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老嘉兴有四座城门,你知道都在哪里吗?

2018-04-09 嘉兴日报

南门的梅湾街

东门的立交桥

北门的嘉禾北京城

西门的西水驿碑亭……

        这些嘉兴人耳熟能详的地名,标识着百年前嘉兴县城墙的位置,而禾城城墙上所开的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都有着悠长的历史文化韵味。


四座城门,原来是这么来的

        三国时的吴赤乌五年(242),孙权立子和为太子,当时的“禾兴”中的“禾”字与“和”同音,为避讳,于是朝廷将“禾兴”改为“嘉兴”,“嘉兴”之名从这时就开始了。当时吴国朝廷命令各郡县“修城郭,起谯楼,掘深池大堑。”大约也就是从黄龙三年开始,嘉兴开始兴建城墙,分别在城墙东西南北方向各建造城门。城门的名称历朝历代都有所变化,至清代,嘉兴城有东门(春波门)、南门(澄海门)、西门(通越门)、北门(望吴门)


四座城门,自古就各有特色


  清乾隆年间的嘉兴学者项映薇(1730-1789)所著的《古禾杂识》(后王寿、吴受福增补)中,曾写到清代和民国初年嘉兴城的“禾城四门,风景各殊”。那么这一“风景各殊”,到底不同在哪里呢?书中用了一首当时流传在嘉兴的民谚:“北门米脚子,南门大粽子,西门叫花子,东门摆架子。”


  • 当时的北门叫望吴门,意即北望吴地(春秋时的吴国,今为江苏苏州)。“北门米脚子”,就是说当时北门外里月河、外月河边的米行特别多”。河边停满了四乡前来售粮的农船,也有许多运往外地的米船。每天都有许多“米脚子”(扛米包的脚夫)在船上船下来回奔跑装运,每天都是忙得大汗淋漓,傍晚则将赚来的辛苦银子揣在怀里,回去养家糊口。


  • 嘉兴县城的南门,清代和民初叫澄海门,城边有座澄海桥。以前南门的集市极短,走路不一会儿就到了乡下,也没有什么大的店铺。然而南门最有特色的,就是有一家粽子店,这家店卖的粽子个大、馅多、结实,实惠得很,因此有许多农村来的顾客光临的比较多。以后的“南门大粽子”逐渐演变为“荣记”、“合记”、“庆记”粽子店,以后又在县城中心张家弄形成“五芳斋”粽子店。


  • 嘉兴的西门原本叫通越门,意即出此门往西可直达越地(春秋时占据大半个浙江的越国)。当时在通越门外,古运河边,朝廷建有一个西水驿馆,属于运河边朝廷所建的一个较大的驿馆,供官府衙门信使中途歇脚、官员临时休息的地方。清末战乱,西门外多流民乞丐,他们或是驻于西水驿边的自家小船,或是索性晚上铺条席子,裹条被子,睡在通越门城门洞里。驿馆每遇官船往来,驿卒会手拿竹签,招呼周围的流民乞丐帮助干活。每干一件活,发一根竹签,最后凭竹签到驿馆账房处领些碎银子,因此,“西门叫花子”此言不虚。


  • 嘉兴东门叫春波门,明代开始,嘉兴县城地域较小,地方政府鼓励居民移居城外,因此当时的东门外,也就是甪里街、宣公桥一带,“百业杂陈,市肆繁盛。”据史料记载,当时东门一带曾经居住的,其中有元代大画家吴镇(后移居嘉善)、嘉兴知府潘师旦、董氏家族、褚氏家族、巴金祖上李氏家族等等。东门有些富户的住宅进深有十三进,从这些人家出来的人,坐着轿子或由马拉的挂着帷幔的座车,车上还挂着铃铛。,“叮叮当当”一路作响,城内百姓不见贵人面,只见轿车帷幔下露出的靴子,主人架子很大。因此民谚就有“东门摆架子”一说。


民国十七年(1928),为了便于城内城外的经济、交通连成一片,方便居民生活生产,在嘉兴众多士绅的提议倡导下,当地政府同意将县城的城墙拆除,用拆下的墙砖来铺筑道路,嘉兴著名士绅陆初觉任拆城筑路委员会主席。于是,沿城基修筑了嘉兴县城第一条较宽广、最长的碎石马路,宽6米,长5.13公里,四座城门也随之消失,留在我们的记忆中的只有老人口中的叙说及史书上的记载。


作者:欧福泰

来源:嘉兴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