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鸿权:一生只做一件事 西湖的山水间处处是他的作品

2016-04-09 美丽西湖


杭州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除了西子湖的秀丽风光外,更重要的还是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别的不说,光是西湖边亭台楼阁上的各幅楹联、匾额,就给美丽的山水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不过,你知道吗?这些为山水增色的楹联、匾额大多出自一位71岁高龄的杭州老人,孙鸿权之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192m4se2x&width=500&height=375&auto=0


(时长5分01秒,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孙氏牌匾的历史


孙先生的手艺来自家传,他的父亲十几岁就来到杭州学做牌匾,后来开了一家油漆铺,在当时也是杭州有名的牌匾匠人。“1929年,第一届西博会的所有牌匾都出自我父亲一人之手,那时他也不过20多岁。”




讲起他学艺的经过,孙先生说,要先学书法再学手艺。“我5岁开始学写毛笔字,18岁以前父亲没有让我动过刻刀,就是怕我字写不好。每天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要帮家里做生活,工匠手艺,很多时候靠的就是熟能生巧。”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


“专注、口碑、极致、快”是小米雷军决胜互联网的七字诀。而对于传统工艺牌匾制作来说,极致就在于:从选料到最后制成成品的十几道工序里,几十年如一日的精雕细琢里,以及每一个寂寞沉静的夜晚里。


“制作牌匾,一定要静下心来,浮躁、不认真,都不能完成。”孙先生开玩笑,牌匾匠人都是没脾气的人,要不然怎么做得下来。


孙先生介绍说,制作牌匾的过程从选料到最后制成成品,一共要经过描字、刻字、堆沙、贴金等十道工序。“原料最好是银杏、香樟,或者是东北的白杨,高档一点的就用紫檀或红木。”买好的木料也不是马上就能用的,要经过脱脂处理,原始的方法是将原木放进水池里,浸泡半年以上,再阴干处理一年左右,是个需要耐心的工作。所以,在制作牌匾之余,他还要储备木料以备将来之用。


“描字这一步很关键,书法家题字,往往是很随意的,我们要按照比例缩放,还要表现出他的运笔、笔锋、笔势,搞这个懂书法很重要。”在孙鸿权看来,制作牌匾不只是一门手艺活,还需要很深的文化功底。


孙鸿权自己就是书法和刻印的爱好者,退休后还担任着浙江省印石文化研究会的会长。他家摆满了书法、印刻作品,还收藏着各种形态各异的印石。奇石、茶艺,这些传统的文化,都是他的爱好。



杭州市市级非遗项目



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鸿权自幼就在父亲店中帮助做一些匾额制作的杂活,从中慢慢地掌握了匾额、楹联制作的要领、步骤等技艺,为使这门制作手艺传承下去,孙鸿权在1998年创办了杭州乐石斋工艺美术画廊,同时将技艺传授于儿子孙元卿和女婿李萍, 并于他们一起为时隔70年,2000年的杭州西湖博览会刻制了一副 长4.3米,高1米的米芾诗文篇,该作品气势宏伟,雕刻精美,深 受专家的好评。 现孙鸿权带领儿子及女婿为西溪湿地一期、二期的主要景点制作各种匾额、楹联上千余块。


目前,西湖区共有65项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8项,市级24项。



小 西 说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匾额习俗正处于濒危状态:老一辈传承人或是年逾古稀,或是迫于生活压力而改行,年轻一代对制匾技艺缺少了解,鲜有问津,技艺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险。因此,保护匾额习俗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不仅是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更是弘扬民族精神,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让我们向所有正在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努力的手工艺人致敬!




来源|每日商报 文新街道

编辑|胡蕾、佳欣


点击一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西溪花朝|跟着Tim游西湖|致匠心

西湖好书记|峰会项目|微信影响力榜单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