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缴蕊|生育选择与近年来欧美电影中女性主义的新发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电影艺术杂志 Author 缴蕊


本文选自《电影艺术》2023年第2期



缴  蕊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电影史、电影理论与文化研究



摘 要:生育问题是当代生命政治的基石,在生育选择权成为争议热点的政治局面下,影视作品如何反映和参与了民意建构,是值得探讨的重点。从艺术电影中具身现实主义的直接呈现,到大众类型电影中悄然发生的价值转向,再到科幻想象中彻底的角色解放,以女性为主体的性别认知和生育观念正在经历新一轮革命性发展。相比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性别平权运动,在新的技术背景和政治环境下,影像将是引领女性走向平等与解放的必经之途。


关键词:生育选择 女性主义电影 生命政治 具身性 堕胎公路片



生育问题绝不专属于女性。它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当代生命政治的基石。放眼近五年的欧美影视剧,无论是面向大众的轻喜剧、情节剧,还是着眼现实的艺术电影,都广泛涉及以生育为中心的性别平等、身体权利和人口发展等议题。女性主体性在其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这一轮女性意识的崛起当然是全球政治转向保守主义背景下的反弹效应。以2022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判决为标志,美国妇女堕胎权不再受宪法保护,女性权益保障水平迅速倒退。由此引发的抗议行动不仅席卷了美国,也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响。其中文学与艺术界的发声持续至今,不但有效参与了民意建构,更辅助推进了一些国家在生育选择权上的立法进程。

在政治纷争中,对女性身体的管理往往成为聚焦点。正如欧洲各国的穆斯林问题时常表现为“头巾问题”,在美国,堕胎权问题历来是两党分野的试金石,如今更成为联邦与州权、最高法院与州立法院关系之间的红线,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各级选举的走向。围绕生育选择权的意见分裂和冲突爆发绝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历了漫长的矛盾蓄积过程。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后,极力反对堕胎的“生命派”势力在美国甚嚣尘上,在民间进行了大量宣传。共和党占上风的阿拉巴马、爱荷华和密西西比等州相继推出严苛的堕胎限制令,但均因罗诉韦德案判例保护而无法生效。2020年9月18日,金斯伯格逝世,特朗普获得第三次任命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机会。保守派与自由派大法官比例从此由5:4变成6:3,标志美国高院重回保守主义。翌年,德克萨斯州通过“心跳法案”,鼓励公民通过自发举报“间接执法”,严格限制妊娠六周后的人工流产。保守派控制的南部和中西部各州也纷纷效法。这些举措实际上已经使大量妇女无法在居住地获得合法而安全的人工流产服务。此外,共有密苏里、肯塔基等13个州推出了完全禁止自主选择流产的“触发法案”。

2022年5月,一份泄露的草案表明,美国最高法院有可能推翻罗诉韦德案判例。6月,尘埃落定,美国妇女堕胎权从此不受宪法保护。上述地区的“触发法案”立即生效,除非孕妇生命受到威胁,否则在包括强奸、乱伦受孕的任何情况下,堕胎行为都被视为非法,违法者将面临长期监禁。据估计,美国51个州中,将有26个保守州立法禁止堕胎。1对这些地区的妇女来说,最高法院对生育选择权的蔑视无疑是国家层面上的背弃。它是生命政治在当代的一次“返古行为”,也昭示了美国内部民意的分裂。7月,拜登紧急签署总统行政令保障女性终止妊娠的权利,是对最高法院决定的一次反拨。

面对保守主义对女性的挤压,文艺和影视从业者始终担任着捍卫女性权利的先锋。表现极权统治下女性命运的电视剧集《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2017)甫一上映就在全球引发强烈共鸣。此后,以美国影视界女性为先导的MeToo运动迅速蔓延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即使是在经济发达、民主文明的法制社会中,性别不平等也广泛存在。关于堕胎的种种讨论早已远离医学范畴,反堕胎阵营将生育问题建构为道德习俗的界碑、权力结构的靶子,乃至政党争夺选民的砝码。严厉的反堕胎举措并不会有助于“人口治理”。它非但不会提升人口素质,还会使大量妇女陷入困境。当现实的危机变得迫近,电影作者往往将抗争融入对历史的追溯中。从2018年开始,重现1973年罗诉韦德案始末的历史纪录片比比皆是。除此之外,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剧情片也佳作频出,并在2021年达到高峰。这一年,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均由女性导演获得,其中两部获奖影片直接讲述了生育/堕胎的故事,《正发生》(L’Événement,2021)的原著作者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更是获得了202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她在获奖演讲中直接讲到法国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对秘密堕胎女性的惩罚,并称“从此以后,为我的族人和我的性别复仇成了同一件事”2。2022年12月,法国最高法院将保护妇女堕胎权正式写入宪法。随着生育权危机的不断演化,现实主义艺术电影、大众情节剧和科幻类型片也不断更新着对于女性身体和生育问题的想象。这些影像不但是为女性复仇的武器,也对重塑民意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


电影《正发生》剧照


具身现象学:

艺术电影中的视角转换与女性主体建构


在这次生育选择权危机之前,影史上早有涉及非法堕胎的作品,而且不乏名作。但无论是夏布洛尔的《女人韵事》(Une  affaire  de  femmes, 1988),还是《苹果酒屋法则》(The Cider House Rules,1999)、《维拉·德雷克》(Vera Drake,2004)和《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Road,2008),其中对秘密堕胎的呈现大多是来自外部视角的,甚至是带有某种神秘和猎奇意味的窥视。阿涅斯·瓦尔达的《一个唱,一个不唱》(L’Une  chante, l’autre  pas, 1977)可能是最早从女性角度出发严肃讨论堕胎权问题的电影,散文式的叙事方式将非法堕胎的痛苦体验与女性勇敢的抗争运动交织讲述,并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达出来,在伦理层面引发反思。但总体来说,这些作品对堕胎场景和女性身体本身的展露相当节制,并没有超出叙事链条所规定的功能范畴。

2007年,一部“石破天惊”的影片用自然主义手法直接展示了非法堕胎的全过程,并获得当年的金棕榈奖,那就是克里斯蒂安·蒙吉的《四月三周两天》(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手持摄影机与长镜头的拍摄方法不但为这部电影打上了“极简现实主义”的标签,更重要的是,逼仄的室内空间,低亮度、冷光源的照明,粗糙的图像质感和迫近的焦段叠加起来,使摄影机化身成为一个冷漠而清醒的隐身旁观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沉默且警觉的客人的位置”3。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真正实施堕胎的段落中,摄影机与躺在床上的女孩和操作手术的医生完全平行且处于同一高度,似乎观者与陪同女友堕胎的奥蒂利亚一样,都亲身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直接目击了整个过程。

更进一步,正因为蒙吉的摄影机引导观众分享的是真正的女主角——奥蒂利亚的视角,我们就可以由此判断,导演在有意创造一种来自女性的主观视角,并以此去观看极权统治下父权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无情剥削。这种观看方式实际上已经提示了“具身性”(embodiment)和女性主义电影之间可能存在的亲缘关系。在《电影的皮肤:跨文化电影,具身性和感官》中,劳拉·马克斯(LauraU.Marks)特别强调了“触感视觉”(haptic vision)、具身化电影和女性主义之间的联系。在她看来,这种联系并非“自然而然”地建立在女性对触觉快感的敏感度上,而是提示着一种另类的视觉策略。“与其赞同触觉是一种女性化的感知形式,我更愿意把触觉看作一种视觉策略,这种策略可以被用于描述某些另类的视觉传统,其范围涵盖了女性和女权主义的实践,而不是单独特指一种女性特质。”4也就是说,在某些历史情境中,更强调氛围感和亲密感的触感视觉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洞见。它将代替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男性凝视,照亮惯常历史叙述中那些幽暗的盲区,使历史通过具身化的方式被看见和感受,从而建立一套可以分享和传递感知,并引发共情的媒介装置。

毫无疑问,2019年以来陆续问世的几部堕胎题材的作品是对这一论述的最佳操演。在这些作品中,《四月三周两天》中初露端倪的主观视角和写实主义被推至极限。其中,《燃烧女子的肖像》(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2019)和《正发生》选择将堕胎作为历史性事件去呈现。前者回到18世纪末,后者则回到20世纪60年代,展示不同时代女性为追求身体自由和生育自由所承担的生命风险。在这两部由女性团队主创的影片中,女性主体性通过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建构起来。《燃烧女子的肖像》讲述了关于堕胎的前现代经验。两位女主角联手帮助家中女仆堕胎,并由此展开关于身体与情欲的探讨与实践。在这里,怀孕与堕胎不再是一个危险的抽象事件,而是鲜活的身体必须涉渡的一种生命经验。也正是在亲眼见证了堕胎现场之后,两位主角才最终达成了真正的精神共鸣。


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剧照

这一倾向在奥黛丽·迪万(Audrey Diwan)执导的《正发生》中得到了更为显著的发展。这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电影文本本身就充满了丰富且多维度的女性意识,这正是导演改编的灵感来源。迪万在访谈中说:“这是一种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暴力与孤独,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另一个维度它所包含的欲望和愉悦,以及隐含的自由,这些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和人性深处的隐秘是如此地打动我。”5而她显然用视觉成功转写了这份错综复杂的感受,使得看过样片的安妮·埃尔诺毫不迟疑地给出了“准确”这一契诃夫式的最高评价。

那么,迪万是如何做到“准确”的?答案就是对身体的精确形塑和对具身感的营造。在《正发生》中,她要求演员将种种情绪表达付诸身体,用具身化的感官想象去激发情绪的表现力和整个气氛的感染力。贯穿影片始终的冷蓝色滤镜仿佛为主角和观众制造了一片深海,这个海域成功地唤起一种沉浸式的视觉和身心体验,使电影作者精心营造的溺水、窒息、晕眩、压抑、自由呼吸等感知体验更精准地传达给观者,几乎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也都可以看到她被放大的面部特写。物理上的贴近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主人公的心理距离,使双方在精神层面达成深层共情。同时,摄影师大量使用长焦段搭配浅景深镜头,以极近的距离跟随拍摄女主角的身体局部。在镜头中,她背后裸露的皮肤纤毫毕现,手持摄影机随着人物的运动呼吸起伏——这就是劳拉·马克斯在她所论述的跨文化电影,特别是短片和实验电影中所看到的“触感视觉”。这种视觉呈现方式不但有效避免了男性凝视将女性身体物化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它营造出一种专属于女性之间的亲密感,并由此成功地以视觉为切入点,调动了观众的多重感官。

而《正发生》对生育主题电影最重要的创新和发展,当属对秘密堕胎场景的呈现手法。在这个场景中,导演指导女主角以“溺水缺氧的状态”为借鉴去表演。6摄影机置于过肩位置,以第一人称视角无删减的方式呈现了地下诊所简陋流产手术的完整过程。观众从接受堕胎者的角度注视着地下医师的操作流程,听到金属碰撞的声音。张开的腿部在地下诊所昏暗的灯光下因疼痛而颤抖,皮肤纹理和惨白光泽清晰可见。种种视觉元素的叠加增强了观众的整体知觉能力,让我们得以在“具身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embodiment)这一维度上去感受“真实生活的身体”7,体验被迫选择非法堕胎的女性所承受的紧张、疼痛和恐慌,和她们为了自由生活曾经付出的代价。在奥黛丽·迪万看来,以过去时态去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绝不意味着“问题已经被解决了”,而是针对当下的全球反堕胎潮流敲响警钟。8

除了历史事件的重现,也已经有一些电影将美国女性当下的困境与遭遇搬上银幕。纪录片《怀胎不遇》(State v.Shuai, 2019)讲述了一名华裔女性意外背上堕胎罪名后的诉讼经历。而剧情片《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和《未怀孕》(Unpregnant, 2019)则展示了在严格堕胎限制的地区,意外怀孕的少女要获得安全的堕胎服务需要遇到多少困难。事实上,这些电影恰好回应了迪万的发言。9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堕胎权在欧美国家开始逐步得到保护,但问题还远远未被妥善解决。即使是合法的堕胎流程也仍然在被种种人为设置的障碍所限制。在充斥着冰冷和疼痛的图像缝隙中,这些电影以沉浸式的拍摄手法和触感视觉的营造建构着一种新的叙事。在现象学的意义上,这些具体而切肤的视觉实验不仅继续对峙着笛卡尔主义的身心二元论,同时也在由后人类和赛博格主义主导的“离身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disembodiment)之外开辟了一重新的具身性。只有在布满真实皮肤肌理的“湿件”(wetware)面前,我们或许才能意识到,世界上还存在着赛博空间无法解决的肉身问题。


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剧照


从《朱诺》到“堕胎公路片”:

大众类型中的民意转向


如果说上述影片面向的是相对少数的艺术电影受众,那么面向大众的轻喜剧和情节剧或许更能代表多数民意的走向。事实上,堕胎情节在电影诞生初期就业已存在,美国电影《吾孩何方》(Where are My Children?,1916)和《白衣人》(Men in White,1934)就是以堕胎为主要情节的剧情片。在这些影片中,选择堕胎者往往有着不负责任的行为和不道德的动机,并且常常因为非法操作的流产手术死去。这无疑是制片方在通过情节剧的角色塑造向观众传达一种既定的价值判断,以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

在当代,堕胎也是许多欧美情节剧中不可或缺的叙事元素。为了避免争议,它们一般很少直接触及堕胎情节,在《老友记》《绝望主妇》《行尸走肉》等经典美剧中,意外怀孕的主人公经过深思熟虑都决定生下孩子。虽然拒绝正面讨论堕胎,但她们艰难的抉择过程恰好证明了有意的视而不见,即终止妊娠的选项。相比之下,类型电影的情况甚至更集中地体现了人口治理过程中的权力运作模式。2007年是乔治·W.布什任期内宗教右翼反性教育(antisex-education)举措在电影中大行其道的一年。10两部大热的美国青春喜剧电影《一夜大肚》(Knocked Up)和《朱诺》(Juno)都以意外怀孕作为核心情节,最后达成生下孩子,皆大欢喜的结局。与前文提到的作品不同,这些影片把生育呈现为一起理所应当,甚至轻松愉悦的事件。以后者为例,意外怀孕的女高中生朱诺决定堕胎,却又鬼使神差地突然反悔,决定把孩子生下来送给不能生育的夫妻。主角本人玩世不恭的性格和家人的宽容大度让她似乎不必为过早生育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反而像是举手之劳就做成了一件“乐于助人”的善事。

令人惊讶的是,这部讨巧的电影得到了保守主义和进步主义阵营的共同喜爱。“生命派”评论家赞同主角生下孩子的决定,“选择派”欣赏她玩世不恭、嬉皮士式的态度,女权主义者则对“无父家庭”的结局表示认同。11但之所以《朱诺》能够达成这样“其乐融融”的效果,归根结底是因为这部电影彻头彻尾的虚构性。朱诺的身体和灵魂都是抽象的,她可以在少男、少女、母亲、女同性恋和男性等多种气质之间游移。12影片从未真正以一个普通女高中生为主体认真探讨计划外生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对生育过程的呈现也浮光掠影。乖张的叙事手法和视觉表达始终拒绝将生育本身作为一个严肃议题来思考,这就消解了所有社会文化批判的有效性。古灵精怪的朱诺和这起怀孕事件实际上只存在于由一系列选择性盲视所架构的虚幻叙事之中,禁不起任何认真推敲。


电影《朱诺》剧照

近十几年,全球社会文化与现实的撕裂加速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像《朱诺》这样脱离现实的轻巧叙事变得愈发难以成立。一方面,大众媒体将身体极度物质化和欲望化,制造出高度性感的青春偶像符号。然而与此同时,性教育在许多国家却趋于保守化,20世纪60年代性解放运动的遗产被逐渐抛弃。在《朱诺》中,主角对避孕工具表示不屑,从而导致怀孕。这恰恰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真爱等待”(True Love Waits)为代表的基督教禁欲运动在美国大行其道的结果。这些运动所秉持的宗旨认为,拒绝婚前性行为是避孕的唯一方式。这不但否定了避孕方法,也意味着一旦受孕,就是不可更改的结果。13伴随着“反性教育”的是法律法规的迅速保守化。两者叠加,对女性的生育选择权和生命安全造成了重重障碍。

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所要求的“生产”与宗教保守派所要求的“生产”在女性身上造成的冲突日益激化。在性别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社会对劳动力要求不断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量具有独立意识的年轻女性对自己的学业、事业前途和个人形象更加关注,而家庭、生养和抚育等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劳动在她们生活中的排位则在急剧下降。因此,视生育如儿戏的观念很难让观众对人物产生认同。如果说在2007年,朱诺可以不管不顾地生下孩子,那么在十年后,连这种无忧无虑的想象都难以找到跻身之所。在近年来涌现的《与外婆同行》(Grandma,2015)、《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和《未怀孕》等一批“堕胎公路片”(abortion road movie)中,堕胎被建构为一种更加积极的叙事。更重要的是,“堕胎的决定不再只是一个戏剧性的情节,而是越来越关乎其他社会、政治和法制问题:堕胎诊所的缺失,旅行所需的距离,青少年的合法权利、手术费用和家人亲友的意见等问题逐渐占据了剧情中心”14。正是电视、电影、音乐和通俗小说等流行文化话语中对堕胎经历的多样化展示起到了减少堕胎羞耻感的作用,成为美国青少年性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

以典型的“堕胎公路片”《未怀孕》为例,密苏里少女维罗妮卡是优绩主义教育下的优胜者,家人朋友眼中的乖乖女。被男友戳破避孕套而意外怀孕后,她毫不犹豫地和同伴一起踏上了一千英里的长途堕胎之旅。在类型片中,公路片或许是最富有美国性和男性气质的片种。而当反堕胎法案将美国割裂为“堕胎合法区域”和“堕胎非法区域”后,堕胎题材与公路类型就碰撞出了一种新的“美国类型片”。象征自由、流动和解放的公路成了少女们反抗压迫的唯一出路。在秘密而屈辱的堕胎之旅中,公路片中传统的男性气质,特别是代表勇敢开拓的正面男性形象被彻底颠覆。不论是《未怀孕》中维罗妮卡的男友,还是《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中令秋天哽咽落泪的施暴者,都指明了在堕胎事件中男性作为加害者的身份。而选择堕胎的女孩们则清醒理智地选择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与朱诺相比,她们一方面代表了新自由主义所推崇的独立自律人格,另一方面又接收了20世纪60年代女性解放运动的遗产,继续着《正发生》中安妮冒着生命危险走上的那条道路。


电影《未怀孕》剧照

然而,正如迪万所说,问题远未被解决。堕胎公路片充分向人们展示了,“在堕胎被政治化、污名化和强加限制的背景下,堕胎远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特别是对于缺乏社会和经济资本的未成年人来说”15。大多数州要求未成年人在堕胎前获得监护人同意,而本该帮助她们的危机怀孕中心则通过提供延迟、干扰和防止堕胎的错误信息对她们的生殖决策施加不当影响。即使最终找到了能够合法进行手术的诊所,她们也很难找到交通工具和足够的路费到达那里。在这些充满艰辛和痛楚的旅途中,唯一的温暖来自女性家人和朋友之间流露出的亲密情谊。与美国的堕胎公路片相呼应,欧洲类型电影中也出现了对堕胎题材的关注。挪威喜剧《忍者宝宝》(Ninjababy,2021)反映了欧洲多数国家现行堕胎法规可能造成的问题:对晚期流产的限制有可能使一些女性错过最佳堕胎时机。影片中年轻的女漫画家发现自己意外怀孕时,妊娠已经6个月,刚好超过了挪威法律允许堕胎的期限。无奈之下她只能将孩子生下,送给毫不负责的孩子生父。即使在喜剧的设定下,这样的黑色幽默也很难令人由衷发笑,只能进一步加深对荒谬现实的讽刺。正如福柯所说:“性,正好处于肉体和人口的十字路口。因此,它揭示了惩戒,也揭示了调节。”16在类型化的堕胎题材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无疑是国家权力体系的惩戒面孔和其中的悖谬。“生命派”虽然打着“使人活”的旗号,实际上却未必使活人活得更好。对女性来说,自由主义和宗教伦理两种规训术之间的裂痕,总是要由她们用自己的身体去缝合。


女性赛博格:

超现实想象中的生育解放和身体控制


在当代影视创作中,对保守生育观造成最激烈冲击的无疑是乌托邦和科幻题材作品。2017年,改编自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反乌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的同名电视剧在全球引起现象级热潮。在宗教独裁政权统治的基列国中,女性人权被严重限制,一部分女性沦为生育工具。这次影视改编显然不是照搬原作,而是与日益趋向保守与专制的当代美国政局形成了生动对话。剧集将极权统治对妇女身体的物化、对性和生育的异化做了触目惊心的视觉化呈现。按照阿特伍德的说法,这些“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对美国民众来说是一声响亮的警钟。而在反对“心跳法案”的游行队伍中,我们也看到了大量身着红袍白帽,以“使女”造型提出抗议的女性。如果说阿特伍德是以文字为媒介,把福柯意义上的生命政治和权力结构写在虚构的女性身体上,那么电视剧版《使女的故事》就用以视觉符号为媒介,将极权规训下的女性身体图像烙印在人们意识里。而当恐怖想象中的图像与现实中的规训与惩罚逐渐重合,反抗的力量势必一触即发。

在后人类主义大行其道的今日理论话语场中,性别问题,或者说女性问题,实际上是最为根本却常被有意忽视的要素。凯瑟琳·海勒(N.Katherine Hayles)敏锐地指出,广为人知的图灵测试最初是用来区分男人和女人,后来才改为区分人和机器的。而图灵测试之所以建构在性别基础上并不是随机巧合。“通过纳入性别问题,图灵暗示,重新协商人类与机器的界线,将会涉及的不仅是将‘谁能思考’转化为‘能思考什么’的问题。它同时有必要追问自由主体的其他特征,因为它形成了区分表现的身体与再现的身体的关键步骤。表现的身体以血肉之躯出现在电脑屏幕的一侧,再现的身体则通过语言和符号学的标记在电子环境中产生。”17换言之,无论数字空间中的赛博格多么轻盈灵动,“表现的身体”始终并未离场,而是通过技术进入了与虚拟形象的结合。如果在图灵测验的起点,人和机器的区分本来是两性的区分,那么与赛博格相对应的就是二元性别结构的打散重组。

纵观近年来流行的科幻题材,赛博格主题大行其道。无论是续拍的《银翼杀手2049》(Blade Runner 2049),还是高人气剧集《西部世界》(Westworld)、《爱、死亡、机器人》(Love,Death & Robots)、《怪奇物语》(Stranger Things)等等,都促使我们在全新的维度上对生命、智慧和人工智能作出思考。其中,茱莉亚·迪库诺的《钛》(Titane,2021)不但在视觉上对身体和生育作出了最为激进的颠覆,也在图像中实践了器官和性别的重构。女主角在脑内植入钛板,机械对身体的改造随即带来了性别界限的突破,进而是物种与生命定义的更新。与汽车结合的人体器官开始流出机油,与之相应,传统的生育和亲职概念也随之土崩瓦解。最后,人类与机械结合而成的赛博格引领脆弱的男性与不安的女性结成亲缘关系,走向全新的未来。


电影《银翼杀手2049》剧照

当然,这样的图景也可以看作是对唐娜·哈拉维(Donna J.Haraway)–《赛博格宣言》的某种演绎。由于生物工程的进步,女性与自然、生育之间看似天然的联系或许可以得到解除,这将把女性从父权社会所规定的母职身份中解放出来。哈拉维呼吁,女性应该“制造亲缘而不是婴儿”。而一个已经来临的赛博格时代则要求每一个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新的空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18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的身体将全身而退,因为“一个赛博格的世界也意味着活生生的政治现实和身体现实。在这里,人们不会对同动物和机械有亲属关系而感到恐惧,不会对永远不完整的身份认同和矛盾立场而感到恐惧”19。如果说在赛博格宣言提出之初,这种设想还显得荒诞不经,那么在生物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大众文化和生活方式时,一种迎向自由的生育观念理应为女性在现实中的身体解放带来希望。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便女性的身体已经完成了“子宫到试管”的延伸,古典时代遗留下来的身体惩戒仍在以多种形式继续。正如梅洛-庞蒂在《电影与新心理学》中所说,“当代哲学不在于贯穿一些观念,而在于描绘意识与世界的混杂,对身体的介入,它与他者的共存”20。这是哲学的使命,更是电影的使命。


注  释


1 Emma Batha. Roe v Wade: Which US states are banning abortion?. (2022-11-07) [2023-01-16]. 

https://news.trust.org/item/20201231112641-qfynt/. 

2 Annie Ernaux. Venger ma race et venger mon sexe ne feraient qu’un désormais. (2022-12-7)[2023-01-16].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literature/2022/ ernaux/201000-nobel-lecture-french/. 

3 A.O. 斯科特,王垚.黑海边的新浪潮——后齐奥塞斯库时代的罗马尼亚电影作者们正在重塑欧洲艺术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4):83-89.

4 Laura U. Marks. The Skin of the Film: Intercultural Cinema, Embodiment and the Sense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70. 

5, 6 [法]奥黛丽·迪万,胡伟.《正发生》:与痛苦并存的欲望——金狮奖得主奥黛丽·迪万访谈.电影艺术,2021(6):108.

7 刘铮.虚拟现实不具身吗?——以唐·伊德《技术中的身体》为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1):89. 

8 Rachel Pronger. “Silence Guarantees Nothing will Change”: Film-makers Challenge the Anti-abortion Movement. (2022-04-22)[2023-01-16].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22/apr/22/silence-guarantees-nothing-will-change-film-makerschallenge-the-anti-abortion-movement. 

9 迪万在《卫报》的访谈中说:“人们问我,既然堕胎在法国已经合法化了,为什么现在还要拍这样一部电影?不幸的是,在法国曾经发生的事情仍然在许多国家发生着,当我拍摄这部影片时,我听说了德州发生的事情和他们对罗诉韦德案的挑战。”[参见:Lauren Elkin.“It plunged me back to waiting for a period”: Annie Ernaux and Audrey Diwan on Abortion Film Happening. (2022-04-03) [2023-01-20].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22/apr/03/audrey-diwan-annieernaux-happening-interview.] 

10 2000年乔治·W. 布什赢得总统选举后,政府职位开始流向为基督教右翼智囊团工作的宗教原教旨主义者和反女权主义活动者。公共卫生政策开始转向保守。维护宗教教义、捍卫传统婚姻和促进禁欲成为青少年性教育的主导理念。2003年,美国在罗诉韦德案之后首次出台了部分禁止堕胎的联邦禁令。这场“反性革命”一直持续到小布什下台。[参见:Juan Antonio Tarancon. Juno(Jason Reitman, 2007): A Practical Case Study of Teens, Film and Cultural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26: 4,442-468. DOI:10.1080/09502386.2011.591496.] 

11 Juan Antonio Tarancon. Juno (Jason Reitman, 2007): A Practical Case Study of Teens, Film and Cultural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2012, 26(4): 442-468. 

DOI: 10.1080/09502386.2011.591496. 

12 Kyra Clarke. Becoming Pregnant: Disrupting Expectations of Girlhood in Juno (2007). Feminist Media Studies, 2015, 15(2): 257-270. DOI: 10.1080/14680777.2014.945606. 

13 “True love waits(真爱等待)”是1990年起一些宗教团体在美国发起的宣言运动,提倡婚前贞洁,是禁欲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许多名人,如麦莉·赛勒斯,赛琳娜·戈麦斯,杰西卡·辛普森等都佩戴了贞洁指环,承诺在婚前实行禁欲。 

14, 15 Olivia Engle & Cordelia Freeman (2022)“All This Way, All This Money, for a Five-minute Procedure”: Barriers, Mobilities, and Representation on the US Abortion Road Trip. Mobilities, 2022. DOI: 10.1080/17450101.2022.2092887. 

16 [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 192. 

17 [美]凯瑟琳·海勒.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刘宇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6. 

18 武田田.赛博格与生态女性主义.科学与社会,2016(1): 91. 

19 Donna J. Haraway.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154. 

20 Maurice Merleau-Ponty. Le Cinéma et la nouvelle psychologie. Sens et non-sens. Paris: Les Éditions Nagel, 1966: 106.


END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电影艺术杂志”,感谢公号“电影艺术杂志”和缴蕊老师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 黄以昕


推荐阅读

*澎湃新闻︱对话上野千鹤子:女人中也有思想女权,却感情用事的人

*锦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与银幕之梦

*影评 | 女性主义的类型策略:格蕾塔·葛伟格的《芭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螺Caracole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