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祖师们行的情怀 注重持名

2018-03-02 佛心慧语
佛心慧语微信号:XinXueCiHang

皈依正信三宝,远离附佛外道, 听闻正法,亲近善士,依教奉行,持戒精进。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从行的情怀来看,我们要注意一点:净土宗祖师在修持的行法上面,特别注重持名,这一点可以看成是我们净土宗祖师在行门当中非常突出的一个传承。

  慧远大师说,“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他那时候已经是以《佛说无量寿经》做为莲社修行的宗旨了,不是像日本学者所说的,东林莲社修行的经本是《般舟三昧经》,当时《无量寿经》已经流传了二、三百年了,慧远大师不可能不了解这部经典的,更不会不知道《无量寿经》是以持名作为特色的。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面谈到,定善和散善虽然是佛说的,但是望佛本意,唯在众生一向专念弥陀名号,这一点善导大师揭示的非常到位,确实是这样。



  你看前面十三善是没有谈持名,那是“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以应韦提希的请求来说的。然后到了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也都没有,只是到了下三品才开始把持名张扬出来。


  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可不就是下三品的根机吗?正对我们的根机啊。所以,持名才能够彰显阿弥陀佛那种大慈悲、大威力,持名就能转地狱的境界为净土的境界,持名就能让我们十声乃至一声就能往生,持名能够使五逆十恶的人、破根本戒的人都能得到救度,这是大慈大悲。


  以持名念佛为主的修行方法,无论是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彻悟大师,尤其在印光大师那里,都是一脉相承的,没有搞其它,没有说非得要观想,非得要观像,祖师很少去谈。



  印祖对这四种念佛都谈到,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唯持名念佛最究竟。你持名念佛到一心不乱,实相的妙体自然显现;持名持得相应,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自然现前;持名持得相应,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自然现前。

  持名念佛一法,含摄前面三种念佛,不需要去借助观想。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要有自信心,不要以为观想好像更高级点,我持名好像更低一点,持名最高级,持名最称阿弥陀佛的本怀,这个名号就是实相,这个名号就是万德洪名。


  所以,无余无欠哪,持名成佛都有余裕,何况其他!对这一点,持名代表观想,在唐代有个大行禅师,他早年是修禅的,他有一次就想抉择一下法门,就在很多的经典当中,随便来拿,看抓到什么经。他一抓就抓到《佛说阿弥陀经》,就开始念《阿弥陀经》,念了21天,就显现境界了,显现琉璃地的境界。


  古人可能善根深厚,心很清净,也很虔诚,他一修行就很有成效。但是他没有跟别人说,他曾经有过三次见琉璃地的经历,他没有去做观想,就是念《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念佛。第三次见琉璃地的时候,他预知时至,走的时候,把他念《阿弥陀经》的原因及见到琉璃地的经历写出来,夹在《阿弥陀经》经本里,后人在他往生之后看到的。



  这就证明持名念佛,就包含观想念佛在里面,不需要非得定心地面向西方,去观想佛,先从水观,到冰观,冰再转为琉璃,他没有作这个程序,直接就见了琉璃地。


  《观经》讲琉璃地现前,决定往生,因为琉璃地是西方净土真正的依报庄严。所以我们对持名一法要有决定的信心,不要以为持名好像不够。把持名都放到很一般的程度,这是他不了解法藏菩萨在因地当中建立以名号度众生的法门,我们净宗十三祖就把佛的本怀非常如实地传下来,而且是以身作则,这就是持名。




微信ID:MusicEA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小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