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张小龙演讲,最打动人心的10句话
▲ 点击上方蓝字“晏涛三寿”关注公众号
回复“超级用户”抽奖领书
# 写在前面
每次张小龙的演讲都会成为刷屏现象,这次也不例外。他回顾了微信十年,讲了很多关于微信、视频号、直播等功能的发展趋势,很多人都会试图在他的演讲里寻找商业机会。不过,在这次演讲中,我摘录了他最触动人心的10句话,每一句都值得琢磨,这些观点、认知和思想,才是他真正的高度。
2017字 | 4分钟阅读
01.张小龙说:社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
也许有人说,我社交是为了获取资源,结识人脉,甚至找到对象。不错,但这些只是社交带给人的利益,表层的东西。当去掉这些利益,还愿意去结识别人,或加入另一个圈子,这股驱动力就是找到同类,渴望找到跟我们一样的人。同类会让我们不孤单,充满希望和力量。
02.张小龙说:(微信)名片就是我们线上化生活的自己,它应该反映自己真实的状态
确实如此,今天微信早已不是一个工具,它就是我们在线上的延伸。微信头像、签名、朋友圈呈现的就是我们自己,无非是真实还是包装的自己。
03.张小龙说:状态,是用来给人看到的,最好还是给同类的人看到
太写实,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我们曾经或现在总想把自己的状态展现出去。这里的同类可以是亲人、朋友、客户、员工或价值观相同的人。他们会觉得跟我们有关系,会在乎我们的状态。而异类,总是不管不问的,就像前天同事跟我说,你知道郑爽的事吗?我问,她是谁?从此我们是异类。
04.张小龙说:歌不是用来听的,是用来看的
曾经我有1000次这么想过,但张小龙替我讲出来了。事实上,与其说我们在听歌,不如说我们跟着歌声(词)在回忆、憧憬或在想象。想象那些,或幸福,或悲伤,或真实,或不存在的各种画面。
05.张小龙说:如果一个问题,三天没有想出答案的话,那么三个月也想不出来,因此要么三天内找到解决方法,要么放弃,去寻找新的路径,而不是耗在那里
也许啊,这句话坦叔(爱因斯坦)和牛哥(牛顿)并不完全认同,毕竟很多科学的问题是要想3年,甚至30年才能解决的。但对普通人而言,在工作或生活上事实就是如此。身边不少这样的例子,3天没能解决的问题,过了3个月照样不行,解决不了就不要死耗,学会放弃也是一种策略。
06.张小龙说:孙子兵法讲,行军打仗应该要“其徐如林,其疾如风”。做产品也是这样,要么没有想清楚,那不如什么都不做。如果要做,就要非常快速的迭代
我想起一句话,是说给创业者听的,早死早超生,别磨磨蹭蹭。今天这个时代,慢,会害死人的。
07.张小龙说:互联网产品是关于创造力的,而不是拼人数。如果一个一百人的团队做不出来一个产品,给一千人也照样做不出来,甚至做的更差,因为一千人的内耗太大了
以前是人多力量大,现在,没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盲目地堆人会死得更快。团队不在于人多,在于精,人浮于事最后倒霉的还是公司,这也是自己在创业中吸取到的教训。
08.张小龙说:所有的功能在被用户实际验证之前,都不能说一定会受欢迎,但是只要思路的方向没有问题,就可以不断改进
尝试不仅需要成本,更需要勇气。现在有些人就是连假设都不敢,不敢提出想法,更别谈让他去验证。以前看7-11创始人铃木敏文讲他的做事方法论,假设——验证——优化,周而复始,最终建立了7-11零售帝国。我在想,这么简单的6个字,也叫成功方法。现在来看,假设——验证——优化,这也是有胆量的人干的。只要方向没错,先干了再说,大不了再改进优化,有时候不能成事就是缺了这种干了再说的劲。
09.张小龙说:系统和规则会比运营的效率高太多了
这句话对做运营的人启发很大,其实一谈到运营,大多数人的印象是细活苦活,靠人解决问题。就拿用户运营、社群运营、私域运营来说,的确如此。做内容,互动聊天都是耗时间,当然目的是为了留存用户。好,一旦当我们推出会员制的规则。用户成为你的会员,这个时候即使不给他发内容或是点赞聊天,他还是会留存下来,继续消费产品,这靠的就是会员制。
当然这只是举例子。所以张小龙说系统和规则效率更高,我感触很深,面对几百万,千万用户规模,你必须建立机制来运营,公司如此,社会也如此。
10.张小龙说:做产品其实是个验证想法的过程。所以做产品绝不是枯燥无味的。虽然大多数想法都会是行不通的,但有少数的能行得通,就非常好了
这句话很有共鸣,产品经理各个都有想法,因为这是他们的天职。如果你觉得做产品枯燥乏味,是不是侧面说明你不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完全是通的。你的想法刚好解决了他的问题,你的想法就成为了产品。
有想法的人往往是有趣的,提出想法,验证想法的过程,不正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吗。
———
张小龙说,微信是出于当初一个简单的想法,绝对没有想到,十年后的微信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他说自己,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因为光靠个人努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当然,这是他谦逊的说法。与其说他被上帝选中,不如说,他早已具备了上帝视角,像上帝一样思考。