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好好说话,就算真的“为了你好”又有什么用?

2016-11-29 凯叔讲故事

作者 | 六妈罗罗

    凯叔说

kaishushuo

“我这是为了你好!”这话孩子根本听不懂。

“好”在哪里?我现在明明感到“不好”啊!

与其让他(她)不知所云,倒不如不断鼓励,让他(她)体验到现在的“好”。

我们之所以能够目光长远,那是因为我们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

有些事急不得,得交给时间。


01

那天带六六去上美术课,在那个楼里,还有些其他的培训班。教室门外等她的时候,钢琴班那边传来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

大概是一位七八岁的女孩,低着头站在教室门口。旁边她妈妈模样的人叉着双手站在她跟前,在不停的责备她:“你带脑子出门了吗?这个该怎么弹你不知道吗?”“老师都受不了你让你出来了,丢不丢人?”

看得出来女孩的情绪因为母亲的责骂开始不平静了,拳手攥的死紧,可那位妈妈还在数落她:“要这么不上心那就别学了,挣钱容易吗?是让你这样浪费的吗?”

那女孩脑袋越来越低,最后终于忍不住哭了,双肩不停抖动,还在骂她的妈妈发现了她的异样,叹了口气没有继续了,扶着她的双肩安慰:“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你要考级了,老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可怎么得了?”“我一下班水都没喝一口就带你来练琴,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


可是,“为了你好”就能对着孩子乱骂一气吗?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有了羞耻心,知道爱面子。大庭广众之下被人责骂,她如何承受?

更严重的是,最亲的人对她的辱骂,否定,哪怕出发点是为了她好,可是她能接受意见吗?

我们总是对着外人隐忍,客气,而对着最亲的人却喜欢用最尖锐的言语去沟通。哪怕本意不是为了嘲讽,可是一针见血的伤害却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本来可以问问孩子原因:“今天怎么了?练琴不太专心呢?”却选择了莽撞的打击孩子:“练了一百次还出错,你还能再笨点吗?”

我们很忙,很累,碰到孩子问题的时候希望能快速解决,可是我们却没有意识到: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往往只会扼杀和孩子的亲密关系。

明明可以好好说话,却要用最伤人的话语来表达。

就算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是你不好好说话,我更多的只是感觉受到了伤害,却听不进去你的道理,看不到你的良苦用心。

 

02

很多时候大家相互之间说话,哪怕并没有恶意,却总是带着点刻薄。倘若较真,会被怼回来一句:“你这么开不起玩笑啊,我随口说一下而已”。

可是,前段时间朋友和我聊天的时候,说起来这么一件小事。

她家孩子三岁多,说话正处于有样学样的时候。朋友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也会口无遮拦:“你有病啊,干嘛爬那么高,摔着了咋办?” 

直到有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她喝水的时候不小心呛了了一下,狂咳嗽。她老公帮她拍背,对着孩子说:“看你妈那傻样,快安慰安慰妈妈”孩子的反应却让她意外:“你有病啊,喝那么快干嘛。”

她嗓子很难受,可是孩子那稚嫩的话语却让她更难受。

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学会这么说话了?!

可是看着孩子天真坦然的眼神,她却不知道说什么。

反思起平日里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朋友说:第一次后悔了自己的大大咧咧。孩子其实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言语里是否有不对之处,她只是听到了大人这样说,下意识的就应用到了自己的语言环境里。

可是,这种夹杂着嫌弃的“语言暴力”,一旦形成了习惯,或许,却只会伤害到别人还不自知。

可能会有人说,一家人说话要那么客气干嘛?

可是好好说话并不是要客气疏离,而是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关心,善意。一句合适的言语带来的温暖力量,远远超过带着负能量的督促。

华妃那种毒辣的画风,也许在成年人的玩笑里,会有着有趣的反应,大家哈哈一笑了事。可是对于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她们并不能听出吐槽的意味来。

如果有一天你生病了,希望听到孩子的安慰,她端过来一杯温水,却扔过来一句“贱人就是娇情”,试问,你的心情会不会很复杂。

 

03

很多时候,越是对着身边最亲近的人,比如爱人,孩子,父母。我们反而越吝啬于自己的耐心,冷言冷语“没看我在忙吗?”

看到孩子出现问题,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你是猪吗?”

和爱人出现分歧,脱口而出就是:“这点事都做不好,你还有什么用?”

对外人都是好脾气,对自己人却总是带刺,这是很多人都有的习惯。

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情绪,但是即便我们不开心,那是别人或者别的事情让我们不开心,而不是身边的亲人,我们之所以敢这样毫无顾忌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只不过仗着“为了你好才跟你说”,只不过有恃无恐“即便说错了他们也会原谅我的”。

可是,如果我们爱对方,又怎么舍得一次一次的去伤害对方呢?最亲密的人,往往也是希望有如沐春风的幸福感啊。

愿我们都学会对最爱的人好好说话,不然,就算是“为了你好”,谁又听得进去呢?

所以,与其空谈什么希望孩子被岁月温柔以待,不如先学会好好说话,用最真诚的言语,来表达我们的耐心,和最美好的善意。

作者:六妈罗罗,一个三岁小妞的妈妈,爱生活爱美食爱旅行,现中科院心理学硕士在读,悉心钻研婴幼儿喂养与儿童教育,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六妈罗罗 ”ID:liumaluoluo,转载已获作者授权。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