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南水乡,古镇三墩,千年往事,栩栩如生......(上)

2016-08-28 美丽西湖 美丽西湖


桨声灯影摇晃着橹声悠远,轻舟一叶游进尘封的记忆,悠悠展开,我们祖辈的生活空间,那么亲切,那么自然,一切宛若就在眼前。


《西湖故事》第三回,江南水乡,古镇三墩(上),小西带你走入梦里水乡。



三大河墩天作画


水乡古镇三墩,因文星墩、灯彩墩和水月墩这三个静卧在交织水网中拥有美丽传说的土墩而得名,是被一汪碧水滋润着的一片乐土。


传说唐贞观年间,尉迟恭率部驻扎三墩疏浚苕溪支流,以杉木为浮桥相互连接,始称三墩。其独一无二的一泓水景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使历朝历代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履痕,流传下了“墩上花木丛生,墩下河水相连,河上石桥相接,居住四季宜人”的赞誉。


十四桥岸明月悬


河岸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沿着五里塘河两岸、每个墩之间,架起了数不清的小桥,据说一度曾达四五十座之多:大港桥、望月桥、永兴桥、兴福桥、穆桥、环隆桥、卸紫桥……三墩之桥,乃是水网上的迷你桥群。然而这些小桥,却大多伴随有亦真亦幻、史实与传说夹杂的故事。如卸紫桥的来由,据说就关乎明代三墩人、兵部尚书柴车。

其实,故事真假与否,三墩人并不在意,他们津津乐道、眉飞色舞间,无论讲述的是否事实,都别有一番对故乡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骄傲。而村以桥名、地以桥名,乃至人以桥名,也便由此成了三墩桥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里,人、地、桥已经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生命勾连。


青石小街纵横错



由于水的自然灵动,三墩古镇的街道巷坊,也不拘于工整,但是相互连通,四通八达。巷子对于街坊有着强大的向心力,所有的住户都要面对或者路过小巷,小巷便成为大家所共有的公共场所。


巷坊生活的常见景色是:主妇们倚门而坐,一面做家务一面聊家常;一小群老人聚在一起,或下棋或打牌,天南海北,其乐融融;孩子们爱极了穿梭小巷,往往引得沿途的小伙伴们加入到探索新路线的行列,一直玩到日落爹妈找来才可作罢!巷子似乎串联这一个“大家庭”。


古镇人杰地灵


三墩,古称“兰里”。相传荀子刚到三墩时,就因为三墩河水清澈,草木丰茂,气候温和,而喜欢上了这里,开始在此栽种兰花。三墩先民为了纪念他及他的兰花,就把三墩叫做“兰里”。

而三墩的另一个名字“杉墩”,则与唐朝尉迟恭有关。传说尉迟恭镇守三墩期间,有一年洪水泛滥,他叫士兵去山上砍断杉树,以杉木为浮桥,让其中临近的三个河墩相互连接,杉木连墩,始称“杉墩”。

正是这些人物和相关文化,使得这个水乡古镇,充满了更多灵气。


静述城市新梦想



旧照

随着三墩镇提升改造工作的启动,这里将变身成为“五里塘水乡小镇”核心区域。


新照

古老的五里塘河,古桥毗邻、河埠喧闹、贾商云集、市井繁华,这是三墩镇曾经的真实写照,也在朝阳中静述关于这个城市的新梦想。



下期预告



江南水乡,古镇三墩,千年往事,栩栩如生……

三墩人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什么?他们有着什么样的风俗习惯?请收看江南水乡,古镇三墩(下)。








往期 [ 西湖故事 ] 特辑

1、第一回:寻找西湖区最有腔调的老宅子(上)

2、第二回:寻找西湖区最有腔调的老宅子(下)





来源|三墩街道/《水韵兰里》,美丽西湖综合整理,未授权勿转载

编辑|陈小欣


点击一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西溪雕塑公园|峰会项目|沼虾上市

Tim游西湖|西湖日记|西湖故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