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给实习生:同学,吐槽有用吗?

2016-08-18 人民网教育频道


    近日,有媒体对暑期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不少人表示不满,其中,“无事可干”位居吐槽榜首,之后是“工作量大,被当作廉价劳动力”和“干端茶倒水等杂活,接触不到专业技能”。与此同时,笔者还关注到这样一则新闻:河北小伙郜坤石家庄学院毕业后创业开包子铺,专程跑到天津,想跟“狗不理包子”传人学手艺。他屡次碰壁,但毫不气馁,住不起宾馆,就在广场的长椅上睡了好几个晚上,饿了就啃块馒头,终于感动了老师傅,学到了“真经”。现在,他的包子铺生意红火,年底准备再开两家连锁店。

据悉,今年高校毕业生76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为此,党和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好政策,努力创造更多的机会,营造良好的氛围。但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这些政策如同暑天里的树荫,必须主动走到树下才能乘凉,否则,就与你没有关系。

实习,作为入职前的必要阶段,碰到一些不如意的情况,是太自然不过的事。比如,吐槽在实习单位“无事可干”,那么你用行动证明自己到底能干什么了吗?吐槽“被当作廉价劳动力”,那么你有开出“高价”的底气和资本吗?吐槽“干端茶倒水等杂活”,那么这些杂活你干得让人满意吗?要说吐槽,学习包子技艺的郜坤可能有更多的理由,他可以吐槽广场的长椅太凉、啃的馒头太硬、“狗不理包子”铺的老师傅将他拒之门外,等等。但是,这有用吗?

对很多实习生而言,为何“无事可干”?很显然,不是用人单位人浮于事,太过清闲,而是这些实习生没跟上节奏。有的不善表达,看到老师,脸一扭,头一垂,视而不见;有的不推不动,老师不安排任务,正好乐得清闲,优哉游哉;有的得过且过,把实习当成走过场,吹着单位的空调打游戏,心安理得。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用在实习就业上也是如此,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同一学校的同学一起实习,几个月后,有的签约就业,有的则黯然退出。如此结果,能一味吐槽实习单位吗?

卖包子的大学生和无所事事的实习生,两下相较,最重要的差别,是前者能主动适应社会,而后者则期待社会适应自己。在郜坤身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吃苦,不退缩,为自己的梦想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同时,能认清就业形势,没有等、靠、要,面对荆棘遍布的创业之路和反对之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实现梦想。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份难得的清醒十分可贵,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定下目标就奋勇向前,百折不挠,哪怕是开包子铺,也比别人做得红火。反之,一有不顺就怨天尤人于事无补,殊不知有些实习生在抱怨“无事可干”的同时,在用人单位眼里,他们也许正是“眼里没活儿”呢。

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世界不是为我而存在的,社会不是为我而构建的,别人不是为我而活着的,一味吐槽恐怕没用。

值得一提的是,郜坤还有一个公益梦想,下一步要给敬老院、环卫工人免费送包子。这又给我们一个启示,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你有多大的心胸容纳这个世界,世界就能为你提供多大的舞台。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网教育频道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