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3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图姐 | 低剂量避孕药亦增加乳腺癌几率,避孕器不能幸免

2017-12-08 图姐 美国华人

请关注“美国华人

公众号:美国华人 ChineseAmericans

客观、理性、包容


【第149期】图姐的快报 正解的美国

2017年12月7日(星期四)

本期编辑:图愚

今日图姐要点:

1. 现代避孕药依然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各种避孕器具也不能幸免

2. 报告来自于一个样本大型、长达十几年跟踪的研究,数据可信

3. 正在用避孕药的怎么办?



昨日发表于《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个来自丹麦的研究报告“Contemporary Hormonal Contraception and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现代激素避孕与乳腺癌风险),颠覆了人们普遍认为的,现代的避孕药,虽然较之于我们母亲和祖母所用的雌激素剂量相对低很多,依然会明显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


该报告的结论是,用激素的人,比不用激素的人,总体来说患乳腺癌的概率增加20%,其中年龄和剂量是最重要因素,年龄的增加和剂量的加大都会增加这个概率。不过,这个危险概率的增加,如果转换成具体人数的话,还是一个小数字:每100,000个人中,因用了避孕药会比不用避孕药每年多13个人患乳腺癌,由原先的55人增加到68人。


这样看来,患乳腺癌概率增加20%似乎不是一个太大的危险。但如果考虑年龄因素的话,数字的变化会很大。在正常情况下,一位20岁的女子,她在今后十年内得乳腺癌的概率是0.06%,即1732人中才有一个。但对一位40岁对女子,上面这个概率就增加到1.45%,即69人中就有一个。用避孕药的话,概率再增加20%,就变成1.74%,每57人中有一个得癌。


用药是否长久也会对概率变化有影响。用药少于1年的,基本上不带来什么额外的危险。用药超过10年的,患乳腺癌的概率增加39%。而且只要用药超过5年,哪怕不再用了,所增加的危险概率不会因停药而消失。



该报告中另一个出人意外的内容是,不仅仅口服避孕药有这样的危险,就是直接向子宫释放黄体激素的各种宫内节育器也不能幸免。(不是所有的宫内节育器都释放黄体激素的。)凡是含有黄体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同样面临增加21%患乳腺癌的几率。


虽然多年前就已经确认避孕药会增加得乳腺癌的危险,但医学界普遍认为激素剂量明显减少的新一代避孕药是相对安全的。这是第一次用大规模的样本测试新一代避孕药,也是第一次彻底破碎了避孕器具可能更安全的幻想。就连该论文的作者都说,他们所期待的结论是现代避孕药比早先的要安全得多。但研究表明,乳腺癌危险的增加,不同配方,不同避孕方式,只要有用到激素,无一幸免。来自该研究的一个“副产品”是:黄体激素很可能是真正的致癌因素。


这是一个来自于大型样本的研究,是对丹麦一千八百万妇女跟踪了十多年获得的数据。在研究期间,共有11,517人被诊断为乳腺癌。该研究没有把吸烟、喝酒、喂母乳、运动等作为考虑因素,而这些都会影响乳腺癌的概率。


美国现在大约有一千万的人在用某一种避孕药或避孕器具,其中包括大约一百五十万不是为了避孕目的的。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美国妇产科学会)官方人员说,他们会谨慎评估这个新的发现,同时强调,现在流行的避孕措施,还是属于最安全有效的选择。A.C.O.G.负责实践指导的副主席Chris Zahn医生承认激素与乳腺癌概率增加的关系,但是他告诫妇女在改变她们现在的避孕方式之前,先征询她们信任的医生的意见,强调她们能够信任自己的选择非常重要。


也有专家指出,避孕药也有减少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功效,甚至可能包括结直肠癌。而且,并不是所有避孕措施都涉及激素,所以我们还是有选择的,不必惊慌失措。


(注:丹麦的这个研究得到Novo Nordisk基金的资助,该基金自称是一个独立机构,不带有任何企业利益。该论文的两位作者在论文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接受后,成为Novo Nordisk基金的雇员。)



图姐为您读报

追踪美国热点时事新闻。图文解说,让您握紧时代脉搏。



打赏支持图姐   长按二维码!


请读者广为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其他媒体如要转载,请联络本公众号。


推荐阅读

图姐 | 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全球哗然

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 打破性别文化下的沉默

图姐 | 加州火火火,北加酒庄仙境陷火海,南加迪斯尼能见熊熊火光

2017税法改革的“圣诞大礼”属于谁(附民调)

川普税改通过!直击华人美国梦:票子房子孩子

本文由作者投稿,内容不一定代表“美国华人”微信公众号立场。


美国华人

客观、理性、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公众号:ChineseAmericans

网站:ChineseAmerican.org

投稿、转载授权:editor@ChineseAmerican.org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Read more

阅读前期《图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