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后中国城镇化发展新动向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党的十九大后的重要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与以往相比,城镇化将呈现几个新特征和新趋势。
01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城镇化格局中具有“纲举目张”的独特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除了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外,长江中游、成渝、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跨省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也提上日程。与高度集中发展相比,城市群的发展显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散、同步、均衡发展的特点。未来,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将形成网状联通,特大城市资源向中小城市外溢,实现协同发展;同时,三四线城市自身的城市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也会上一个新台阶。根据对各地“十三五”交通规划的不完全统计,未来拟新建造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城市名单包括绵阳、泸州、宜宾、西宁、宝鸡、咸阳等50多个中小城市。三四线城市和一些特色小镇正加速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明珠城市。
02
在城镇化中更注重保护人民利益
一是注重保护农民利益。随着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大量农村劳动人口转移到城市,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十九大报告将农业问题提高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为未来20年农村经济和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农村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确保乡村发展农民参与和受益,着力构建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共同发展。这就是说,无论农民进不进城,土地承包权都会为农民提供最后的保障;农民在城镇和在农村都会有生存发展的机会。
二是注重保护居民利益。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逐渐清晰。十九大报告提出,“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和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其中,土地供应、保障性住房、租赁制度(租售同权)是重要制度基础。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功能,对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核心作用,一方面减少城镇生活成本,提升年轻人创新创业热情,二是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实体经济,为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血液。
03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对于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安排,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仍然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为规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PPP必须规范化发展。11月16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提出,严格新项目入库标准,对于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等不合规入库项目集中清理。同时,PPP项目不能逾越财政10%的支出红线、财政可承受能力和物有所值评价等措施将进一步强化,把PPP项目关进制度的笼子。与此相呼应,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实行穿透式监管,对于已经发行的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这一措施将从根本上卡住部分PPP项目混乱举债的资金源头。此外,各地政府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今后,纯政府付费型PPP将减少,重点推动实施以使用者付费为主的特许经营项目。
可以预见,城镇化建设将降低对政府资金的依赖,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国家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千企千镇工程等方式,引导房地产企业、各类产业企业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特色小镇是在城镇化大背景下提出的兼顾经济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型城镇化方案。目前,特色小镇已完成了前期试点和政策扶持基础,下一阶段马上进入快速发展期,包括华夏幸福、绿地等房地产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特色小镇。千企千镇工程可以调动企业的积极型,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镇企融合发展、共同成长,更好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提供公共服务等作用,防止政府大包大揽。
04
绿色美丽城镇化
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远期目标中,除了提及传统的民主富强和谐,还写入了“美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而十四条基本方略中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入,体现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相关政策落地以确保实现上述目标。在城镇化建设中,绿色生产和消费、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将成为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材、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将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型城镇的标配;环保力度会加强,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总结来说,党的十九大后,新型城镇化将继续发挥我国经济发展动能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保护人民利益、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色美丽城镇化建设等方式,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原文转载自:金融时报
©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与交流,如有侵权请留言后台处理。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及作者。
更多近期文章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