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相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通过热线,农业农村部已陆续接到很多来电反馈,但是尚没有收集到明确的毁麦线索。
种植大户:不会卖青苗,舍不得
网传的视频中,收割机开进青翠的麦田,绿色的麦秆,带着同样碧绿的麦穗,在收割机的割台下被斩断,随即化为齑粉,从出口倾斜而下。而这里倾倒出来的,原本应该是金黄色的麦粒。“看着心酸”,该种植户说。
在各短视频平台上,这样的视频都可以轻易搜到。但新京报记者发现,大多数视频没有标明拍摄地点和拍摄时间,部分说明地点的,则笼统称山东、河南、安徽等多个小麦产区。
网络上传播的小麦青贮现象,是否真的遍布各地,目前仍无确切的消息。从网上看,有些视频没有时间地点,很难判断是否为今年拍摄的,有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一些农机生产者炒作的可能,甚至有些视频明显可以看出并非在国内拍摄的。
有声音认为,网传视频或是刻意炒作,在采访农业农村部门时,负责人也提及这其中有网络炒作的成分。
专家释疑:小麦根本不适合做饲草
小麦个子不高,如果作为饲草,产量明显较玉米等常见的饲用作物低,是否真的具有做青贮饲料的价值?
答案是否定的,小麦被作为青贮饲料的现象“极不常见”,“即便从单纯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小麦也不适合做饲草。”刘录祥介绍,“小麦长得矮,生物量不高,一亩地最多只有2吨左右,而成熟的饲草专用品种产量远超小麦。更重要的是,相比专门的饲草品种,小麦的管理更加精细,肥料等投入更多,这也就意味着,它的成本太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饲草品种中,确实有一种和小麦有亲缘关系的品种,即小黑麦。刘录祥介绍,小黑麦是小麦和黑麦远缘杂交成的品种,具有抗旱、抗寒、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在我国黄淮海及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秋播,也可在南方冬种,主要作为青饲或干草使用。
保障粮农:让真正愿意种地的人赚到钱
让种粮的农民有钱可赚,保障农民利益,就是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根本,也是保障14亿人口粮安全的根本。
“过去这些年中,我们国家出台了那么多政策和措施去保障农民利益,但农民的利益,是不是真的得到了更完善的保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说,“网传的视频,只是极个别的现象,甚至可能是误传或炒作,但为什么会引发那么多的讨论和争议,我们都相信,评论中那些要效仿的说法有些过激,只是情绪化的表达,不会真把没成熟的小麦当成青贮饲料去卖。但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这是值得思考的。”
网上的争议,是否会影响种粮者的积极性?又如何解决情绪背后的问题?朱启臻说,“不管是真卖还是情绪化表达,都不应该去责怪农民。出现这样的现象,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反思,不管是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还是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要怎样做才能真正让种粮食的人有钱赚?同时也要考虑,怎样才能让真正的农民去种田。”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也在不断提升,近些年来,我国着力推动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但在现实中,一些地方的农业集约化,并非以农民为主体,“有的地方政府贪大求全,盲目引入工商资本,把土地集中起来,流转给工商资本。资本是逐利的,如果地荒着就能赚钱,资本肯定会这么干。但农民不会,真正的农民,哪怕赔钱也要种,今年赔钱,明年还是会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农民就应该赔钱种地,而是说,要让那些真正愿意种地的人能种地,让真正种地的人赚到钱。”
3
辽宁省出台生产者补贴政策
涉及玉米、大豆、稻谷等作物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玉米和大豆、稻谷生产者补贴政策,稳定农民收入预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财政厅日前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生产者补贴政策落实工作的通知》,对于补贴对象、补贴标准等信息予以明确。同时要求全部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原则上于9月底前完成,比上年提前1个月发放完毕。
通知指出,生产者补贴对象为全省所有市县(沈抚示范区)的合法耕地上的玉米、大豆(包括黄大豆、黑大豆、青大豆)、水稻实际生产者。各市可按品种统一计算补贴标准,也可以县为单位,根据市对县核定下达的补贴额度,依据补贴面积分县确定补贴标准。
按照国家扩种大豆的要求,为鼓励大豆生产,适当提高大豆补贴标准,大豆补贴标准原则上每亩比玉米高200元,最多可高出250元。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间作)纳入补贴范围,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间作)的补贴核实时,要根据玉米大豆实际种植核实补贴面积。玉米、大豆与其他农作物带状复合种植(间作)的,比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核实玉米、大豆补贴面积。水稻生产者补贴政策保持不变。
辽宁省要求,生产者补贴面积信息要准确完整,各地要建立完善补贴信息动态管理制度,及时掌握土地流转情况,并对补贴基本信息实施动态更新。辽宁省将加大监督力度,对于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各市农业农村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面积核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严禁出现将不符合条件地块列入补贴范围、虚报面积套取补贴资金等违法违纪问题,并严禁代领补贴资金。对弄虚作假、挤占、截留、挪用和套取补贴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将依规依法给予严肃处理。
4
青海省印发两项重要规划
助力推动高原种业振兴
央广网西宁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青海省委省政府推动种业振兴,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决策部署,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会同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编制完成《青海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规划》和《“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并于近日正式印发。
两个规划的印发,对未来青海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打造良种繁育基地,增强育种创新能力,提升种业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是推进青海高原种业振兴行动的重要举措。
其中,《青海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两大具体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珍稀、濒危、特有农业种质资源有效保护与利用及鉴定评价体系,建立农业种质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到2035年,主要农业种质资源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珍稀、濒危、高原特有农业种质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资源深度鉴定评价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5
陕西设立种业知识产权
司法保护基地
日前,陕西省首个“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揭牌。该基地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设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旺和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智共同为基地揭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和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代表双方签署了“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合作协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吉万全教授、奶山羊育种专家罗军教授、玉米育种专家薛吉全教授、油菜育种专家于澄宇副研究员、果树育种专家张东教授受聘为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审判技术咨询专家,李智向在场专家们颁发了聘书。
根据协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将定期对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的最新科技、法律等相关问题进行沟通,联合开展种业知识产权课题研究,共享研究资料,共享研究成果;建立种业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专家库;建立种业保护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开展有关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课程,邀请专家教授进行专业培训。
6
江苏省鼓励乡村振兴投资基金
助力种企稳定发展
5月7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财政金融支农16条”)。新政推动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撬动各类发展资源要素更多更快更好投入“三农”领域。例如,全力满足种子和耕地的资金需求,加强对生猪等“菜篮子”生产的资金支持,优先支持粮食油料生产信贷投放。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季辉表示,当前,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对农业农村发展影响,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迅速出台针对农业农村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农业农村领域有效投资。
季辉介绍,“财政金融支农16条”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服务,既放大财政政策的撬动作用,又发挥金融市场化手段的优势,实现财政政策对金融支农的“催化剂”作用。
比如,针对江苏种业企业“弱、小、散”突出问题,“财政金融支农16条”鼓励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加大种业企业投资力度,其中政府出资部分可适当降低门槛收益,向社会资本方让渡政府出资部分收益,推动种业企业兼并重组。同时,鼓励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适度降低贷款条件,实行优惠利率,向种业企业投放种子收购贷款;引导农业保险机构进一步完善制(繁)种保险产品,满足制种企业各类风险保险保障需求。
同时,新政紧扣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金融需求为主线,有针对性提出新的支持政策措施。比如针对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用于粮食生产的贷款予以贴息支持;当生猪生产出现严重滑坡时,加大信贷投放,明确予以不超过2%贴息补助。这些政策措施在全国具有一定引领性和创新性。
“财政金融支农16条还瞄准重点领域环节突破。做好顶层设计,当前不具备面上实施的,则为解决难点堵点打开政策口子,先破题、再答题,先试点、再推广,力争小步快跑加快推进。”季辉举例,针对小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策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开展省低收入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扩大到普通小农户试点,在国内率先打开对普通小农户信贷的财政金融政策组合支持通道,将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提供重要抓手。
7
甘肃积极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农作物育种独树一帜
甘肃日报记者从今天召开的相关视频会议上获悉,甘肃省立足自然资源和地域优势,坚持把种业振兴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省政府专题研究河西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种业行动,甘肃已成为全国最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和重要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在肉牛等畜禽育种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甘肃东西跨度1600多公里,地形地貌多样,孕育了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现有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等植物优质品种80多个,牛、羊、猪等地方特色畜禽品种30余个,现保存的农业种质资源近20万份。
甘肃是国家三大种业基地之一,玉米、马铃薯和瓜菜花卉制种在全国种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十三五”以来,经选育、审定的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有464个,其中玉米品种351个,企业自育品种324个;选育的陇薯、庄薯等马铃薯新品种42个,在高淀粉和抗旱、抗病品种选育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甘肃农作物良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21年,全省各类农作物种子生产面积294万亩,产种量17.5亿公斤,其中玉米制种面积141.2万亩,产种量5.8亿公斤,分别占全国制种面积和产种量的52%和33%;马铃薯原种和一级种薯面积48.8万亩,产种量9.9亿公斤,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13.98亿粒;瓜菜花卉制种面积44.7万亩,产种量3317万公斤。
甘肃肉牛主要分布在河西、甘南和陇东三个区域。全省已建成种牛场30多个,建成黄牛冻配改良站点1750多个,年冻配改良黄牛达100万头左右。在张掖市和平凉市还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河西肉牛”“平凉红牛”新品种(品系)选育工作。其中,平凉红牛是以早胜牛为基础母牛,引入南德温和利木辛等父本进行杂交,历经40多年的选育,产肉性能突出,遗传性状相对稳定。
8
大连公布“10大典型案例”
其中1起种子案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1年,大连市县两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共发现违法行为270起,立案171起,结案158起,罚款107.33万元,移送外省、市案件及线索26起。此外,市农业农村局还公布了农业行政执法“10大典型案例”。
庄河某种子站经营假种子案
2021年3月,市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对庄河某种子站经营的玉米种子进行抽样检测,发现其售卖的“惠美玉988”玉米种子基因点位与备案不符,认定为假种子。市农业农村局依法责令该种子站停止经营“惠美玉988”玉米种子,没收违法所得1020元,罚款12000元,并对本案涉及的玉米杂交种供货单位大连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另案查处。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