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师大创业团队发现新物种!这只战斗值MAX的虫子居然能喷出60度的高温液体?

对自然的保护需建立在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之上,所以分类学上的新发现是应该首先被关注的。


12月19日,2017恋野物语自然探索工作室上海昆虫新种发布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园顺利举行。经过前期线上平台中文名征名投票活动,工作室正式宣布本次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发现的昆虫新物种取名为“上海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shanghaiensis。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等各友方单位以及各大媒体平台共同见证了上海2017年第三例昆虫新物种的发布。



工作室负责人屠跃邺介绍了团队创业愿景、目标和业务介绍,为此次发布会拉开了帷幕。“让自然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成为最专业的自然教育IP”,“对知识负责,说孩子们听得懂的自然”是这群年轻人倡导的理念。



工作室负责人宋晓彬带大家领略了此次新物种各色有趣的天然习性,以及从动物学分类学的角度为大众进行了最为权威的科普解读,回应了在线上征名过程中人们的一些质疑。


之后,他向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自然博物馆、滨江森林公园捐赠了“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活体标本以示纪念。随后,上师大授予恋野物语“上海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授予恋野物语“动植物保护协会会员”授牌仪式,发布会圆满结束。



上海双斑粗角步甲这个名字

可是由网友们共同投票选出来的!

经过5天在线投票

最终

“上海双斑粗角步甲”

以3973票的优势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名字

“滨江双斑粗角步甲”以2809票位于第二

它到底是只怎样的虫子呢?

听团团为你讲一讲~


“神奇”昆虫在哪里?


2017年的年初,恋野物语自然探索工作室的宋晓彬及上海师范大学的彭中博士后在整理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和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联合主办的昆虫限时寻活动中所采集的昆虫标本时,欣喜的发现了一种气质与众不同的甲虫。


在仔细翻阅了大量文献及解剖比对后,该甲虫最终被确认是“双斑粗角步甲”家族的一个新物种。自此,这个珍稀的昆虫家族迎来了它们的第26个成员。


早在1949年,国外的昆虫分类学家就在上海记载了一种双斑粗角步甲,叫作中华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chinensis。它算得上是这次发现的新种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近亲。


上海双斑粗角步甲(左);中华双斑粗角步甲(右)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体型较小,身体较窄,复眼(也就是它们的眼睛)相对较大。


而中华双斑粗角步甲则比较宽大,触角更加细长,另外还是个小眼睛。


中华双斑粗角步甲自1949年被发现后,就再也没有在它的家乡上海被发现了,直到时隔60多年后,又再一次在上海有了它们的踪迹。


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终生都生活在蚂蚁窝内,靠偷吃蚂蚁的食物为生。


新物种“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

分类学特征:

① 前足脛节上具有一个触角清洁器,这个机构可以帮助双斑粗角步甲清理它们触角上的小垃圾。

② 前胸背板边缘具有一排锯齿状突起。

③ 鞘翅具有一对对称的黑色斑纹。

④ 雄性阳茎与所有家族其他已知种有着明显区别。这也是这个新种最重要的分类学上的特诊。


浑身都是“高科技”


如果你关注过此次新物种征名活动的话,一定对这类昆虫的一个特殊习性印象深刻——那就是放炮


和我们平时说的放屁虫不同,双斑粗角步甲在遇到危险时可以瞬间喷射出平均温度接近60度的高温化学物质来保护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的科学家将它们形象的称作为放炮虫。



那么问题来了

身体内藏着如此高温的液体

难道它们不会把自己烫熟么?

这里就不得不说

双斑粗角步甲的高明之处了:

在它们的体内有两个不同的腺体

在里面分别存放着

多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和酶

只有遇到攻击时

它们才会将这些物质在体内混合

这将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最终喷向对方



被喷后受伤的手指


所以

它们可以说是昆虫界的生化武器大师


“生化武器”反应堆


可双斑粗角步甲的祖先在使用生化武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困扰。


因为高温的物质只能从腹部末端喷射出来,这样势必造成了它们仅仅只能攻击到身后的敌人,可万一敌人出现在前方要怎么办?


它们又想到了一个绝好的办法,潜心研究起了生物物理学。


双斑粗角步甲鞘翅上有一个细微的结构,不要小看这个看似简单的小缺口,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结构,可以帮助它们将高温的液体引向身体的前方。



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的物理现象称之为康达效应


飞机机翼和F1赛车发动机的设计都大量参考使用了该理论,而双斑粗角步甲是第一个被科学家发现可以巧妙利用这一现象的动物。


触角&鞘翅(右)

小时候用“菊花”吃饭?


其实,宋晓彬在2007年就和上海双斑粗角步甲这个新物种有过一面之缘,只是当初的他并没有认出这是个新物种。


而没认出它的原因很简单,当时还只是个孩子。

 

双斑粗角步甲的幼虫就像是天生顶着一朵菊花一样。从这个角度,你可能分不清它的头在哪,屁股又在哪。


上海双斑粗角步甲幼虫背面观


没关系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再来看一下


上海双斑粗角步甲幼虫侧面观


在双斑粗角步甲幼虫的腹部最末端,有一个由腹部结构特化而来的圆盘。这个奇特的圆盘结构可不是下雨天被拿来挡雨的工具,这和它们的捕食行为息息相关。


双斑粗角步甲的幼虫和成虫一样,一直居住在潮湿的朽木上。不同的是,幼虫会利用它们发达的上颚(或者说牙齿)在朽木上挖出一个圆洞为家。


 

而双斑粗角步甲的幼虫会躲在洞中用它腹部末端的圆盘将洞口堵住,静静等待猎物的到来。


一旦猎物经过圆盘上方后,幼虫可以立即将圆盘合上,然后用锋利的牙将其拖入洞中饱餐一顿。


新物种Q&A


不少网友对新物种的发现

提出了问题

相信你心里也有这样的疑问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但却很有意思的问题,宋晓彬回答:“我、彭中博士和汤亮副教授作为这个新物种的发表者,也就是论文的作者,是有权利将这个新物种以最早采集发现的人命名。但是,我和另一位作者彭中博士恰恰就是这个新物种的发现和采集人,”


命名法规有所规定,为了不失公允,作者不得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物种,所以这次的命名权就交给了大家~



为什么上海今年连续发现了3个新种,这肯定不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宋晓彬把原因归结成: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近几年是生态调查的高峰期,拿上海周边省份来看,2015年,十余所研究机构参与的《浙江昆虫志》项目立项,开始了将历时3年的浙江全省范围的昆虫调查。2017年11月,江苏省也开始全面展开对本省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这样一个时代氛围,上海当然也有所努力。


地利,我们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昆虫种类比美国和加拿大的总和还要多。


人和,当然一群热爱科研和生态保护的年轻人也功不可没!



发现一只小小的虫子,到底有什么用呢?


先说两个小故事:1919年分类学家首次发现并命名红豆杉,谁会料到百年之后,它能提取出治疗癌症的药物?1853年一种吃仙人掌的小虫被取名为胭脂虫,当时的人们谁会料到现在它是做高级口红的原料之一呢。


就目前来说,上海双斑粗角步甲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是极其严苛的,只有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树林里才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


它们天性胆小,平时总喜欢躲在朽木、蚂蚁窝和山洞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很少会出来活动,特别难以被发现。


换言之,有它们栖息的地方,环境也是相对较好的。


我们应该意识到,对生态环境保护应该建立在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之上,而生物多样性最先关注的就是分类学上的新发现。




双斑粗角步甲全都是胆小的家伙,上海师范大学的博士后彭中在参加滨江森林公园的昆虫限时寻活动的过程中,无意中从一根腐朽的倒木中采集到了这类神奇的甲虫,从而让人们有机会一睹它们的真容。要知道,双斑粗角步甲家族中的所有成员全都是极其罕见的昆虫,它们天性胆小,平时总喜欢躲在朽木、蚂蚁窝和山洞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很少会出来活动,特别难以被发现。


新种双斑粗角步甲正在朽木表面散步


另外,它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是极其严苛的,只有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树林里才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由此可见,它们选中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作为栖息繁殖的聚集地是有其必然性的。来自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办公室主任金钰麒介绍说,公园由经过50多年精心维护的三岔港苗圃改建而成,园内河道密布且保留了茂密的次生林,生态环境非常优越。此次发现的新物种就采集于公园内一处近邻河道的树林内,这里的落叶层可以很好的保持土壤湿度,也恰恰为多种珍稀的昆虫和其他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滨江森林公园照片


在上海发现双斑粗角步甲新物种

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即使是在上海这样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

依然还有很多有趣的生物

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可惜的是

生物学家发现新物种的脚步

远跟不上动物灭绝的速度

越来越多的物种

在被人们发现前就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只有大力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

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

我们携手

一起加入生态保护的队伍!


同时

也为发现新物种“上海双斑粗角步甲”

上海师大创业团队点赞

近期精彩回顾

♫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不要忘记回家的路......

东航带着免费机票来啦~现场更有国内外特价机票等你抢!

♫【致所爱】答应我,请你不要错过这个诗意的冬

 

第1346期


图文综合自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自然博物馆

美编 | PaulChan  责编 | wf  审核 | C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