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迎过乾隆爷的驾,世情闺怨皆入眼……你好,徐州民俗博物馆

2018-04-29 无线徐州

徐州民俗博物馆,在户部山上,虽然是在两个大院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但它却和整个户部山古民居牢不可分。而徐州人对户部山有种执念,这个在徐州众多高丘序列里原本并不显眼的小山丘,容纳了太多的徐州元素。这里有大户人家的门楣,有读书人的体面,更有忠孝仁义礼智信,它是一部世情小说的背景,也是徐州民间文化最经典的载体。


户部山坐落于徐州古城之南,早年称作南山。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定都彭城,为观阅将士操练兵马,在南山的山顶构筑起了崇台,留下了“秋风戏马”的千古绝唱。此处亦称戏马台。戏马台后来被誉为“千年古城徐州第一胜迹”,是徐州现存最早的古文化遗址之一,与苏州园林、南京六朝石刻并列为江苏三宝。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徐州大水三年始退,户部分司主事张璇为避水灾,将户部徐州分司署迁至南山办公,南山改名为户部山。



历代居于此山者有状元李蟠、翰林崔焘、文学评论家张竹坡等人。近代流连在户部山的有王雪樵、王肯堂、张云生、钱书樵、张伯英、刘介夫、范石府等名流。



徐州状元李蟠像

权谨牌坊


刘家大院大门


展现徐州民居,民俗,民风,民情的徐州民俗博物馆


徐州民俗博物馆是在原户部山古民居余、翟两家大院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占地6000余平方米, 有明清古民居160余间。户部山古民居始建于明代,经清延至民国,屡修屡建,在保持原有风格基础上又有创建。古民居多为官宦、绅商人家庭院。余、翟两家是其中代表。民居依山造势,错落有致,布局巧妙,朴实无华,既有北方之浑厚,又有南方之灵秀,特别是“鸳鸯楼”的建筑风格及“内生外熟”的构筑方法,极具地方特色。


民俗博物馆全景浏览图


户部山因13座民居院落出名,包括余家大院、翟家大院、郑家大院、刘家大院、权谨牌坊、崔焘翰林府、李潘状元府、李家大楼、魏家园、闫家园、周家院、老盐店、耶稣教堂,形成了院院相连的盛世美景。


俯看民俗馆

翟家绣楼

翟家龟叶池,清代留存至今,鱼池呈树叶型(落叶归根之意),池中央的山石呈龟状,健康长寿之征,既有意境美,同时也具有园林设计的阴阳观。

伴云亭。清代始建后经修复。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南巡路过徐州,也在翟家的亭中小住,清晨起后,忽见四周云雾缭绕,兴致挥笔题写了“伴云亭”三字。

余家老爷院位于余家西院,由主房、东西厢房组成,主房由客厅、书房、卧室 以及闺房组成。主要陈列展示再现了徐州地区旧时新人拜堂的场景。


余家东花园


余家戏园


余家蝴蝶亭


每到假日年节,民俗博物馆就有众多群众文艺活动,再现百年前徐州民情和嫁娶盛况。

跟民俗博物馆相连的郑家大院也很有来头,郑家大院的私家花园声名在外,园主为清末徐州名士郑坦之。郑坦之世居户部山,其南与翟家相邻,两家的后花园紧贴,且都与戏马台仅一墙之隔。翟家后花园里有花坛、鱼池,林木扶苏,原先典当给陈姓军官。上个世纪20年代初,陈某离徐他去,翟家无力赎回,遂转典给郑家。这时,郑坦之便将两家后花园打通,连成一体,并沿居室之侧修砌石磴通道。同时填土平整台地,广植花草,还在园内建造小楼三楹,登楼远眺,云龙秀峰、奎山残塔和黄河故道,尽收眼底。在郑坦之看来,此园真乃是不可多得的玩赏之地。


郑家大院 


郑家大院一角


郑家大院内还有一株2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 

户部山上的民俗博物馆连同那一座座宅院,在今天已是一片文化高地,世人一旦提及,必赞必叹必唏嘘,昔日的高门大户化作寻常巷陌,唯有檐上衰草,深院梧桐,意境犹在。遥想当年,楼高百尺,到处是锁不住的清秋,窗含西岭,满眼是诉不尽的闺愁。徐州民俗的魂,在这里。


“今天的博物馆

不仅仅是一个公众参观的地方,

更是一种文化的化身。”

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历史,

在博物馆外看到现实,

而历史与现实之间,

每一步都走的弥足珍贵。

无线徐州系列微信

《你好,博物馆》

陪伴您在这个一日千里的时代

慢下时光,宁静心灵。


编辑/许波 责编/朱宸昕

主编/尚健飞  互联网总监/孟宝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