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是爱电影之人的聚会 ——访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罗伯托·罗西里尼评审团评审戴锦华
平遥国际电影展设立的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旨在发掘新人新作,传递罗伯托·罗西里尼的人文关怀精神,鼓励并表彰优秀影片及电影导演,是电影展最重要的荣誉之一。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分设“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两个奖项,从平遥国际电影节常设重磅单元“卧虎”中选出,今年共有8部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进行角逐。18日晚,在“站台”露天剧场举行的“平遥之夜”上,印度电影《索妮》和塞尔维亚电影《空间》分获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新加坡导演杨修华的《幻土》获得“评审荣誉”。最佳影片获得2万美元奖励,最佳导演获得奖金1万美元,用于导演下一部作品的发展。
罗伯托·罗西里尼评审团评审之一戴锦华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围绕今年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评选产生的过程及对于青年导演的重要意义,光明日报记者对戴锦华教授进行了专访。
戴锦华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以电影批评、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见长,出版学术专著数十部。
电影节是爱电影之人的聚会
——访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罗伯托·罗西里尼评审团评审戴锦华
问:作为本届罗西里尼荣誉评审团评委,您和评审团是如何在“卧虎”单元8部影片中进行评选的,评奖的标准是什么?您如何评价获奖的作品?
戴锦华:本届罗西里尼荣誉的评审团由李淳、阿米尔·纳得瑞、安娜·乌鲁沙德、王小帅和我组成。两天时间里,我们一直在看片,每部影片看完之后都会进行交流和讨论。有些影片一开始就被我们淘汰了,剩下的影片我们进行详细而深入地讨论。尽管我们每个评委有各自的审美趣味,但是大家关注的共同点都聚焦在影片是否具有现实关注以及是否具有电影特质。
《索妮》最后获得最佳影片是因为大家认为,它是一部和我们看过的印度电影不同的印度电影,以细腻和缜密的方式讲述了女警官群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准确地将性别歧视、权力腐败、警察暴力及自律问题呈现在荧幕之上,叙事具有层次感和完整性。获得最佳导演的《空间》获得了评审团里三位导演的一致支持。电影选择了科索沃战争期间一位塞尔维亚司机的旅行,看上去叙事非常从容、漫不经心,但传递的社会信息一直在累积,比如战争环境、种族冲突、国家分裂等等,具有突出的欧洲电影特征。导演们一致认为这部影片的导演技巧很高,是以一种非常电影化的方法在处理这样高难度的题材。
年轻的基层女警索妮与上司卡帕纳在德里一同接手调查不同的女性暴力事件,在办案过程中往往遭受到了重大阻力,无日无之的罪案令她脾气暴躁,做事方式偏离常规,被裁定在执勤中行为不当,而私人生活也影响到了她的职业表现,与丈夫已经彼此疏离,却要被迫面对他突然的到访。印度电影少见的写实题材,以一场一镜营造出真实迫力,将社会低下层女性受到压迫的问题表露无遗。
《索妮》海报
《空间》海报
隐约的炮火声中,镜头走入1999年北约轰炸塞尔维亚期间,卡车司机斯蒂凡诺维奇为赚取更多金钱,从科索沃运送货物到贝尔格莱德,他驾车穿越领土,见证战火蹂躏的国度。他在路上遇见了一个自称来至贝尔格莱德的年轻人。面对这个快冻僵的年轻人,好心的他打破了雇主说的“不许停车”规则,与其结伴而行。影片采用类似公路电影的手法,在阴郁和漫天灰尘的色调下,像河上泛起的涟漪展现出被轰炸期间的塞尔维亚境况。
问:不局限于获得荣誉的作品,在入围“卧虎”单元的8部电影中,哪部电影让您印象特别深刻?
戴锦华:相比获得荣誉的《索妮》和《空间》,我个人更加偏爱获得评审荣誉的《幻土》。年轻的新加坡华语导演杨修华,十分准确地把握到了今天一个的世界性主题:新媒体环境下年青一代的跨国移民工。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这部影片提醒人们关注这个巨大的边缘群体,但是影片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苦难,而是表现他们极度的孤独和无助,现实主题非常鲜明,但同时又是最不现实主义的。我们经常把非物质生产和电子劳工与最原始、最基本的体力劳动者区分开来,好像他们完全不相关,但在这部电影中两者非常紧密地组织在一起,这些生活在网吧之中、生活在假想世界中的人们,同时也是最真切的底层劳动者。我们平常经常会陷在日常生活中,对发生在周围的人和事视而不见,所以我希望能够多多鼓励这样的好电影。
另外,我自己也很喜欢法国电影《陨星》。它看上去是一部很轻盈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女孩夏日里的初恋故事,但是它非常巧妙地把握了青春期的骚动和梦想的力量,另外,陨星这种超现实元素的进入也让叙事富有节奏感。
左图:《索妮》剧照
右图:《陨星》剧照
问:“卧虎”单元的选择范围是导演的处女座或者第二部作品,其中有外国影片,也有中国影片,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最终得奖的3部均为外国片。您认为,中国影片与外国影片相比,在创作和创意方面是否存在差距?您有哪些话想对中国影片和中国电影创作者说?
戴锦华:在入围的电影当中,中国电影和外国电影没有没有明显的差距。入围“卧虎”单元的中国电影《过春天》虽然没有获得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但是它获得了两项费穆荣誉,影片本身来说是很优秀的。从更大的范围来说,中国电影的发展规模是世界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所以中国新导演和新作品的涌现,这是中国电影工业的常态,但很少有新人的作品让人感到很强的创新意识和社会敏感度。世界变得这么大,年轻人观看世界的方式肯定和过去很不同,但在影片之中这种震撼还不多、还不够。
我有个也许不切实际的想法,我希望在今天这么大的电影工业中能够逐渐形成中国的电影美学或者标准,能够真正寻找到我们去评判电影的方式,它不是好莱坞的,也不是欧洲艺术电影的。这个过程需要年轻人的加入,期待他们带给我们新的电影美学,带给我们新鲜的故事和生命体验。
罗伯特·罗西里尼荣誉评审团媒体见面会(左3为戴锦华)
问:除“卧虎”单元以外,“藏龙”单元、“发展中电影计划”、“从山西出发”、“平遥一角学校日”等活动,也旨在鼓励青年人的创作。您认为,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与其他电影节相比,在推介、支持、资助青年电影创作者方面发挥着怎样不可替代的作用?
戴锦华:我相对比较深入地参加过FIRST青年电影展,FIRST在发掘新人、新导演、新作方面具有很深的意义。而平遥国际电影展正在尝试形成一个序列,从大学里正在学电影的孩子们,到正在筹备和拍摄自己新片的年轻导演,到已经拍了作品的导演,进行全面覆盖。首先,评选过程是一个很强的鼓励机制,奖金虽然不高,但是对于刚起步的、对电影充满爱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激励。其次,平遥让大学生、青年导演、知名导演、影评人、大师等群体能够在这里相遇,围绕青年电影导演及其作品,让大家在不同层次上相互连接、相互交流,这是平遥的独特之处。电影节是爱电影之人的聚会,在平遥国际电影展上,我能够感觉到,大家心中有一份共同的爱,而且为了这份共同的爱来到了这里。
END
推荐阅读
戴锦华:我不觉得贾樟柯的电影在俯瞰现实
访谈|戴锦华:我选择留在自己的年代
访谈原载于《光明日报》客户端,图片来源于《光明日报》及网络,感谢《光明日报》授权海螺转载。
责任编辑:
陆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