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个你意想不到的鲜食玉米产业高地
上海,一座贴满了“金融”“时尚”“国际”等光鲜亮丽标签的城市,鲜少有人会将它与鲜食玉米挂钩。
但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鲜食玉米主要的种植区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5%。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上海也是国内最大的鲜食玉米终端消费区之一,一年消费数量高达20万吨。
也就是说,车水马龙中,都市白领的手里捧的可能是一杯咖啡,更可能是一根玉米。
01
靠近标杆
照进现实的“鲜食玉米梦”
早上6点,清脆的鸟鸣声啼破了清晨的静谧,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玉米中心主任郑洪建研究员已经收拾好了家伙什,准备出发前往基地,开始新一天的育种工作,调查性状、套袋、授粉、做杂交……。不出意外,他会在基地呆上一天,直到下午6点才离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
郑洪建从事玉米研究26年,将近9500个日夜,每到玉米生长关键期,他都会穿梭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源于高中时期诞生的“玉米梦”。
“高中的时候,我在报纸上看过李登海先生到海南南繁搞玉米育种的新闻。”原来,上世纪80年代,著名玉米育种家李登海在三亚荔枝沟育种,当时南繁条件简陋,没有固定的仓库,他们的育种材料经常被牛吃掉。“当时看新闻,就知道南繁的艰苦,但育种家们仍然心怀壮志培育良种,而我当时,也产生了一些好奇和兴趣!”郑洪建回忆。
也许是巧合,郑洪建凭借自身努力和一腔兴趣加持,后来考入山东农业大学,在大学本科期间就加入了玉米研究课题组,之后硕士、博士都是围绕玉米开展研究。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郑洪建去南京出了一趟差,恰好遇到上海市农科院去南京农大招聘,“当时院里正好需要一个搞玉米的,我就来了。”正是这个机缘,将他和鲜食玉米彻底“捆”在了一起。
鲜食玉米品种申科甜糯99。
郑洪建在上海一呆就是23年,期间不乏艰苦趣事。
2012年6月,课题组其他同事因家中有事请假,但当时正值玉米生长关键时期,育种工作丝毫不能懈怠,郑洪建便一个人坚持做完了三个人的工作量。“当时早上5点就要起来做准备工作了,一直到晚上6、7点钟才能停下来,整整一个月,每天就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连轴转。”为了减少通勤时间,提高效率,郑洪建直接搬到了基地,吃住都在基地解决,才按期完成了当时的育种任务。
对于育种家而言,育种时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错过那个月,整个季度就浪费了。“现在想想,虽然当时很辛苦,但是很值得。”郑洪建表示,发展初期都是艰辛但富有意义的,因为现在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都依托于前期积累。
02
抢先布局
让更多人吃到上海的鲜食玉米
优良的品种是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基石,郑洪建一直就熟知这个道理。
郑洪建向记者介绍,上海市农科院在玉米分子生物育种技术上狠下功夫,建立了鲜食玉米高效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开展鲜食玉米分子标记开发和分子辅助育种研究工作。
依托优质资源禀赋,上海建立了长三角最大的鲜食玉米种质资源库,保存资源10000 余份,在品种丰富、数量庞大的“资源宝库”基础上,郑洪建带领团队育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鲜食玉米新品种。
鲜食玉米品种“申科甜2号”(左)、“申科糯601”(右)。
近5年,他们先后育成了“申科甜2号”、“申科糯601”、“申科甜糯99”等16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力促进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
长三角鲜食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现场。
品种先行,步步为营,上海市还积极开展鲜食玉米产学研配套服务。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牵头,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共同发起,联合长三角区域的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和大学等 18 家单位共同组建了长三角鲜食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同时,结合上海特殊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发挥长三角鲜食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优势,推动科企合作,让优质成果和技术及时落地。
“近5年,上海市农科院有6个品种的品种权或经营权,先后转让给相关种子企业,实现成果转让金额 568 万元。”郑洪建表示,加快新品种产业化,由企业快速推向国内外市场,要让更多人民吃到上海的鲜食玉米。
03
提档升级
走向世界的鲜食玉米产业
近些年,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种植面积超2200万亩。
其中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鲜食玉米主要的种植区域和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5%。同时,上海也是国内最大的鲜食玉米终端消费区之一,一年数量高达20万吨。
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以及巨大的消费市场,上海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揭牌现场。
2018年3月,上海市农科院联手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在上海建立了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CCSMRC),成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推手,也为鲜食玉米产业搭建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
“研究中心的建立,是在近10年双方合作基础上的提升。”郑洪建表示,研究中心能发挥上海在特用玉米领域的科技创新优势和CIMMYT的全球协作网络优势,在擦亮上海特用玉米的金字招牌的同时,支撑引领国际特用玉米产业大步迈向新台阶。
据悉,近20年国际上种植面积发展最快的农作物当属鲜食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等特用玉米,是种植业中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基于此,研究中心主要以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组学、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技术手段,对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位点或基因进行挖掘及育种应用。
上海市农科院和CIMMYT双方共同努力,从全球引进2000份玉米种质资源,推动各项研究有序展开,以期在特用玉米重要农艺性状遗传解析、优良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突破。尤其在特用玉米优良品种的开发上,正式启动高叶酸高赖氨酸等富含营养、抗病抗涝等高耐受胁迫的特用玉米品种的改良与培育工程,加快建立现代化的特用玉米育种系统,提高育种效率。
据了解,研究中心培育的品种已经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坦桑尼亚等国家进行种植示范和生产推广,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农民从种植“中国玉米”中受益。
- 鲜 食 玉 米 -
为全面展示我国鲜食玉米科研成果,进一步引领支撑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破解种源“卡脖子”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市场,让优质的鲜食玉米走进千家万户,促进鲜食玉米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与加工及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推进共同富裕。
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鲜食玉米分会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主办“2022 年全国鲜食玉米学术与产业研讨会暨长三角鲜食玉米高峰论坛”,将于7月5日-6日盛大举办,敬请关注。
👆扫码观看大会直播👆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